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翻三个月,杨宗纬在西宁演唱会唱《越过山丘》时,T台边缘连护栏都没有,2米高的侧摔直接让他头部着地昏迷;半年前陈奕迅北京开唱,一个转身就踩空台阶,重重摔在舞台中央,可他咬着牙站起来继续唱;更早,王力宏杭州演唱会的升降台突然下降,他整个人悬空后踩空,当场踉跄着被扶下去;刘德华更惨,深圳站踩空未关严的舞台通道门,手指被划伤,上海站又差点被松动的台阶绊倒……
最让人心惊的是张杰2021年苏州演唱会,那场事故直接暴露了行业乱象:设备管理漏洞、安全检查走过场,表演者在舞台上就像走钢丝的木偶,观众只看见炫目的灯光和动感的音乐,谁也没注意到那根支撑生命的“钢丝”早被虫蛀得千疮百孔。
![]()
我想起小时候看演唱会,台下的荧光棒像星海,现在舞台上的特效越来越炫,LED屏能映出银河,烟雾机喷出的“仙气”能把人裹成童话,可我们忘了最重要的东西:人站在舞台上,得先能稳稳地站着。
主办方总爱说“安全是首位”,可这“首位”到底值多少钱?张靓颖摔的那个舞台边缘,加一道2米高的防护栏,成本不过两万块;杨宗纬没护栏的T台,装个警示灯或防滑垫,也用不了五万;陈奕迅踩空的台阶,加条防撞胶条,不过几百块。可这些钱,在百万级的灯光设备和舞台特效面前,就像没人问津的边角料。
![]()
效率优先”的行业惯性里,表演者成了安全缺位的牺牲品。演唱会不是电影,不能NG重拍;舞台不是游乐场,掉下去就是实实在在的伤痛。你见过哪个电影剧组为了省特效预算,让演员直接从三层楼高的脚手架上摔下来?可我们的艺人,就是在这样的“省”里,一次次拿身体当赌注。
上周我去看线下脱口秀,后台工作人员反复检查舞台的每块地砖,连缝隙都用胶带贴了——他们说“观众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可为什么到了演唱会,舞台的安全就成了“可选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