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 吴晓征
科技创新,正重塑安徽文旅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的想象空间和增长点。
去合肥打卡深空探测科普艺术馆,感受宇宙大爆炸、穿越太阳系和穿上宇航服登月的震撼与浪漫;到未来大科学城的聚变创新展览馆,一睹“人造太阳”照进现实的壮丽;到科学岛的现代科技馆加入研学课堂,解锁好奇、打开“脑洞”、前瞻未来。到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的东方飞谷航空飞行营地,乘坐一架通用飞机呼啸升空、俯瞰大地……
从深空到低空,从量子到AI,随着安徽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先进光伏、低空经济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一批科技感拉满、互动体验丰富的文旅项目出圈出彩,让八方游客感受到安徽科技创新的加速度,也为文旅消费注入了新动能。
数字经济将安徽文旅产业的“过去—现在—未来”串联起来,让游客收获更多的精彩。走进阜阳双清湾水街,光影科技将欧阳修、苏轼等历史名人的诗词画赋生动呈现;安徽博物院的特展《寿春楚歌》,用XR技术复原馆藏的铸客大鼎、九鼎八簋、鄂君启金节等文物,在虚拟空间展开剧情,让历史人物破空而来,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楚国末期的风云变幻。科技加文旅的创新实践,重构文旅产品的内容生产,让各地特色文化正以更鲜活、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触达大众。
黄山AI旅行助手,以通用大模型为基石,提供智能客服、智能购票、智能讲解、智能推荐等高效交互服务,成为老年游客的“旅行管家”。人工智能不再冷冰冰,变成了一位旅行规划师、一位贴身导游,陪游客深度探索,未来它还将具备共情与预判能力,从“被动应答”转到“主动服务”。而依托“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架构,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加速转向数据驱动,构筑智能生态平台,打造更多虚实共生文化载体,推动实现标准化管理、风险预警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各地的文旅服务将变得更加精细、更有效率。
文旅业作为生产场景最为丰富的产业之一,为科创提供广阔的试验和应用平台,但实现叫好又叫座的创新并不容易。当前一些项目,仍然存在堆砌技术、文化空心化、项目同质化等问题,数字鸿沟也有待填平。关键要培育和引入跨界人才,挖掘人文内涵,打造更多具有引领力和震撼力的“皖美如画”新体验,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激发他们更深切的情感共鸣。
在安徽这片日新月异的创新沃土上,科技与文旅深度结合,正解锁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这是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消费新势力同频共振的结果,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联动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深化文旅与科技融合,拓展场景应用,打造资源对接枢纽、创新共享平台、合作共赢生态,不断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迈上新台阶,用科技搭建更多连接历史与未来、风景与人文的桥梁,让徽风皖韵绽放更加绚烂的时代魅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