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在洛阳龙门山的破旧寒窑中,一个落魄的书生蜷缩在漏风的寒窑中瑟瑟发抖,尽管如此,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发奋读书,只为有朝一日能踏上青云之巅。
![]()
公元977年,这个寒窑中的落魄书生参加了北宋举行的科举考试,终于拔得了状元头筹,一时官袍加身,荣光无限。
这个落魄的书生便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政治家、文学家吕蒙正。之后,他一度官至太子太师,并三度拜相,成为北宋初期政坛的核心人物。
吕蒙正原本出身于官宦世家,却因父亲吕龟图宠妾无度,把吕蒙正的母亲刘氏逐出家门,年幼的吕蒙正不得不随母流浪街头。
为了躲避烈日与严寒,吕蒙正与母亲不得不住进洛阳龙门山的一个破窑之中,靠寺院施粥艰难度日。
声名显赫,身居高位之后,忆苦思甜的吕蒙正却无法忘记与母亲在破窑中度过的那些日子。
所以做了太子太师之后,吕蒙正结合自己的这一段经历,写成了《寒窑赋》一文,用以激励太子,同时也用以自勉。
但令吕蒙正怎么都没想到的是,这篇名为《寒窑赋》的短文,竟然会在千年之后,成为了无数困顿者的精神灯塔。
其中最为经典的六句话,更是蕴含了无穷的人生智慧,读来至今令人遐思无限,获益匪浅。
![]()
01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这一句和我们所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一样的道理:即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皆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
所以蜈蚣即使有几十几百只脚,雄鸡即使有漂亮与丰满的羽翼,但在某些情境下,也难以与蛇、鸦等动物相媲美。
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我们若是过度聚焦于自身的缺陷,一味地与自己的短板较劲,我们不仅会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还会收效甚微。
相反,若是我们能正视和接纳自己的不足,同时挖掘并发挥我们自己的长处,或许能在某个领域大放异彩。
就像蛇一样,它虽无足,却能敏捷地穿梭于地面,凭借自身特性,在速度上胜过了百足的蜈蚣。
就像乌鸦一样,它虽小虽黑,却蕴含着超越其体型的惊人智慧,叩响生命进化的智慧之门,在文明的天空划出璀璨的轨迹。
由此可见,发挥个人特长,并不断深耕细作,才是实现自身价值、成就自我的关键所在。
02
“有先贫而后富者,有老壮而少衰者。”
有人出身寒微,却能凭借一生的勤勉与才智,成为别人眼中的富人;有人可能在年轻时便尝尽了岁月的沧桑,成为生活的落败者;有人在年老时仍精神矍铄,以超凡的气魄取得成功。
![]()
总之,人生永远充满了无尽的变数与未知,永远充满了生活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永远地向前变化与发展着。
在这样的发展与变化中,起点是否平凡又何须介意?只要牢牢把握机遇,人生处处皆可逆风翻盘,如此,岁月又哪里会是禁锢人生的桎梏?
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所以,命运的轨迹乃是由我们用行动书写的,而不是由我们的出身所决定的。起点无法决定命运的终点。
03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蛟龙是龙族的一个分支,是变成龙前的一种神物。然而,这样的一种强大生灵,在机遇未至之前,它不得不蛰伏于鱼鳖之中,静待风云变幻。
同样,贤良之士在时运不济之时。即便他才华横溢、勤勉不辍,若时机未到,亦难脱颖而出,甚至不得不屈居于庸碌之辈之下,默默忍受,静待时机的到来。
![]()
当然了,一时的隐忍与藏拙,最终是为了厚积薄发,成就非凡的自我,而不是永远沉寂,隐藏锋芒。
只要把握好时机,不断磨砺自己,壮大实力,提升自我。当我们能力跃升,经验累积,便如蛟龙跃出水面,大展宏图,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个人的真正力量,不在于一时的辉煌或一世的名利,而在于我们的坚韧,即面对困境时的坚守与不屈不挠,以及在逆境中的隐忍与重生。
04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当面临逆境或遭遇误解时,我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平和,安贫乐道,恪守本分。秉持真诚之心,不欺己、不欺人,以迎接将来成功的曙光。
姜尚未遇明主时,只能蜷缩于渭水之滨,用直直钩的鱼竿,离水三尺,假装垂钓。世人笑他痴狂,族人对他嗤之以鼻,妻子无情地抛弃了他。
![]()
可姜尚并没有因为遭遇别人的冷眼而放弃了自己的目标,相反,他在绝境中将自己锻造成一柄能够荡平天下的利剑,以待时机。
当周文王的銮驾碾过渭水之滨时,姜尚知道自己逆袭的机会来了,于是开始辅佐周王,开创了周朝存续八百年的基业,最终名动天下。
因此,困厄之时,切莫慌乱,更不可投机取巧。因为真正的强者,无论遭遇何种挑战,都能坚守原则,不卑不亢,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自我的荣耀。
05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
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人处于天地之间,难免会有落魄之时。此时,我们即使衣衫破旧,仍须恭敬有礼,不失礼仪之态。
即便有忧愁的事,也应该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使得内心得以安宁与平静。这样才不致失去人生的应该拥有的希望和快乐。
常存礼仪之态,秉持豁达之心,像古人那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像《菜根谭》所说的那样,“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
![]()
只有这样,司马迁才能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宫刑,最终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让世人永远地记住了他。
只有这样,苏轼才能战胜在乌台诗案后一生被贬的困境与挫折,还潇洒自若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并以自嘲式的诗句来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 汝平生功业,黄 州 惠 州 儋 州。”
因此,人穷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因为一个人即便处于最贫困的时候,亦能过得妙趣横生。
相反,精神贫瘠那才是真正的可怕。因为光鲜亮丽的外表,无法阻挡灵魂上的空虚;完美的镜头后面,无法治愈一个人心灵上那一望无际的精神荒漠……
06
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世界上没有人是全能的,就算像吕蒙正这样三度为相的人,在某些方面也有他不足的地方,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应学会坦然接受我们的不足。
![]()
因此,面对命运,我们需懂得适时低头。当遭遇阻碍时,则应暂停脚步,积蓄力量,静待良机,或巧妙绕过障碍。
因为与其以卵击石,不如保存实力,蓄势而发。毕竟,好运不会永远相伴,我们亦需坦然面对厄运。
当光阴轮转,当命运赐予我们积极的信号时,就应乘势而上,迎接属于我们的春天。
总之,吕蒙正用他的起起伏伏的一生,写出了这一篇脍炙人口的传世奇文《寒窑赋》,道破了人生与命运的真谛。
说明了人生永远应该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才能在任何环境中寻得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才能在任何环境中寻得成功与生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