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10月14日电 (记者杨晓娜)10月14日上午,河南省政协“记忆”系列文史图书十年征编出版工作暨《科技记忆——河南科技发展》文史图书出版座谈会在郑州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政协围绕重要历史节点、重要历史事件,重大战略实施,先后出版了《百年记忆》《民族记忆》《青春记忆》《改革记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亲历记》《河南记忆》《黄河记忆》《乡村记忆》《河南考古亲历记》《科技记忆》共10套53册近4000万字的“记忆”系列文史图书。
![]()
《科技记忆——河南科技发展之路》文史图书出版。人民网记者 杨晓娜摄
河南省政协主席孔昌生指出,“记忆”系列文史图书,打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河南特色、政协特点的文史工程、文化品牌,要发扬成绩,接续奋斗,为时代立鉴、为河南立史。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作用,更好助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强化精品意识、注重守正创新,推出更多富有历史价值、服务现实需要的精品力作。
此次最新出版的《科技记忆——河南科技发展》文史图书是由河南省政协牵头,31个省直单位和各省辖市政协共同参与征编。征集工作从2024年2月底启动,梳理2604条史料线索,最终收录稿件217篇。《科技记忆》文史图书分为上中下三册,辑录了河南科技发展大事记。
“十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持续抓实图书谋划、征稿、出版等各个环节,不断擦亮‘记忆’系列文史图书品牌。”座谈会上,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李宏伟交流“记忆”系列文史图书征集出版做法。
“按照存真求实的原则,《科技记忆》再现河南省科技重大决策、重大成果、关键核心技术、重大事件振奋人心的场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科技事业巨大成就的生动体现。”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张锐表示。
![]()
“记忆”系列文史图书成果展示。人民网记者 杨晓娜摄
“‘记忆’系列呈现的河南近现代百年变迁,是‘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河南样本。”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一级巡视员、研究员熊亮华表示。
十年来,河南省政协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坚持统战性和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特色,以“记忆”系列文史图书为抓手,打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河南特色的文化品牌,在全国政协系统内率先开始专题化、系列化、品牌化探索实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