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人做饭,全家胃癌?提醒:炒菜时的6个坏习惯,你有几个?

0
分享至

“她只是每天做饭,怎么会得胃癌?”

这是一位中年男子在医院走廊上低声的追问。他的妻子才刚50出头,却在体检中被确诊为胃癌中期——既不抽烟也不酗酒,唯一的习惯,就是每天为一家人下厨房。

医生说,她的问题,很可能就出在炒菜的方式上。

如果你也每天在厨房里忙活,或者家里有人是“掌勺人”,这篇文章,必须看完。



为什么说:厨房里,藏着胃癌的“导火索”?

在很多家庭,做饭是一件“最不起眼”的事。可你知道吗?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在2010年就提出:厨房油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如苯并芘、挥发性亚硝胺、杂环胺类等。

这些物质吸入体内,除了增加肺癌风险,也会通过咽喉、食道、胃部黏膜的刺激,提高胃癌风险

不仅如此,不当的食材处理方式、高温炒菜习惯,甚至锅具材质,都可能悄悄在破坏你的胃。

胃癌不是突然降临,它从一次次做饭“积累”而来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为40万,占全球总数的44%。其中,家庭主妇中年男性厨师等人群患病率显著偏高。



医学研究也发现:长期接触厨房油烟者,其胃黏膜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更高——这两者,正是胃癌的重要“温床”。

所以,别再以为“做饭是健康的象征”,一人做饭,全家吃饭,厨房的健康习惯直接影响着全家的胃

炒菜时的6个坏习惯,正在“喂养”胃癌

下面这6个习惯,很多人天天做,却不知道是胃癌的“帮凶”。

1. 油温冒烟才下锅

很多人炒菜前喜欢“烧热锅、热油”,甚至等到油开始冒烟才下菜,觉得这样“爆炒更香”。

但你知道吗?油一旦烧到冒烟,温度已超过240℃,其中的甘油会裂解生成丙烯醛,这是一种被IARC列为可能致癌物的强刺激性气体。

建议:炒菜时油温控制在150~180℃,即油刚刚出现波纹、轻微冒烟时下菜最合适。



2. 反复使用炒菜油

有些家庭为了节省,喜欢把炸过东西的油留下来下次再用,甚至一锅油用三四次。

但反复加热的油中会积累大量脂质过氧化物和杂环胺类致癌物,不仅破坏食物营养,也会刺激胃黏膜,长期食用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

建议:炸油不回用,炒菜用油一次一换,健康最重要。

3. 炒菜时不开抽油烟机或窗户

有数据显示,仅一次高温炒菜产生的油烟,就相当于吸了两包烟!而厨房空间狭小、通风差时,油烟浓度会瞬间飙升。

长期吸入油烟,不仅伤肺,也刺激胃部黏膜,诱发慢性炎症乃至癌变。

建议:炒菜时务必打开抽油烟机,最好保持窗户通风,做完饭后油烟机继续开5~10分钟。



4. 食材不洗净就下锅

一些人买来的蔬菜简单冲一下水就直接炒了,殊不知,表面的农药残留、土壤细菌,甚至可能含有幽门螺杆菌。

这些细菌和化学物质一旦进入胃部,就可能造成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逐步演变为胃癌。

建议:蔬菜应浸泡10~15分钟后再清洗,特别是叶类和根茎类蔬菜。

5. 偏爱煎炸烧烤

喜欢吃焦香四溢的“锅包肉”“炸鸡”“烧烤”?当心,这些高温烹调的食物中,杂环胺和多环芳香烃含量极高,是明确的一级致癌物。

它们进入胃中后,容易破坏DNA结构,为胃癌埋下隐患

建议:家庭烹饪多用蒸、煮、炖等方式,偶尔吃炸物也要控制油温和频率。



6. 每餐都吃得太咸

腌制食品、咸鱼、泡菜、咸菜等高盐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在胃酸环境下容易生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公认的强致癌物。

中国胃癌高发地区(如山东、四川部分地区)普遍存在高盐饮食习惯。

建议:成人每日食盐摄入应控制在5克以下,尽量少吃腌制、发酵类咸食。

做饭没错,关键是做得“健康”

不是做饭本身让人得癌,而是错误的烹饪方式在悄悄伤害你

胃癌不是突然就来的,它是长期生活习惯“积累”的结果。

特别是家里掌勺的人,如果每天都在高温油烟、重复用油、通风不畅的环境下工作,身体迟早会“抗议”。

一个人炒菜的方式,决定了一家人的健康走向。



改掉坏习惯,厨房也能变成预防胃癌的“阵地”

想要远离胃癌,不是让你不下厨房,而是科学地做饭

  • 控制油温,杜绝冒烟;
  • 避免复用油,更不能用地沟油;
  • 开启油烟机,保持通风;
  • 清洗食材,不吃生冷脏菜;
  • 少吃煎炸烧烤,以蒸煮为主;
  • 控盐减腌制,远离亚硝酸盐。

此外,还要关注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它是胃癌的一级致癌因素,如果家中有人确诊,要全家筛查、规范治疗。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脱口秀演员杨笠清空抖音作品,此前罗永浩称杨笠或将告别脱口秀

脱口秀演员杨笠清空抖音作品,此前罗永浩称杨笠或将告别脱口秀

极目新闻
2025-11-03 22:36:15
45岁董洁巡店被偶遇,本人皮肉松弛、个子不高,穿搭简洁气质好

45岁董洁巡店被偶遇,本人皮肉松弛、个子不高,穿搭简洁气质好

疯说时尚
2025-11-04 16:19:10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瀚霖学史
2025-10-24 09:04:10
太空烧烤首秀!来看中国航天员20多年“太空吃播”进化史

太空烧烤首秀!来看中国航天员20多年“太空吃播”进化史

封面新闻
2025-11-04 14:01:02
马杜罗紧急求助普京:委内瑞拉需要导弹、雷达和飞机

马杜罗紧急求助普京:委内瑞拉需要导弹、雷达和飞机

上观新闻
2025-11-02 21:07:05
微博之夜:马思纯又复胖了,李兰迪温婉大气,蓝盈莹与蔡文静撞衫

微博之夜:马思纯又复胖了,李兰迪温婉大气,蓝盈莹与蔡文静撞衫

小徐讲八卦
2025-11-04 13:03:27
A股:缩量收跌,逾3650股下跌!不出意外,周三会继续下跌?

A股:缩量收跌,逾3650股下跌!不出意外,周三会继续下跌?

虎哥闲聊
2025-11-04 15:04:59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阿天爱旅行
2025-11-04 14:28:03
黄金征税48小时,商家火速下架金条,国家不想老百姓买实体黄金?

黄金征税48小时,商家火速下架金条,国家不想老百姓买实体黄金?

爱看剧的阿峰
2025-11-04 00:39:11
赖清德对大陆摊牌,和平统一绝无可能,解放军开始为收台做准备了

赖清德对大陆摊牌,和平统一绝无可能,解放军开始为收台做准备了

成视Talk
2025-11-04 10:33:55
重回国家队?全红婵深夜发声,谁注意陈若琳举动,现身官宣决定

重回国家队?全红婵深夜发声,谁注意陈若琳举动,现身官宣决定

乐聊球
2025-11-04 09:22:00
美媒:若中国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债

美媒:若中国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债

旧时楼台月
2025-11-04 16:01:32
农村河沟中逐渐“消失”的6种河鲜,八九十年代随处可见,如今为何少见了?

农村河沟中逐渐“消失”的6种河鲜,八九十年代随处可见,如今为何少见了?

农夫也疯狂
2025-11-04 11:17:12
蔡正元:中美打起来,美国最少有30个盟友,中国最多3个!

蔡正元:中美打起来,美国最少有30个盟友,中国最多3个!

柏林观察
2025-11-01 12:03:39
拒绝认生父21年,却花费五百万为母亲购置豪宅,撕下所有的体面

拒绝认生父21年,却花费五百万为母亲购置豪宅,撕下所有的体面

仙味少女心
2025-10-27 20:47:26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南宫一二
2025-11-04 08:59:25
四川一车辆燃烧火焰喷涌,有网友称电车自燃,回应:无人员伤亡,正在调查中

四川一车辆燃烧火焰喷涌,有网友称电车自燃,回应:无人员伤亡,正在调查中

潇湘晨报
2025-11-04 14:35:13
微博视界:杨幂蚂蚁腰,罗晋面相变了,关晓彤壮,却被迟蓬惊艳

微博视界:杨幂蚂蚁腰,罗晋面相变了,关晓彤壮,却被迟蓬惊艳

崽下愚乐圈
2025-11-03 18:46:54
董璇现身机场情绪低落!脸上褶多又僵又肿,挺肚走路被调侃有孕味

董璇现身机场情绪低落!脸上褶多又僵又肿,挺肚走路被调侃有孕味

心静物娱
2025-11-04 10:09:05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DrX说
2025-11-03 14:13:43
2025-11-04 16:56:49
阿纂看事 incentive-icons
阿纂看事
用微笑面对每一天。
5162文章数 11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女子称因劝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 当地回应

头条要闻

女子称因劝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 当地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教育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冬天穿灰色,这8种搭配方式很高级!

旅游要闻

东至:候鸟为媒 解锁生态旅游新体验

教育要闻

初中数学,题型少见,难倒了很多尖子生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