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度|增长失速,治理失衡,这家股份行为何全面落后?

0
分享至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财富杂志 ,作者陶娟



近年来,光大银行增速显著跑输银行业大盘。2019—2024年,其总资产、总负债增速均低于全国银行业超10个百分点,核心的贷款业务增速更低于行业17个百分点。

2022年以来,光大银行营收已四连跌,为股份行中唯一。其减收增利背后,则是净息差已迫近不良率,通过少计提百亿规模的信用减值损失来增厚净利润的空间缩小,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高度不稳定等挑战。

业绩失速同时,其违规频发、高管频繁落马,监管处罚案例及ESG表现中的客户投诉量等指标均居高不下。9·24行情一周年,光大银行股价涨幅更是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38位,显见市场真金白银间做出的取舍。

从尖子生到诸多核心指标落后于同行,光大银行该如何重新凝聚战斗力及向心力?

01

营收四连跌,12家股份行独此一家

随着2025年中报揭晓,光大银行的营收负增长的时长,创了历史。

2021年至2024年,光大银行总营收分别为1528亿、1516亿、1457亿、1354亿元,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同比下滑。

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营收再次同比下滑5.6%,至659亿元。

纵观12家股份制银行,光大银行是其中唯一一家营收四连跌的(表1)。

如浦发银行、民生银行,虽然2022年至2024年也经历了营收三连跌,但是2025年上半年均已止跌回升,民生银行营收更同比上涨7.8%。

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经营韧性更强,2022年仍实现正增长,2023年方才进入调整期。

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均只在2023年、2025年上半年出现营收下滑,2022、2024年均同比上升。而浙商银行更是在2022年至2024年间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才有所下滑。

唯有光大银行,营收连年跌跌不休,目前仍未看到止跌迹象,其何以至此?

表1:股份行近年营收及增速(红色数据表示同比增速为负)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增长失速:资产及负债扩张速度5年间落后于行业超10%

银行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三大块: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他收入。

其中,利息净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存贷差等。2024年,光大银行利息净收入为966.66亿元,同比下跌10.1%,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均实现正增长,另有4家股份行跌幅小于5%。光大银行主营业务收入跌幅显著超过行业均值,这也是其营收下滑的主因。

利息净收入主要取决于生息资产规模与净利差。

我们先来看光大银行近年来资产及负债扩张的速度。

2019年至2024年,光大银行总资产从4.73万亿元增至6.96万亿元,增幅为47.15%,同时期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增幅为57.38%,即其总资产扩张速度低于银行业大盘10个百分点。

作为金融子行业,银行业为负债驱动型发展模式,其资产扩张速度(对外贷款及投资规模)受限于负债规模(吸收存款等的能力)的增长。2019年至2024年间,光大银行总负债从4.35万亿元增至6.39万亿元,区间增幅为46.9%,而同期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负债录得58.06%的增幅,光大银行的总负债增速再次低于银行业大盘11个百分点。

总资产及总负债的5年间增幅均跑输行业10多个百分点,这也使得光大银行在市场中的份额明显下滑。

近5年,以资产规模论,光大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从1.67%跌至1.57%;以负债规模论,光大银行在银行业的市场份额从1.68%跌至1.57%。考虑到银行业的资产及负债规模均有400万亿元以上,市场份额缩水0.1%,下滑的体量其实已是相当可观(表2)。

表2:2019年至2024年,光大银行市场份额下降0.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公开资料,《新财富》杂志综合整理

银行业的生息资产中,贷款和垫款是核心资产。2019年,光大银行贷款和垫款余额为2.58万亿元,2024年增至3.86万亿元,区间增幅为49.61%;而2019年至2024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从153.11万亿元增至255.68万亿元,区间增幅为66.99%。

在贷款这一核心业务上,光大银行的5年期扩张速度大幅低于全国基数17个百分点(表3)。

表3:2019至2024年,光大银行贷款规模增速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公开资料,《新财富》杂志综合整理

净利差从股份行第三变成第八

除了生息资产规模的比拼,净利差(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总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是银行在主营业务上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的直观体现。它既反映了银行在负债端的低成本获取能力(客户基础、品牌黏性),也体现了资产端的风险定价与配置能力。

净利差高,通常意味着银行的商业模式更具优势(如招行的零售银行模式),护城河更深,盈利能力更强,在利率市场化和行业竞争中也更具韧性。反之,净利差持续收窄的银行,则可能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可以看到,2019年以来,光大银行净利差一路走低,从2.18%跌至2025年中报的1.31%。

2019年,光大银行净利差尚能在10家上市股份行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平安和招行,堪称行业领先;而到了2025年中报,其该项指标排名跌至第八,6年间,昔日净利差不及光大银行的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均在这一核心指标上陆续实现反超,并保持至今(表4)。

表4:光大银行净利差表现从行业领先变至行业垫底(单位:%)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核心生息资产(贷款和垫款)扩张速度不及大盘,而净利差表现在股份行中一路下滑,光大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增长不及预期,也就在所难免了。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年腰斩,从招行的1/2降至1/4

而与此同时,光大银行的第二大营收支柱,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并未如愿支棱起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主要来自银行卡手续费、财富管理服务收入、清算及结算业务收入等,该项收入更取决于银行在客户各类交易理财结算等场景挖掘上的实力,而非硬资产规模。

2018年,光大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业务净收入曾创下369亿元的历史高点,此后波浪式下滑,至2024年已跌至191亿元,相比历史峰值跌幅达48%,几近腰斩(表5)。

2018年,光大银行该项净收入为招行的一半以上,差距尚可追,至2024年已只有招行的1/4,差距明显扩大。

表5:股份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若拆分来看,光大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过去6年间腰斩,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2018年,光大银行的银行卡服务手续费为286亿元,比当时的招行还高出了120亿元,到了2024年则剧降至83亿元,仅这一主项就失血203亿元,成为最大拖累。尽管该项收入下降受到行业降费等影响,但同期,招行通过深耕零售客户群,提升信用卡流通户及交易额等,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对冲了费率下滑的因素,保持了该项收入的稳定。

2018至2024年间,招行信用卡无论是从流通卡数、户数还是交易额,均实现了15%以上的增长,而同期光大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额则从2.29万亿元下降到1.68万亿元,降幅达27%(表6)。

表6:光大银行与招行的信用卡业务数据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其二,在银行卡手续费率下调的同时,部分银行财富管理收入突飞猛进,成为第二甚至第一增长曲线。如招行2018年时尚未单列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但2024年,其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合计达327.5亿元,已占该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四成,超过了银行卡手续费,成为创收主力。

相比之下,同期光大银行的理财服务收入虽也大幅提升,但绝对值只增加30亿元,远远未充分分享居民财富浪潮的红利,也无法对冲自身银行卡手续费失血的203亿元。

其三,支出不降反增。2018—2024年,光大银行在手续费及佣金总收入从396亿元降至222亿元的同时,相关支出反而从26.6亿元增至31.2亿元,成本/收入比从7%激增至14%,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手续费及佣金的净收入(表7)。

表7:光大银行2018、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细分项对比(单位:百万元)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02

营收下降,净利润却增长,腾挪下面临数重挑战

营收下滑不可避免带来光大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2022年,其净资产收益率(ROE,加权)为10.27%,在10家上市股份行中排名第5位。2024年,其ROE已跌至7.93%,排名下滑至第7,此前ROE低于光大银行的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实现反超(表8)。

表8:光大银行的ROE从2022年的10.27%下滑至7.93%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可以看到,2022年以来,光大银行营收同比始终处于下滑态势,但2020年以来,仅有2023年净利润出现了8.8%的跌幅,其他年份均保持减收却增利的背离状态。

如2022年,光大银行营收同比降低0.73%,净利润同比增长3.21%;2024年,其营收同比降低7.05%,净利润却同比增长2.03%;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下滑5.57%,而净利润再次录得0.53%的增长(图1)。

在多次营收下降却净利上升的表现背后,有什么玄机?我们不妨细细拆解光大银行净利润的构成与变化。



核心贷款业务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净息差已接近不良率

一路下滑的存贷款利率,给各大行的贷款业务盈利能力都带来极大挑战。

对于贷款业务来说,净息差决定了其账面盈利,而不良贷款率则是其不得不承担的风险成本,它反映了贷款资产中可能无法收回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净息差扣掉不良贷款率,才反映银行贷款业务经过风险调整后的真实盈利能力。

可以看到,近年来,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始终维持在1.25%,净息差则不断走低,与不良贷款率之间的空间不断缩小,2025年上半年,其净息差已跌至1.4%,与不良率之间的差值仅剩下0.15%(图2)。



对比各股份行可见,2019年,光大银行净息差减去不良贷款率有75个基点,处于稳健优良水平,在股份行中排名第四,仅次于招行、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图3)。

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的差值为15个基点差,不仅迫近危险的临界点,在股份行中,也已排到招行、平安、兴业、中信、浙商之后,排名第六,仅仅好过浦发和已跌入负值区间的华夏、民生及渤海银行。





这对光大银行的主营盈利能力形成了严峻考验,后续无论是不良率抬升,还是净息差继续下降,一旦产生交叉,意味着其贷款业务将无利可图,从而陷入盈利主发动机乏力的状态。

  • 信用减值损失成净利润主要调节因子

光大银行净利润避开受核心的利息净收入下降影响,保持正增长,与其账面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下降有关。

2022—2023年,光大银行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506亿元、521亿元,2024年,其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大幅缩水至405亿元,同比少计提了115.5亿元,降幅达到22%。这个少计提的程度,无论是按绝对值,还是按幅度,都在股份行中最高(表9)。

2024年,受个人贷款增速放缓、净利差收窄等影响,不少股份行都采取了减少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方式,来增厚净利润,但操作力度普遍趋向微调,如招行同比少计提3%,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同比少计提了1%。10家上市股份行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较2023年的平均降幅为2.9%。光大银行高达22%的降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表9:2024年,光大银行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降幅达22%



由于资产减值损失为利润的扣减项,减少计提减值损失,就可以变相增厚净利润。2024年,光大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降低了108亿元,而少计提的115亿元减值损失规模,与之接近。也就是说,支柱业务的净收入下降,通过少计提减值损失,在利润表上对冲了。

事实上,假如光大银行2024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看齐2023年,则其当年净利润将减少115亿元,至304亿元。其净利润不仅无法在2024年实现2%的正增长,反而会同比下跌25%。

2025年半年报中,光大银行再次录得营收负增长,而净利润微增。这背后,仍然是减少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2024年上半年,光大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02.55亿元,2025年上半年只计提159.02亿元,同比少计提了43.5亿元,这一减少的规模和幅度,也在股份行中靠前。

问题是,光大银行已大幅减少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后续再通过少计提来增厚净利润,施展空间将较为有限。此外,由于信用减值损失是为了在账面上应对可能的坏账损失准备,因此,这一指标的收缩,在坏账率没有明显好转的时候,就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关键风控指标。

  • 拨备覆盖率低于股份行均值30%

2024年末,光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指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间的比率)为180.59%,同期,10家上市股份行的拨备覆盖率均值为211.5%,如招行的拨备率达到了411.98%,平安银行达到250.71%,后两者的账面上更为充分计提了不良贷款可能带来的损失,为预期损失打造了更厚实的“缓冲垫”(图4)。



2024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492.52亿元,若其将拨备覆盖率提升至股份行均值的211.5%,则需在账面上多计提152亿元的贷款减值损失准备(贷款减值损失准备正是信用减值损失准备的主要构成),则将进一步吞噬其净利润。

2025年上半年,由于其减值损失准备同比再次少计提了43.5亿元,光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随之下跌至172.47%,比2024年末下降8.12个百分点。尽管目前该数值仍高于监管要求,但一方面,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利润端增长承压遏制了计提贷款减值损失准备的规模,这意味着,光大银行拨备覆盖率仍有下滑趋势,短时间内将难以修复至行业均值。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稳定,多年来加总接近于零

2024年,光大银行减收却增利的原因,除了减少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还包括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的贡献。

2023年,光大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达11.35亿元,贡献了当年净利润的3%,而到了2024年,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达到了53.04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3%,成为一个显著的增量因子。

不过,这一收益具有高度波动性。

2024年,多家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均显著增加,这主要是受市场利率下行,存量债券价格上升,迭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将更多资金配置于债券等因素影响。

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来自所持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波动,并非“落袋为安”型的真实收益,因此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由于债券收益率出现反弹,债券价格下跌,多家上市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正转负,形成了大额浮亏,并拖累了当期利润。

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该项录得19.07亿元亏损,可见其波动较大。

拉长时间看,最近十年(2015年至2025年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项对光大银行净利润的贡献,加总后接近为0(图5)。



03

公司治理违规频现:近年连吃大额罚单

业绩增长失速的背后,是光大银行近年来在治理方面频频失守。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以来,光大银行及其分公司、高管员工等因各类违规行为被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各地监管机构处罚,截至9月11日,其已累计被罚70次,其中,违规主体为公司的28次,主体为个人的42次。

在上市股份行中,光大银行2025年违规被处罚案例数量位居第一,被处罚总金额也高达3855万元,仅次于华夏银行、浙商银行,位居第三(图)。



尤其是2025年初,光大银行总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流通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国库科目设置和使用规定;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11项违规行为,被央行处以警告处分,并没收违法所得201.77万元,罚款1677.06万元。

可以看到,这些违规事项贯穿了银行业日常业务的基石环节,多链条多维度违规,凸显光大银行在公司治理规范上存在严重不足之处。

此外,光大银行多地分行(沈阳、上海、昆明、长春等)也因授信管理不到位、票据承兑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到位、未按规定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管理规定等违规行为,被当地监管机构处罚。其中,2025年4月,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罚款640万元。

公司治理频频失守,光大银行对员工、高管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屡有失察之处。据Wind统计,仅是2025年以来,光大银行已有7名公司高管被央行公开处罚,有35名员工被各地监管机构处罚。

近年来,光大银行有多位高管因职务贪腐等行为被纪委监委予以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部分落马高管所涉嫌犯罪问题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其连续两任董事长唐双宁、李晓鹏,先后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

其中,唐双宁于2009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担任光大银行董事长兼党委书记。2024年12月,唐双宁因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30万元。

李晓鹏于2018年2月至2022年3月任光大银行董事长。2025年3月,李晓鹏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600万元。

除了这两位原董事长锒铛入狱,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光大银行不少高管先后落马,包括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夏伟,呼和浩特分行原行长张翎,深圳分行原行长朱慧民、原副行长邹建旭,南宁分行两任原行长苏树德、周江涛等。

纵观光大落马高管所涉违法违规事项,主要包括信贷审批中的利益输送、违规发放贷款、利用职权为本人及亲属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这也反映出光大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上均存在短板。

目前,反腐风暴仍在持续发酵,2025年5月,据财新报道,曾担任光大银行副行长15年之久的李杰,在辞任六年多后,现已被留置配合调查。

04

ESG管理实践:“客户”议题核心指标表现行业垫底

在Wind ESG评级中,光大银行综合评级为A,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均为AA评级;其综合评分为7.49分,低于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表10)。



其中,光大银行的环境(Environment)主题得分为6.96分,在10家上市股份行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港股上市的渤海银行。

其社会(Society)主题得分为6.7分,在10家股份行中排名第四。若细看光大银行在这一主题的失分项,主要集中在与银行核心业务发展息息相关的“客户”环节。

如客户满意度评分中,光大银行得分仅为93.08%,在披露该指标的31家商业银行中排名第25位,而行业平均得分为96.21%,中位数得分为98.08%,光大银行和行业中位数差距高达5个百分点(图7)。

股份行中,兴业银行以99.93%的满意度得分排行榜首,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该项得分均在99%以上。可见,对于激励机制更加灵活的股份行,客户满意度本应该是经营撒手锏和催化剂,但可惜并未成为光大银行的特色,反而是拖后腿的一项。



另一个关键指标,每百万元营收的客户投诉数量,光大银行在2023年为2.84次,2024年略有下降,也高达2.44次,在39家披露该指标的银行中高居第六。

该指标的行业均值为0.59次,而民生银行这一指标在2024年仅为0.38次,即每创造100万元营收的过程中,光大银行被客户投诉的次数达到行业均值的4倍以上、民生银行的6倍以上(图8)。



光大银行在客户关键指标上的表现不佳,与其转型零售行战略不顺、净息差快速收窄、银行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快速下滑等业绩变化是否相关,或值得研究。

在治理(Governance)主题中,光大银行得分为7.52分,在10家上市股份行中排名倒数第四。这与其多次遭受监管处罚、多名前高管落马形成了交叉印证。

此外,2019年以来,光大银行已更换了5任行长,每任行长的平均任职时间不足14个月,这在国内股份行中也极为罕见(表11)。



董事长连番落马,行长走马灯式更换,不可避免会带来战略与执行层面的飘移,从而一定程度影响业绩。

综合来看,光大银行的Wind ESG评分表现在股份行中为中等偏下水平,在对主营业务发展至关重要的“客户”等细分议题上,其管理实践表现更是明显垫底。

05

资金认可度下滑,估值行情双低迷

业绩失速、治理失守,核心指标排名在股份行中全面倒退,最终反馈到市场中,是投资者以脚投票,光大银行陷入估值低迷、行情落后于大盘的尴尬境地。

924行情中,银行成为大蓝筹中的领涨主力军,据Wind数据,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24日的一年间,A股42家上市银行的股价平均涨幅达到30%,其中,青岛银行以58%的股价涨幅夺冠,万亿市值以上的农业银行股价也涨了接近50%。

而光大银行同期仅录得15.7%的股价涨幅,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38位,在股份行中则排名倒数第二,仅高过华夏银行(图9)。



目前,光大银行最新市值约为2000亿元,市盈率为4.87倍,排在股份行中第八名,仅高过华夏银行、渤海银行;市净率为0.42倍,仅高过华夏银行与民生银行(图10)。



对于光大银行来说,如何修复公司治理的漏洞,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如何实现核心指标的健康增长,如何重回股份行尖子生地位,如何重启投资者对其的期待键,该补的功课显然还很多。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责编:汪云鹏

校对:高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长得丑演技也烂,脸上写满“关系户”的5位演员,看着就让人心烦

长得丑演技也烂,脸上写满“关系户”的5位演员,看着就让人心烦

淼犇小牛
2025-10-08 15:45:03
高兴的太早了?特朗普刚回国,两大噩耗袭来,之前努力全白费

高兴的太早了?特朗普刚回国,两大噩耗袭来,之前努力全白费

近史博览
2025-11-01 13:46:28
尹锡悦出庭受审,因检察官直呼金建希名字大怒:至少后面加个“夫人”吧

尹锡悦出庭受审,因检察官直呼金建希名字大怒:至少后面加个“夫人”吧

闪电新闻
2025-11-01 15:27:20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一只番茄鱼
2025-10-31 22:46:33
绍兴已有学校临时停课!最新提醒

绍兴已有学校临时停课!最新提醒

鲁中晨报
2025-11-01 19:27:04
蒋介石两次下令挖毛家祖坟,毛泽东以德报怨,要求保护好蒋氏故里

蒋介石两次下令挖毛家祖坟,毛泽东以德报怨,要求保护好蒋氏故里

枫尘余往逝
2025-10-31 22:54:35
“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罪犯被击毙!出身书香门第,父母老来得子

“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罪犯被击毙!出身书香门第,父母老来得子

火山诗话
2025-11-01 10:54:42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管晨辰晒与汪顺4年合照,称“最萌身高差”!网友:妹妹长高了,顺哥踮脚了

管晨辰晒与汪顺4年合照,称“最萌身高差”!网友:妹妹长高了,顺哥踮脚了

极目新闻
2025-11-01 07:56:56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25 20:05:13
全运会男足山东U20队2-1逆转新疆U20,彭啸点射建功

全运会男足山东U20队2-1逆转新疆U20,彭啸点射建功

懂球帝
2025-11-01 22:35:08
曼联2-2森林!赛后评分:卡塞米罗8分最高,塞斯科5。9分最低

曼联2-2森林!赛后评分:卡塞米罗8分最高,塞斯科5。9分最低

卡灵顿分析师
2025-11-02 05:25:06
58岁魏骏杰接女儿放学,15岁女儿近180 和爸爸很像,家中温馨时尚

58岁魏骏杰接女儿放学,15岁女儿近180 和爸爸很像,家中温馨时尚

乐悠悠娱乐
2025-11-01 15:22:16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诗意世界
2025-10-10 14:09:20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胜研集
2025-11-01 18:30:20
中超最新积分榜:倒数2队未赢球送2队提前保级,降级将3选2

中超最新积分榜:倒数2队未赢球送2队提前保级,降级将3选2

中超伪球迷
2025-11-01 21:38:47
河南首富的落寞:把副业当天,如今高铁不能坐,子女教育都成问题

河南首富的落寞:把副业当天,如今高铁不能坐,子女教育都成问题

蓝色海边
2025-11-02 01:52:44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1-01 11:04:21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阅识
2025-10-28 15:23:15
吉林省委:决不允许统计造假,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吉林省委:决不允许统计造假,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政知新媒体
2025-11-01 23:19:13
2025-11-02 07:39:00
券商中国 incentive-icons
券商中国
券商中国是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运营主体为深圳证券时报社有限公司。
22863文章数 2484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头条要闻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 有人让孩子吃饭自己喝水撑着

头条要闻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 有人让孩子吃饭自己喝水撑着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