近期国际舆论围绕稀土话题争议不断,中国刚出台稀土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新规,就有传言称巴基斯坦暗中向美国输送中国稀土技术,还说中国新规是专门反制巴基斯坦。这类说法看似有理,实则漏洞百出,好在中国外交部及时发声驳斥,戳破不实传言,让真相浮出水面。事件脉络得先理清楚。今年9月初,巴基斯坦与美国企业签署两项关键矿产协议,承诺向美方供应关键矿产及稀土元素。
随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访美期间,在白宫向特朗普展示装有矿物的木箱,部分外媒当即宣称箱内是稀土矿物。10月初,又有消息称巴方已向美国战略金属公司交付首批稀土和关键矿产。巧合的是,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将稀土原料及相关技术均纳入管制范围。一系列事件叠加,便有人编造“巴基斯坦借中国技术向美出口稀土,中国出新规反制”的谣言,甚至炒作中巴“铁杆友谊”出现裂痕。
![]()
但稍加分析就能发现这些说法站不住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月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澄清,巴方领导人向美方展示、赠送的并非稀土,而是工作人员购买的巴基斯坦宝石原矿样品。那些宣称“巴基斯坦利用中国技术向美出口稀土”“中国反制巴基斯坦”的报道,要么是不了解实情的误判,要么是刻意捕风捉影的挑拨,毫无事实依据。林剑还强调,中巴早已就巴美矿产合作沟通,巴方明确承诺不会因与美方交往损害中方利益及中巴合作——这一句话便道出真相,所谓“巴基斯坦偷送中国稀土技术”纯属谎言。
稀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开采而在提炼技术,这是关键常识。全球多国如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都有稀土储量,但将稀土矿石加工成纯度99.99%甚至99.9999%的高纯材料,才是真正的技术难点,也是中国的核心优势。马斯克此前就曾坦言,即便美国有稀土矿,最终仍需运到中国加工。巴基斯坦虽有稀土矿,加工能力却极为薄弱,目前仅能完成稀土矿石初级破碎与简单物理富集,产出的“稀土浓缩矿”纯度最高仅90%,属于初级原料,远未达到工业应用标准,更谈不上用于军事或高科技领域。
![]()
而且中国从未向巴基斯坦转让稀土核心提纯技术。中巴虽有诸多经济合作项目,但在稀土提炼这类关键技术上把控严格,巴方仅掌握初级选矿技术,接触不到核心提纯工艺。没有核心技术支撑,巴基斯坦即便想向美国出口高纯度稀土也无从实现,所谓“技术输送”根本不成立。那些炒作“巴美稀土合作”的声音,要么是不懂稀土产业技术门槛,要么是故意忽略关键信息,一心想挑拨中巴关系。
从利益角度看,巴基斯坦也不可能做出损害中巴关系的事。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铁杆友谊”根基深厚,在能源、基建等领域合作密切。中巴经济走廊已创造19万个就业岗位,塔尔煤电项目解决巴基斯坦20%电力短缺问题,202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280亿美元,远超巴美105亿美元的贸易规模。如此深厚的合作基础下,巴基斯坦绝不会为了与美国的少量矿产合作,牺牲与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既不符合常理,也违背其自身发展需求。
![]()
反观散布谣言的势力,其意图十分明显。当前中美在稀土领域博弈加剧,中国稀土管制新规精准击中美国软肋——美国92%的高纯度稀土依赖进口,其中70%以上来自中国,F-35战机、“爱国者”导弹等军工装备生产均离不开高纯度稀土。中国将稀土技术纳入管制,断了美国绕开中国获取高纯稀土的可能。在此背景下,部分势力试图通过编造“中巴矛盾”分散注意力,要么削弱中国稀土管制影响力,要么破坏中巴关系,为美国争取喘息空间。但中方及时驳斥,让他们的图谋彻底落空。
中方此次回应不仅澄清事实,更释放明确信号:中国出台稀土管制新规,是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举措,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义务,与巴基斯坦毫无关联。新规针对的是美国近期“掀桌式”无理打压,是中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反制。那些想靠造谣搅局的势力,显然打错了算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