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遭到投毒后“沉迷”游戏,阿萨德真的颓废了吗?这样的阿萨德,对普京而言还有利用价值吗?
![]()
«——【·流亡之路·】——»
12月的大马士革注定被载入叙利亚乱局的史册。反政府武装从阿勒颇省一路南下,突破哈马、霍姆斯等防线,最终踏上了首都的土地。
![]()
叙利亚总理贾拉利在社交媒体发布时,已经说不清总统阿萨德的下落。他只知道,自己最后一次联系阿萨德还是7日晚上,而8日清晨的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已全面停摆,政府军正从中心区域撤出。
![]()
阿萨德的逃亡细节最终由儿子哈菲兹公之于众。哈菲兹在莫斯科高档社区的里还原了经过。他当时正在当地攻读博士学位,母亲也在莫斯科接受治疗。局势恶化后,他短暂返回大马士革与父亲团聚。凌晨三点的机场空无一人,控制塔台早已没人值守。
![]()
他们登上俄罗斯军机先飞往拉塔基亚的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随后转机抵达莫斯科。同一时间,俄军“工程师特鲁宾”号货船和“格里戈罗维奇海军上将”号护卫舰正从塔尔图斯海军基地驶向地中海,剩余武器装备通过军机陆续运回国内。这场撤离,成了阿萨德政权落幕的注脚。
«——【·投毒疑云·】——»
莫斯科的庇护没能给阿萨德带来绝对安全。外媒抛出的投毒爆料与俄方的公开否认形成鲜明拉锯。10月2日,“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通过今日俄罗斯网站放出消息,称阿萨德在莫斯科遭人投毒,经11天抢救才脱离危险。消息人士透露,投毒者意在抹黑俄方,试图将责任归咎于提供庇护的俄罗斯政府。
![]()
更耐人寻味的是探视细节。阿萨德的弟弟马赫尔被禁止靠近病房,前总统府事务秘书长曼苏尔・阿扎姆却获准探视。这则消息在中东舆论场掀起波澜,人们纷纷猜测投毒背后的政治博弈。
![]()
但仅仅11天后,俄外长拉夫罗夫就当面驳斥了这一说法。他在会见阿拉伯国家记者时强调,俄方纯粹出于人道主义提供庇护,阿萨德在莫斯科生活毫无问题,散布中毒谣言者应当承担责任。真相被包裹在外交辞令与匿名爆料之间,但这场风波无疑给阿萨德的流亡生活又添了一层阴影。
![]()
59岁的阿萨德在莫斯科的居所算不上窘迫。他和家人占据了一栋摩天大楼三层楼的20套公寓。公寓大厅有着20米高的天花板,摆放着现代艺术品,还配备专属私人接待区。
当地房地产经纪人娜塔莎展示的相似户型图,让外界得以窥见这位前总统的流亡“标配”。他偶尔会去附近购物中心,身边始终跟着保镖,行动算不上完全受限。
![]()
但物质的优渥填不满精神的空洞。德国《时代周报》援引前核心圈成员“K”的爆料,揭露了阿萨德的真实状态。这位曾经的国家元首极少外出,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网络游戏里。
虚拟世界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唯一出口,将流亡的孤寂与政治挫败感暂时隔绝在外。他的弟弟马希尔同样状态颓靡,躲在莫斯科四季酒店里整天喝酒抽水烟。父子俩的状态形成奇妙呼应——哈菲兹在里喊着“没有离开大马士革的计划”,父亲却在莫斯科的游戏世界里消磨时光。
«——【·价值博弈·】——»
阿萨德的颓废模样,让外界开始质疑他对普京的利用价值。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诉求从未改变,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仍是其在地中海的重要支点。
![]()
但叙利亚新政权的转向,让阿萨德的“剩余价值”愈发模糊。朱拉尼领导的过渡政府早已倒向西方,9月18日叙外长甚至赴美商讨与以色列的安全协定,还同意以色列保留打击伊朗的“空中走廊”。
![]()
曾经的伊朗“抵抗之弧”已彻底瓦解。6月以色列联合美国发动“午夜之锤”行动,借叙领空摧毁伊朗大量军事设施。也门胡塞武装失去武器输送通道,黎巴嫩真主党陷入孤立,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事无暇南顾。
«——【·结语·】——»
在这样的格局下,沉迷游戏的阿萨德似乎成了“过期政治资产”。普京的庇护更像一种姿态,既维持着对中东局势的微弱影响力,又避免背上“抛弃盟友”的骂名。但俄从不养真正的“废材”,若阿萨德始终无法摆脱精神沉沦,这场庇护终将迎来终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