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3.1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服务老人为方向的银发产业、银发经济显示出勃勃生机。但是,同样是做老人生意赚老人的钱,有人是以服务和产品换来回报,有人却是干起了坑蒙拐骗的勾当。
10月10日,宁波警方通报了一起新近破获的案件:警方捣毁了多个冒充名医向老年人兜售“神药”的诈骗团伙,以及一个为这些骗子提供药品的药房。
8月11日,一位77岁老人报警称自己被骗了,这位刘姓老太太在网上听了“国医大师”徒弟的养生直播课,因与之交流回应比较活跃而受到骗子的关注。先是“国医大师”的徒弟打来电话,继而是“国医大师”亲自打来电话,声称只需三种药就可以治好刘老太的病。“国医大师”还故弄玄虚、自抬身份,强调刘老太是“该医院会员”,还是他徒弟的“学员”,这才破例问诊,否则她根本得不到“国医大师”问诊的机会。
![]()
刘老太在付了1000元定金后,诈骗团伙的工作人员几次三番地对刘老太进行电话洗脑,吹嘘“医术高明”“药材名贵”,并透露总药费高达72000元。面对如此昂贵的药费,刘老太也犹豫生疑,试图退款,终于没有扛住对方的电话洗脑,最终在货到之后付了其余的71000元。钱付了,药到了,也吃了,刘老太感觉没什么效果,再想联系的时候,“国医大师”和“工作人员”都联系不上了……刘老太这才发现上当受骗了。
经过警方的周密调查,诈骗团伙所售卖的“神药”,不过是每盒价格不超过28元的普通保健品,药不死人,也治不好病,只不过在案件中成了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一个工具而已。8月16日和9月4日,宁波市警方两次前往河北省多个地方抓捕,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受害人有千余人,遍布全国各地,涉案金额达千万元。
宁波警方破获的这起假扮“名医”、谎称“神药”,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诈骗的案件,其实只是众多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案件的一起而已。把诈骗目标锁定为老年人的犯罪分子,近年来出现了不少,他们花样翻新、善于洗脑,一旦动手,往往得逞。
![]()
按说,老年人的人生阅历更丰富,不容易受骗才对,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老年人上当呢?老年人上当受骗,往往与一些不切实际的奢望直接相关,譬如希望长寿,一听说有名医神药,可以药到病除,于是就放松了警惕,掏出了家底儿。人到老年,身体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毛病,一旦遇到骗子,遭遇洗脑,往往失去戒心。
还有的老人被骗是因为贪心。当骗子虚构了一个发财的门道,而且可以迅速回本,并且只赚不赔,老人们的发财梦就被激活了。平平淡淡大半辈子,发财的机会一直没见着,这回终于遇到,再也不能错过了。抱着将本求利的心思掏出钱来,骗子就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与一直在工作岗位上的人相比,与常在社会上和人接触交流的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因为他们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与社会也发生了脱节,接触的范围大大缩小,信息渠道变小了,对社会上的险恶忘怀了,对骗子的戒心也降低了。如果一个人没有脱离社会,与外界保持较多联系,即使年岁变老,也不会轻易被骗子洗脑,反而能够很容易察觉骗子话术里的漏洞。
![]()
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新闻看得多了,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被骗的老人拿出大笔的钱向骗子购物或投资的时候,往往不会与子女沟通商量,而是自作主张。这又有两种不同情形:一是子女不在身边,二是老人不喜欢听别人的意见。一些骗子的许诺,没被他们洗脑的人很容易发现破绽,如果与家人沟通交流一下再做决定,一定可以避免许多损失。老人在花钱的时候,只要不是日常开销,遇到数目稍大的开销,一定要和家里人说一下,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沟通就可能避免一大笔损失!
毋庸置疑,在骗子面前老年人已经处于弱势,简单地劝说提高警惕,恐怕很难有效果。最好的防范办法是,做子女的要主动多和老人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接触了什么人,随时让老人处于家人的呵护关照之下。
最后,给大家一句防骗建议:不要贪心,不要指望天上掉馅饼。只要你不贪心,骗子就无计可施!
(此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