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来自文化、科技和传媒等领域企业代表,非遗传承人、高校代表和行业协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关于“非遗+AI”的思想碰撞与实践研讨。
![]()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非遗传播与发展工作站(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广东省岭南文化艺术促进基金会承办,广东省艺术品行业协会协办。会上,与会嘉宾聚焦“非遗+AI”的实践探索与人才培养创新,围绕各自“在非遗领域能做什么”“在市场角度需要什么”以及“各方如何合作”三个层面展开务实探讨,深入交流真知灼见。
在现场发言中,不同领域嘉宾从文化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市场转化等多个角度,碰撞出关于“非遗+AI”的新思路与新启发。以下为交流会精彩观点摘录:
交流会观点集锦
文化科技企业代表
![]()
曹帅
羊城晚报岭创公司招商中心主任
“岭南文化大模型”是羊城晚报集团牵头打造的重点项目,依托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成果,构建全国首个专注区域文化的多模态推理模型。目前模型已生成全国首个可以“对话”的文化地图。未来我们将拓展教育、乡村、博物馆等应用场景,推动岭南文化数字化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形成“千地千模”的文化大模型体系。
![]()
崔健南
搞搞镇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我们聚焦“AI赋能文化创新”,从人才孵化与产品创新两方面推动落地。一方面,联合文化专家开设公益课程与AI创作工具,降低技术门槛,助力从业者基于文化理解进行个性化创作;另一方面,通过“人—制度—文化”的协同,将非遗等传统资源智能化转化,打造兼具审美与现代感的产品,增强年轻人认同感。我们正构建“技术+人才+产品”闭环生态,为非遗注入持续创新力。
![]()
吕立宽
广东杰森娱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
我们始终致力于让非遗“回到生活”,在审美、生产与使用中激活传统。公司将广州珐琅、东北剪纸等非遗技艺融入卡牌设计,打造兼具收藏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并携手迪士尼推出“米老鼠剪纸卡牌”,推动中国非遗走向国际。未来,我们将探索“AI+设计”新路径,以科技提升非遗产品的创作效率与传播力。
![]()
区秀琳
三七互娱集团37网游法务总监
游戏已超越娱乐边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们在产品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清明上河图、传统节日等,并通过“AI+非遗”复刻洪拳传承人动作,使传统技艺在虚拟世界重生。未来,我们将与非遗传承人深度合作,以数字化、编程等手段,推动非遗在游戏场景中活化与传播。
![]()
池嘉仪
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市场总监
我们利用AI技术大幅提升了非遗数字化保护效率——将传统牙雕建模从半年缩短至数日,精度达厘米级,显著提升数据采集与交互质量。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实现从采集到传播的一体化服务。我们相信,科技是连接传统与当代的桥梁,让非遗以更生动、更易触达的方式融入生活。
非遗传承人代表
![]()
赵伟斌
狮舞(广东醒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科技让非遗更具生命力。一是创新赋能,通过VR、AR等技术再现醒狮梅花桩等场景,让年轻人沉浸体验;二是活化传承,我们常说“人是活的”,文化也应该是活的,非遗需要青年加入传播与保护;三是文化理解,要深入挖掘非遗的精神与韵味,在创造与转化中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
![]()
刘钟萍
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传承的核心是建立“可持续逻辑”。AI是有力工具,但更需可持续的收入、业务与人才支撑。为此,我积极走出工作坊,与科技企业合作探索“AI+建模”等应用,让技艺回归当代生活,也为下一代铺路。希望社会各界共同构建良性生态,让非遗传承走得更稳、更远。
高校代表
![]()
陈宇辉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始终扎根岭南文化,致力于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我们希望携手企业与传承人,共建产教研一体化平台,引入非遗大师与青年创作者,打造创新型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推动岭南非遗的活化与发展。
![]()
王萍
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我们在教学中强调“非遗为设计注入灵魂”。通过课程、毕业设计与双创课题,将非遗元素融入科研与创作;并与政府、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出“精英班”,以岗位需求反向设计课程,实现“毕业即上岗”。我们希望更多企业与传承人将项目与技术带入校园,共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
张啸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企、校多方协同,共同构建有机生态。数字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与方法,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非遗技艺进行系统记录与再现。未来,我们希望推动跨学科团队合作,用数字方式讲好非遗故事,让非遗在虚拟空间中重获生命,也让更多公众通过数据与影像走近传统文化。
社会力量代表
![]()
邱宇光
广东省岭南文化艺术促进基金会副秘书长
我们拥有稳定的市场资源与应用场景,正寻求兼具文化内涵与科技创新的合作项目。希望能够发挥桥梁作用,整合央企资源,和科技企业合作,支持优秀非遗与科技融合项目在企业场景中实现应用与推广,共同打造可申报、可推广的文化创新成果,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效益的双赢。
![]()
朱钢
广东省非遗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对于非遗+AI的有机融合,需要将拥有的资源整合起来,积极发动相关科创企业与优质非遗项目相配对,以数字赋能非遗发展,激发非遗内在核心。在未来,广东省非遗促进基金会将会发挥好桥梁引领作用,助力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人才培养。
![]()
娜迪娅·尼亚孜
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
文化大数据的核心在于整合。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将个人与公共文化数据统筹为“文化大数据”,服务文化产业发展。非遗在传播、确权、确价等环节产生的数据,应形成标准化体系。未来,我们将推动文化数据确权与交易机制建设,让数据服务赋能非遗与文化创新。
![]()
![]()
图文丨广东省非遗传播与发展工作站
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
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平台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上联政府、下接企业、左牵市场、右引文化的文化要素市场功能,秉持“交易创造价值,文化引领未来”的初心,在产权交易、版权交易、文化艺术品交易、文旅产融对接、文化创意及文旅展会、文物商店综合服务、招投标采购等领域具有完善的业务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