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毅刚到欧洲,不到24小时,欧盟计划对华加税,中方反制来得很快

0
分享至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前脚王毅外长才落地欧洲,谈多极化合作的重要性,结果转眼欧盟就计划对华加征钢铁关税。

此举让好不容易从5月份有所缓和的中欧经贸关系再度紧张,更让欧洲心心念念的稀土难以入手。

因为欧盟才刚发布消息,中方就对稀土管制进行了这一项“重磅加码”



2021年,欧盟以对华实施单边制裁,针对5名中国政府官员实施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随后中国直接暂停了部分欧洲议会议员的来华签证申请。

从这时候起,原本中欧之间本该加深贸易合作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就无奈陷入停滞状态,一直至今。

这其中,自然脱离不开欧洲贴近美国对华构筑“贸易壁垒”的原因,像是无端展开对华电动汽车调查,并加征关税就是其一。

直到今年5月双方才重新进入到关系改善的关键“窗口期”

根据欧盟官方贸易数据来看,该年度欧对华出口产品直接飙升到近5000亿欧元,甚至创下最高记录。

偏偏正是这样的情况,让特朗普政府加大了对欧的“惩罚”力度,当月美国对欧钢铁和铝制品直接加征高达25%的惩罚性关税。



说白了,欧洲一直处于“多边合作”和“当美国盟友”的状态拉扯之中。

不过那段时间,欧洲还是更偏向“多边合作”一些。

7月份中国发布一组数据,宣称25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突破7000大关,而且在中国对欧输送产品的同时,还加大了从欧采购量。

其中医疗器械产品突破540亿欧元大关。

对此9月份欧盟也表示确实欧洲离不开中国,因为欧盟有3成的高科技进口都来自中国。

言外之意,还是两个经济体唯有加深合作才是“正解”。





可过了没几天,欧盟再度出尔反尔,给中国来了一场“背刺”。

10月7日,欧盟突然公布一则钢铁进口限制措施,直接把关税从25%翻倍到50%,并且直接减少了配额。

如果单从这点上来看,或许还能说这只是欧盟的“贸易保护”策略,因为目前欧盟本土约500个钢铁生产基地,支撑了差不多250万个就业岗位。

但欧委会单独提及的一件事情,却令不少人产生了“怀疑”

本次公告显示,欧盟将会加大钢铁“溯源”力度,从而防止“规避”行为,来解决全球产能过剩问题。

这话听着可就太耳熟了。



今年7月份,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在和特朗普的会面中大谈特谈“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如今此言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而且本次公告发出后,又有一名欧盟委员会官员站出来公开表示:这能直接让欧美就隔离产能过剩问题展开探讨。

此话与日前欧盟首席贸易执法官丹尼斯在欧洲议会上提及的“将继续对中国采取惩罚性措施,应对‘产能过剩’”遥相呼应。

简言之,如今的欧盟再度选择靠向美国一方,但欧委会能代表所有欧洲国家吗?

针对本次征税计划,英国钢铁协会当即发表了自身的看法,认为该举措将让行业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与此同时,意大利方面也成为了欧洲国家中的“特立独行”者。

就在该消息发布前,王毅外长刚刚落地意大利,参加中意政府委员会第12次联席会议。

会议上,王毅表明中意都是支持自由贸易的国家后,意外长塔亚尼也积极回应,表示会和中国进一步加强经贸关系。

此举和欧委会的态度如同天平两端,不过意大利有此举措也并不令人意外。

去年年尾,还在拜登时期,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就顶着压力亲自访华,和中国签署“加强战略伙伴计划”以及6项合作文件。



这一态度体现在了今年上半年的贸易情况中,中国白电出口对意大幅增长,总额高达17.4亿美元。

此举不只让该行业在意国内销售额大涨超过2个百分点,同步带动了意大利的就业市场增长。

毫无疑问,这才是真正的“双赢”局面,可为何欧盟却选择对华态度“出尔反尔”呢?

其中或许离不开美国的“极限施压”,和中国反制让欧盟“吃挂落”两件事。

美国近期可没少对欧施压,欧盟要对外钢铁加征关税,事实上本就是自己吃过的“亏”。



除了上文提到的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加征50%关税,不久前特朗普政府也在准备对欧盟汽车加征25%关税,压根不管欧洲“死活”。

与此同时美方还以谷歌等科技企业为切入点,指责欧盟对其处罚不公,威胁要启动301调查程序推翻处罚。

虽然面对美国压力,欧盟加速推进与印度等国的第三方自由贸易谈判,试图缓解影响,但说实话收效见微。

而且这段时间,中国也收紧了稀土管控的措施,导致不少欧洲产业“哀嚎遍野”。

虽说中国给欧企开了所谓的“快速通道”,但仍然有人表示,审批过审率“低得可怜”,

理由也很简单中国开放的只是民用许可,偏偏欧洲大部分材料可被划进“军民两用”之中,因此更长的安全审查无可厚非。





这种情况下,恐怕欧盟也是希望通过此举对华施压,来让中国开放稀土限制。只是他们搞错了一个重点,那就是中国从来都不受威胁。

在欧盟发出举措后,中国的反制第一时间就到来了。

10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在原有对稀土产品进行管制的基础上,技术也纳入其中。

以后不光是产品要审查,就连提供技术帮助也是不允许的,这一下可谓直接打到了欧洲的软肋上。

就算欧洲拿出所谓的《关键原材料法》也没有用了。



作为掌握世界上最多提纯专利的国家,中国的技术一旦控制,意味着就算欧盟加大开采量,最终也只能获得“原石”。

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其实本次会议中,王毅外长已经说到很清楚了:

唯有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才能做出真正理性务实的方案。

可惜这一点,欧盟没能做到。

参考资料:

人民网《王毅:中意合作亮点纷呈,相互成就》

中国青年网《欧盟拟对配额外进口钢铁加征50%关税》

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事关稀土,中方最新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学长亭
国学长亭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1108文章数 247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