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 曾国藩
00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年)冬,汉水裹着冰碴,呜咽东流。
关羽提刀按剑立于当阳城头,猩红的斗篷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三个月前,他曾在荆襄大地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而此刻,满脸疲惫的荆州军却深陷南北夹击的巨大危机之中。
一想到这里,关羽喉头泛起铁锈般的苦涩。
“报——!”
一名斥候踉跄跪倒:“君侯,大事不妙!江陵…糜太守未放一矢!开城投降了!”
青龙偃月刀铿然坠地,惊起寒鸦蔽空。
这位戎马倥偬三十余年的猛将突然剧烈咳嗽,掌心血迹在白雪上绽出刺眼的梅花。
直到这时,二爷才猛然记起当年诸葛军师入川前,那句殷殷叮嘱:“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更想起数月前,江东遣诸葛瑾来南郡求联姻时,自己那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的狂言。
一切都晚了啊…
《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01
东吴四大都督,除了陆逊之外,周瑜、鲁肃、吕蒙,这仨人属于同一派系:淮泗集团。
是孙氏的安身立命之本。
但仨人在对待刘备集团的问题上,各自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赤壁战前,刘备弱小,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
面对诸葛亮抛来的橄榄枝,鲁肃认为可以加以利用:
就当给孙权收了一个“客将”(这也是之前的十几年里刘备的常用身份),让他顶在前面承担曹操的部分火力。
毕竟刘备再辣鸡,手下也有小两万人枪。
这个时候,孙权的各方面体量是稳压刘备一头的。
所以虽然周瑜偶尔会给孙刘联盟使点绊子,但孙权还是没有把刘备当成竞争对手加以防备。
因为毫无必要。
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开始走上坡路,又是鲁肃,力主出借荆州给刘备(实际是双方置换,刘备拿江夏换南郡)。
那时候,南郡是曹、孙、刘三方交战的前线,鲁肃此举,还是拿刘备去消耗曹操。
刘备当然不会甘心就这样一辈子给孙家打工,瞅着空档拿下了荆南四郡,又向西拿下了益州。
一条老咸鱼,居然翻了身,成气候了。
自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自领益州牧,东吴开始面临生存危机:
历来想要夺取江南地区,最便当的办法莫过于沿长江顺流而下,刘备跨有荆、益,东吴长江防线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形同虚设”。
对于孙权来说,荆州于他,事关生死大局。
![]()
这从他接管江东立刻便接连向荆州用兵,三打黄祖,用的虽然是替父报仇的名义,但荆州是他梦寐以求之地,自不用多说。
尤其是合淝方向毫无进展的情况下,荆州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02
应该注意的一点是:
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似,周瑜和鲁肃也帮着孙权设身处地的出过一份战略规划。
(这里面,鲁肃的“榻上对”稍微出名一些。)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载:
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
(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说明,在曹老板平定北方之后,聪明人都知道:
再想抢占中原地区,大概是没什么盼头了。
所以眼下只有一条出路——在南方进行资源整合,先形成南北对峙,再寻找机会,进而一统天下。
只是各自的地理位置不同,从而略有差异而已。
那作为周瑜的小迷弟,鲁肃的接班人,吕蒙吃掉荆州,自然也是“执行既定政策”罢了。
![]()
215年形势图
03
转过年来的建安二十年(215年),东吴方面开始对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下手。
孙权原本预计夺取荆南三郡会经过一番苦战,谁料事情却出乎意料的顺利。
当然,这跟孙十万的指挥水平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虽然史料上明确说了“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但三郡易主,主要还是因为关羽一方的“猪队友”太多。
![]()
首先,三郡之中地盘最大、人口最多(据考证人口大约110w左右)的长沙郡,连个像样一点的抵抗都没有。
因为长沙太守廖立,在吕蒙大军兵临城下之时,竟然脚底抹油——直接溜了。(就这么个人,还整天自诩“诸葛亮第二”)
《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载: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建安二十年,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
该说不说,这老兄的逃跑技能大约是点满了的。
他这一跑,长沙郡全线动摇。
一把手都跑了,我们还抵抗个锤子!
长沙辖下10县,瞬间投了6个,剩下4县长官就算想抵抗,也是有心无力,最后让吕岱给收拾了。
(“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合众拒岱。岱攻围,即降。”)
零陵方面,虽然零陵太守郝普没跑,但这个人明显智商不够。
得到三郡被孙权偷塔的消息,关羽立刻行动,前军已经抵达益阳,刘备也已经急匆匆赶到了公安(治所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就近督战。
而且孙权明显快要顶不住了,明确让吕蒙放弃零陵,赶紧北上支援鲁肃。
(“权时住陆口,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拒羽,而飞书召蒙,使舍零陵,急还助肃。”)
但吕蒙不甘心到嘴的鸭子就这么飞了,就把孙权的手书藏了起来,转头又让郝普的好朋友邓玄之去吓唬郝普,说:“左将军在汉中,被夏侯渊所围,他现在自身难保,没人来救你们啦,好好想想自己的后路罢…”
就这一句话,郝普怂了,随即开城投降。
但凡郝普智商在线,这时候只要能够说一句:“既然足下得知我家主公被夏侯渊所困,那你们身为盟友,如今非但不牵制曹贼,反而打上门来,如此趁火打劫,甘为走狗,实在令人不齿!异日曹贼得了巴蜀,尔等也绝无好下场!”
应该就能戳穿吕蒙的伎俩,把零陵全城人都调动起来死守,或许最后的情况会大不相同。
可惜,历史不存在假设。
郝普投降以后,吕蒙玩了一手杀人诛心:
特地向他公开展示了孙权的密信。
郝普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后悔不迭,可覆水难收,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至于桂阳郡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没人深究,《三国志》里一笔带过,大概和长沙差不多。
刘备在公安集结了五万大军,三郡稀里糊涂的被偷了塔,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但考虑到当时曹操已经派大军深入到巴西郡(今四川北部),别自己和孙权打了半天,让曹老板绕后摘了桃子,得不偿失,便咬着牙和东吴签订了著名的“湘水之盟”。
即,以湘水为界,刘、孙两家平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属刘备。
注:江夏原先是刘琦的地盘,之前刘备为了得到南郡,已经跟孙权进行过一轮领土置换。
所以在刘备集团的眼中,所谓的“借荆州”是个伪命题。
我都拿江夏交换了,那南郡根本不存在所有权纠纷嘛!
![]()
所以,湘水划界,实际上孙权得了大便宜,白得了长沙、桂阳两郡,还确立了归属权。
也可以说,湘水划界,虽然是“体面收场”,但“孙刘联盟”这个事,已经没有任何公信力,距离彻底撕破脸,就差最后一层窗户纸。
![]()
219年形势图 关羽北上
04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这一次的湘水划界,其实就是几年之后吕蒙白衣渡江行动的预演,但并没有引起刘备集团该有的重视。
此后,刘备集团着眼的重心一直在汉中方向,而应对整个荆州利益负总责的关羽,唯一的措施,也仅仅是构筑几道沿江烽火台报警而已。
关羽的眼睛,更多的还是盯在曹操一边,对于江东,则是有一种“无理由的自大”,这一点,三国志在概括评价关羽时,总结的很好:“刚而自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开始北上。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展开军事行动,有以下几点考虑:
1.给大哥减轻压力。
汉中之战,虽以刘备集团的胜利而告终,但刘备是惨胜,益州方面已然不堪重负,曹操还迁走了汉中当地的人口,且其主力一直屯驻长安伺机反扑。
关羽这个时候出兵,就是想牵制曹魏主力东援,让他们疲于奔命;
2.自诸葛亮率军入川,关羽独立总领荆州事宜,却一直没什么大功劳,还丢了长沙和桂阳,这让其心中十分不爽,虽然关羽依旧是刘备手下第一大将,但面对后加入的马超、黄忠等人,心里难免犯嘀咕;
3.曹操当时流年不利,除了汉中之战的失利,南阳、甚至大本营邺城,都有人计划谋反,可巧这些人打出的旗号还都说自己是受了关羽的指使。(真假存疑,有可能都是口号罢了);
4.曹魏集团荆州地面的总负责人曹仁,很怂(虽然彼此之间的交战记录现在查不到,但襄樊战役期间曹仁一直是以被动防守的姿态出现的,毫无名将风采)。
这场战役的前期,关羽确实迎来了自己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擒于禁、斩庞德,史称“威震华夏”。
然而,仅仅四个月之后,他就走麦城了。
事情自然是坏在孙权身上。
但仅仅是孙权,他布不了这么大的局。
孙权之所以有胆子偷荆州,是因为曹操给了他足够的勇气。
曹操把整个淮南+豫州的兵力全部调空了!
(《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载:“关羽围曹仁于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
《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载:“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
正常人面对空城合淝,都会不顾一切的扑上去,但孙权不同,他这回根本没理这茬儿。
我们老拿“合淝十万送人头”这事儿笑孙权,但冷静下来换位思考一下会发现,其实不是东吴不能打,而是孙权自己的意愿不高。
孙策和孙权这兄弟俩是江东人,但是他俩手下最能打的人都出身淮泗。
淮泗集团打回江北的意愿非常高,但孙权却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这帮大爷,所以千方百计地推动“孙氏政权江东化”。
打合淝,其实一直是在装样子而已。只有打荆州的时候,才会用上吃奶的劲儿。
整个荆州战役的过程也是十分简单粗暴:
吕蒙白衣渡江拿下沿江烽火台之后,公安守将士仁、南郡太守糜芳叛变,开城投降,直接把关羽搞得进退失据。
糜芳叛变的问题,历来不管史学大拿,还是路边社都有过表述,但大家的解释,在老王看来,总是差那么一点儿:
这就是,虽然刘备的继承人还是阿斗,阿斗也确实是糜夫人所生,糜家家主糜竺从官位上论,还是季汉二号人物,但实际上糜家和刘备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
最直观的一点:刘备领徐州牧的时候,治所在下邳,这是陈登的老家。
而陶谦当徐州老大的时候,治所明明就是糜竺老家东海郡。
如果刘备和糜家关系好,他闲的没事儿搬办公地点干嘛?
自然是跟谁近,就往谁那儿跑喽。
具体到糜芳个人身上,恐怕怨气更重:早在建安五年(200年),糜芳就被曹操表荐为彭城国相,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糜芳依旧是南郡太守。
XX太守和XX国相的级别是对等的。
也就是说,糜芳弃官、丢家、砸钱、死妹妹,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刘备混了二十年,地位纹丝未动不说,还被关羽威胁“还当治之”!
你给老子小心点儿,等老子回来慢慢收拾你!
这搁谁身上,谁不叛变啊?
![]()
05
但整个荆州战役,最戏剧性的一幕才刚刚上演:
关羽听说江陵陷落的消息,一边往回赶,一边还打发使者给吕蒙送信。
(“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
为啥要派使者呢?
大概是犯了经验主意错误,以为四年前双方曾就荆州问题沟通过,如今也能沟通一下,再来一次划界。
而吕蒙呢,也就将计就计,故意让使者知道荆州军在江陵的家眷一如往常,让关羽的手下毫无战心。
于是,荆州军直接在当阳崩掉了,大部四散。
( “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这个时候,关羽还是能跑出东吴的包围圈的。
因为吕蒙拿下江陵之后就一直在休养,他也是确实有病,病得还不轻。
但因为一个人的骚操作,把二爷彻底送上绝路。
谁呢?
——宜都太守,樊友。
这怂包还没碰上前来封锁夷道的陆逊,直接一溜烟跑路了。
陆逊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宜都,就此完成了对关羽围追堵截的最后一块拼图。
樊友又为啥要跑呢?
说起来也很搞笑:因为心理不平衡,因为此时的荆州,相对成都,是边边角角。
![]()
在樊友之前,宜都共历经三任太守:分别是向朗、张飞、孟达。
这仨人个个有来头:
向朗,出身荆州八大豪族之一,又师从司马徽,诸葛亮的大师哥,自然要靠近此时的政治中心成都;
张飞不说了,懂的都懂;
孟达和法正好的穿一条裤子,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位置都快盖过诸葛亮了,孟达自然也水涨船高。
那在樊友看来,他心里难免会生出“你们都能去益州发展,就我呆在这儿混吃等死”的感觉。
![]()
219年冬 形势图
就算弃城逃跑,他也没什么心理障碍:连“国舅爷”都开门投降了,我跑路还算个事儿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