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没?日本在 2025 年又拿了俩诺贝尔奖,算下来总共都有 30 个了!
回溯到 2001 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跟学术界一起立下了个挺有野心的目标 —— 要在往后 50 年(也就是到 2051 年为止),争取拿下 30 个诺贝尔奖。
当年放的这个大话,居然真的实现了?!
平时老爱说话不算数的小日子,偏偏在诺贝尔奖这事儿上,还超额完成了目标!
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
其实诺贝尔奖这东西,按理说只要稳稳地给科研拨钱、给经费,别瞎折腾搞学术的人,安安稳稳过几十年,肯定能有不少成果,冒出几个拿诺贝尔奖的人,压根不是啥难事儿。
再说日本,过去几十年里,好长时间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科研上稳稳投了好几十年的钱。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都没断过。但这还不是全部,日本在科研上一直使劲儿,要往上数得追溯到二战之前。
而且二战的时候,日本本土的好多科学家没怎么受战争影响,顶多就是生活条件差了点,但没出现大批量死亡或者跑路的情况。所以说,日本理论科学的研究几乎没断过档,二战结束后没多久,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就拿到了日本第一个诺贝尔奖。这个时间点,正好是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
01 诺奖的本质:西方学术圈的 “老大地位” 和 “管教工具”
诺贝尔奖打从诞生那天起,就带着浓浓的北欧日耳曼血统。它就跟科学界的教皇似的,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卡罗林斯卡学院这些机构指派的专业委员会,通过秘密评议来决定给谁 “加冕”。
![]()
这套机制表面上看是学术独立的榜样,实际上却是西方学术圈霸权的集中体现。
评奖过程藏得严严实实,全靠西方科学圈子里的人来判断。而且它用的是严格的邀请提名制,这就把非西方世界的科学贡献自然而然地放到了边缘位置。
在这种机制下,诺贝尔奖早就成了西方科学圈的 “管教工具”。它会让那些没被盎格鲁 - 撒克逊和日耳曼体系接纳的族群,忍不住怀疑自己;还会让整个科学领域都得照着西方定的规矩来玩。
02 日本的角色:被 “管得服服帖帖” 的好学生和学术圈的 “跟班”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的那些获奖核心成果,八成以上都是在上个世纪最后 30 年里搞出来的。那段时间,正好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全面跟着西方体系走的时期。
现在的日本,虽说拿诺贝尔奖跟家常便饭似的,但还没挤进去全球学术中心的圈子。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的终身教授黄福涛就说过,地理位置偏、国际学术网络弱,长期以来都阻碍着日本学者融入全球主流学术圈。
像日本这样早就被 “管得服服帖帖”,甚至在思想上被 “拿捏住” 的模范族群,在诺贝尔奖这种西方自己编剧本、自己演戏的赛道上,既然主要好处都分给自己人,那日本也能拿到几块相应的 “蛋糕”。
![]()
03 中国的困境:科研实力强却诺奖少的矛盾
就在日本频繁站上诺奖领奖台的时候,中国的科研实力却在悄悄爆发。
从数据来看,中国科研已经在规模上跑到了前面。2024 年,中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总数差不多有 90 万篇,在 G20 国家里排第一;美国大概 50 万篇,排第二。
在自然指数这个衡量科研质量的关键指标上,中国科学院已经超过了哈佛大学,成了全球第一。全球前 12 名的科研机构里,除了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剩下的全是中国的机构。
但光环之下,中国在《自然》《科学》《细胞》这些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虽然涨到了全球第二,可跟美国比起来,还有不小的差距。
而且中国大多研究都集中在技术改进上,不是开创理论。比如量子通信、超算这些领域虽然走在前面,但核心理论的突破,大多还是来自欧美。
科研仪器的国产化率还不到 30%,像高端电镜、质谱仪这些设备,90% 都得靠进口。有个科研人员说得特别尖锐:“中国的论文,是长在进口设备这块‘土壤’上的。”
![]()
更让人揪心的是,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是全球第一(有 442.5 万件),但科技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的比例也就 10% 左右,比美国的 80% 差远了。
04 破局的办法:跳出西方的赛道,建中国自己的标准
在评价科研的机制上,中国得扔掉 “只看论文数量” 的老思路,建一个能长期评估的体系,提高创新在评估里的比重。既要给那些看得见的成果奖励,也得给那些 “十年都没动静,一有动静就惊人” 的项目,提供更稳定的支持。
![]()
当然了,咱们也完全可以不用把诺贝尔奖当回事。毕竟跟着盎撒 - 日耳曼的规则玩,裁判都是人家的,你压根不可能赢。这个简单的道理,希望更多人能明白,尤其是广大网友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