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奥运冠军苏炳添为了实现梦想,坚持训练17年,即使面对伤病与挫折也从未放弃,这份坚守与拼搏,正是我们中国人的体育精神!”在济南市某小学的体育课堂上,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实习学生党员尹行的话语,让原本专注于动作训练的孩子们瞬间竖起了耳朵。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体育课”,正是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实习学生临时党支部探索“体育思政实践教学”的生动写照。
为破解实习阶段专业提升与党性锤炼“两张皮”难题,今年以来,济南大学体育学院立足体育专业实习特点,创新成立实习学生临时党支部,以“三融”工作法为抓手,把党性教育融入实习全过程,让实习不仅成为提升专业能力的“练兵场”,更成为锤炼党员初心的“大课堂”。
——融思政于教案,让课堂有“温度”更有“深度”。临时党支部明确要求,每位党员实习生在备课环节必须融入思政元素,每堂体育课至少讲解1个红色体育故事或阐释1种爱国体育精神。从“女排精神”到“登山健儿勇攀珠峰”,从“残奥运动员自强不息”到“体育健儿为国争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段段感人的事迹,让原本侧重技能传授的体育课,变成了传递信仰力量、厚植家国情怀的思政阵地,引导学生在强身健体中树立远大理想。
——融责任于教学,让党员有“担当”更有“作为”。针对实习学校部分学生体育基础薄弱、运动信心不足的问题,临时党支部专门设立“党员教学帮扶岗”。党员实习生主动对接帮扶对象,通过课前沟通、课中指导、课后复盘,为每名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耐心拆解动作要领;对害怕运动的学生,用鼓励式教学建立信心。在党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学生爱上体育、主动运动,实习学校的体育课堂氛围焕然一新。
——融服务于实践,让实习有“价值”更有“意义”。临时党支部始终秉持“服务群众、践行初心”的理念,组织党员实习生利用课后、周末时间,主动为实习学校提供延伸服务:结合学校需求设计趣味运动会方案,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运动快乐;发挥专业特长指导校园足球队训练,帮助队员提升战术水平;协助体育老师整理器材室、完善体育教学档案……一件件实事,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
截至目前,实习学生临时党支部17名党员实习半年期间,累计开展“思政体育课”4696余节,精准帮扶训练队等学生80余人次,协助实习学校举办运动会12场,以扎实的行动赢得了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实习学校专门送来“育体又育心,实习显担当”的锦旗。“以前总觉得实习只要把动作教好就行,现在我明白了,体育老师不仅是技能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品格的引路人。”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尹行的分享道出了所有党员实习生的心声。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实习学生临时党支部的实践,不仅创新了体育专业实习育人模式,更以党建为引领,为青年学生党员搭建了“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淬炼”的平台,真正实现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体育人才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济南大学体育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