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字节员工发文:糗大了,跳槽一面我的人竟然是我亲自送进裁员名单的下属。视频面试过程中,我俩都互相认出了对方,场面有点尴尬。本来至少半个小时的面试,十几分钟结束,我明白没戏了。
他在帖子最后感慨道:都在大厂圈混,感觉以前自己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
这里可以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大厂,裁员名单是怎样确定的?
首先要知道,一个部门裁员超过一定比例后那就是老板要求了。等裁员通知已经下发后,这个时候裁员计划和名单都是确定好了的。员工收到的只是一个结果而且翻盘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如果是经济型裁员(业绩不好,入不敷出),那就跟绩效好坏关系不大了。这种情况下,下面几种类型的员工比较危险。
一、年龄大、职级低、薪水高的员工。除非你是核心,部门离不开你。否则从用人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处境是很危险的。
二、合同到期需要续签的员工。如果放在平时,一般来说,到点HR就会通知你续签。但是如果遇到有裁员(任务)指标时,很容易到期不许签,协商离职。
三、新入职的员工。其实这个也好理解,工作一两年或者在试用期,赔偿少并且对部门工作的影响有限。
最后,领导对下属的态度很重要。一般来说,名单是+1确定好递上去,+2有最终决定权。下面是某大厂P9分享自己对团队下属的裁员逻辑,可以说是十分详细了。原文:
我所管理的团队氛围比较简单融洽,派系纷争不算突出(对比别的团队)。如果遇到上面分发下来的裁员任务,实在又躲避不了,那就先看工作能力,其次是工作态度(是否服从我的安排)。
按照具体排序的话,被裁优先顺序如下。
1、团队的刺头,工作能力差、经常捅娄子,甚至到了连累团队的程度。其实这种人,即便不会立马被裁员也会让领导不爽,慢慢地被排挤出去。
2、能力一般,眼里没活。安排工作嘴上不说什么,实际工作中却推三阻四。
3、能力一般、入职时间短、资历尚浅。负责项目内容比较边缘化,替代性强,别人很容易接手。即便这个岗位取消也不打紧,实际情况公司降本增效调整,一般真的会撤销。
经历过以上三种情况之后,剩下的人员构成如下。
1、领导嫡系。作为领导的心腹,日常工作任务分配和年终绩效排名靠前,所以领导不会优先动你。如果真的连真正的嫡系都动了,那么这位领导也到头了。
2、能力尚可的公司元老。工龄长,兢兢业业,经历了多任领导。裁员成本比较高,老员工之间比较抱团。
3、有本事又服从上级。在领导眼里,你又好用又不怕累,干活的绝对主力。要知道,任何团队都离不开干活的。
总结一下,裁员是有征兆的,公司为了维护项目稳定,一般会提前告知部门管理层,先让初步定人员。这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负责的项目进度会议少了,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工作量少了。公司停止招聘或招聘冻结,不仅不招人,还暂停了现有岗位的招聘流程。归根到底就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项目边缘不挣钱。投入了一轮又一轮,没有起色。
作者:大喇叭;编辑:思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