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有哪些品种?一次说清楚
![]()
柚子这物件,打小在南方的坡上长惯了。
马王堆汉墓的土层里埋过它的种子,两千多年前《吕氏春秋》就说“云梦之柚美”,
那会儿长江边的农人,得等霜气裹过树,才敢摘果子,怕早了涩得扎嘴。
摘下来用稻秆捆着,挑去镇上换布,果子压得扁担吱呀响,是日子的动静。
![]()
乡下待柚子心细,中秋夜必摆俩在窗台上,绿皮映着月光,说是“佑平安”。
小孩盼着吃完果肉,大人把皮挖空,插根蜡烛做灯,提着跑夜路,
光从皮缝里漏出来,晃得影子跟着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它皮能“消食化痰”,
其实村妇早懂,把皮晒得发脆,炖肉时丢一块,油腥气就散了。
![]()
现在超市里蜜柚、沙田柚堆得满,一年四季都能吃。
可老人总说“现在的柚子不沾手”,
以前剥柚子,汁得顺着指缝流,舔舔指尖都是苦甜。
那点苦甜,是树在坡上晒够了日头,也挨过了冷雨,藏着老日子的实诚。
今天,跟诸位聊聊中国最好吃的柚子品种……
![]()
金兰柚
江西安福横龙镇的“摇钱树”,号称“井冈蜜柚之王”。
这果子原是金丝楠木与柚树嫁接的“混血儿”,当地人管它叫“金兰”或“金楠”,
因音近常闹笑话,比如老舅文海清就曾因错写“金楠”被闺女“嘲笑”,
实则两者同源,皮薄无核,咬开时楠木香混着柚香直窜鼻腔,
甜中带点微苦,像极了生活本味。
这儿的柚子皮薄如纸,肉厚多汁,清甜不齁,吃法也野,
直接剥开用勺挖着吃,汁水溅满脸才叫痛快。
老舅种了半辈子,硬是靠着这果子把身体养得比小伙子还壮实。
如今安福正申请地理标志,想让这“金疙瘩”走出江西。
![]()
垫江白柚
重庆垫江的“金疙瘩”,1830年从黄沙乡曾家岩实生柚里挑出来的宝贝,已有180年栽种史。
这柚子皮金黄松软,果肉白得透亮,
咬一口“咔嚓”响,酸甜汁水裹着蜂蜜香在舌尖炸开,化渣得很,像含了口春天。
当地人管它叫“白瓜”,采柚时喊“摘个白瓜解解馋”,
冬至前后囤几个,能吃到第二年五月,跟“天然罐头”似的。
黄沙镇年年办柚花节、采柚节,游客钻进柚林摘果子,村民围坐剥柚皮晒柚干。
老宋家三代种柚,说“这柚子比蜜甜,比酒醇”。
这口酸甜,是垫江人的烟火气,也是乡村振兴的甜头。
![]()
马站四季柚
浙江苍南的“仙家名果”,清乾隆年间由周大川从四川引苗选育而成。
传说其诞生与孝道相连,
清雍正年间,马站周之德带回四川柚苗,老父食后病愈,乡邻争相嫁接,
遂成“四季抛”(方言,意为四季结果)。
此柚“吃透四季风水”,立冬采摘最是上品,
当地至今保留“分新娘抛”婚俗,新嫁娘分柚予亲友,寓“甜透四季”之美意。
其果卵圆如月,皮薄如纸,黄中透青,瓤瓣晶莹似碎玉,
入口脆嫩多汁,甜中带微酸,无渣少核,维生素C含量堪比柑橘。
1983年便获全国名柚称号,更被列为皇家贡品。
当地人爱它不仅因味美,更因“柚”与“佑”同音,寄寓平安。
如今马站仍坚持传统种植,老柚树果子未熟已被订空,成了“一个果富一方”的传奇。
![]()
处红柚
是浙江丽水的“金果”,由丽水市林科所耗时15年从柚类中选育而成,
2003年通过省级良种审定。
这颗“红心宝贝”中秋前就熟了,果肉深红似晚霞,咬一口汁水爆浆,
甜酸比拿捏得刚好,少籽或无籽的爽脆感,像极了江南水乡的细腻脾气。
剥开金黄外皮,果肉红得透亮,寓意“佑子平安”“家宅兴旺”,
老辈人说“柚子圆,月儿圆,人团圆”,吃柚子成了刻进骨子里的习俗。
这柚子不光好吃,还抗造,
皮厚耐运,放得住,果农说“处红柚能扛千里路,甜到舌尖不褪色”。
当地人吃柚子爱配茶,甜中带点酸,
解了月饼的腻,也解了游子的乡愁,这抹红,是秋天的颜色,更是家乡的味道。
![]()
蜜柚
又名香抛,柚子优质品的一种。以福建省平和县琯溪蜜柚、
广东韶关所产柚子最为著名。
其中琯溪蜜柚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年间就被列为朝廷贡品。
皮薄如纸,一剥开,金黄果肉“嘣”地弹出来,甜中带点俏皮的酸,
像极了客家人“甜过初恋”的念想。
清同治年间,皇帝赐“西圃信记”印章,专供宫廷,
如今却成了寻常百姓中秋的“佑子果”——“柚”与“佑”同音,护着一家老小团圆。
琯溪蜜柚更绝,果大如斗,无籽少渣,甜得像浸了蜜。
明嘉靖年间,农夫李如化在洪水中救下一株柚树,
培育出这“甜酸可口”的宝贝,被乡邻称作“蜜柚之父”。
如今,这口蜜,甜得有历史,甜得有烟火气,你说是不是?
![]()
坪山柚
坪山柚是一种早熟柚类。
原产于新圩镇黄枣村坪山,六百年前吕姓人始种。
明清时被列为贡品,与沙田柚、文旦柚、暹罗蜜柚并称世界四大名柚。
传说吕由智斗蜈蚣取宝珠,宝珠落地生奇树,结出金黄果子,乡亲中秋赏月必尝,
取“月圆人圆”之意,闽南语称“这柚甜得咧嘴,酸得醒神,
一口下去,连呼吸都带桂花香!”
果实葫芦形,单果重1.2-2.5千克,果皮黄粗如砂纸,内里粉红果肉脆嫩多汁,
甜酸比恰到好处,耐贮至次年四月。
果皮可制柚子茶,果肉榨汁,果核入药,浑身是宝。
![]()
胡柚
起源于常山县青石镇澄潭村。
明末清初由江西抚州移民带入,与本地杂柑天然杂交成“抚州”,
1978年因移民多姓胡,方言“胡柚”谐音定名。
这果子命硬,耐瘠耐寒,果皮金黄如小太阳,梨形或圆球形,
单果重约300克,皮厚0.6厘米却易剥,
内里汁多脆嫩,酸甜里带点微苦,像极了常山人“苦尽甘来”的脾性。
当地人管胡柚叫“富有树”,传说穷小子富有砍柴遇奇树,果子治好了母亲的咳疾,
从此“摇钱树”名号传开。
逢年过节,胡柚是贡桌上的“喜顺果”,嫁女要带两株柚苗,寓意“成双成对、共生共长”。
咬一口,清凉直冲喉头,苦后回甘。
![]()
梁平柚
与广西沙田柚、福建文旦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柚。
清乾隆年间就揣着福建的根在这儿扎了窝。
刁思卓那老官儿,从福建揣回柚籽,
在梁平的坡坡坎坎上种出中国三大名柚之一。
这柚子皮薄得跟纸似的,橙黄透亮,油胞细得像针尖儿,凑近闻,香得直钻鼻子。
果肉淡黄,咬一口甜得发颤,脆得能听见“咔嚓”声,汁水在嘴里炸开,像喝了口蜜。
老梁平人说它“甜过初恋,脆过炸花生”,
跟“梁平拉菲”一样,树龄越老越金贵——五十年树龄的得攒着吃,百年的?那得供着!
现在这儿成了柚子文化馆,文人墨客扎堆写诗作画,连北京客座教授都跑来寻根。
农闲时,村民摘柚子、晒柚皮,连柚子壳都做成蜜饯,甜得人心里发颤。
这柚子,早不是水果,是梁平人的魂儿。
![]()
文旦柚
比较出名的有度尾文旦柚以及玉环文旦柚。
玉环文旦柚,
果皮薄得透光,果肉软糯多汁,
咬一口酸甜直冲天灵盖,连籽都少得可怜,像极了阿婆说的“金玉满堂”。
度尾文旦柚是福建莆田四大名果之一,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中秋夜,闽南人家必摆文旦柚拜月,剖开时喊声“杀柚”,驱邪纳福;
台南老巷里,柚香混着月光,连空气都甜得发腻。
清光绪年间,福建漳州的种子漂洋过海,与本地玉橙、土栾“联姻”,育出这颗“中华第一柚”。
传说孝子林旦为救母,跪求苍天,
泪滴处竟长出救命的柚子,嘉庆闻之赐名“文旦”。
![]()
沙田柚
广西容县沙田村的“特产”,乾隆年间因官员夏纪纲引种浙江柚苗,
经三代培育成甜脆无渣的贡果,皇帝赐名“沙田柚”,从此名扬天下。
这柚子长得像小葫芦,金黄果皮薄得透光,果肉晶莹似蜜蜡,
咬一口汁水直飙,甜中带点微酸,回甘像喝了口山泉。
容县人还信“柚”与“佑”同音,中秋摆个柚子讨彩头,
过年吃它“大柚大有”,连骂人都带句“你个死柚子”,听着却像撒娇。
如今沙田柚成了国家地理标志,容县人种柚、卖柚、吃柚,日子过得比柚子还甜。
![]()
三十年过去,柚子还是那个柚子,人已不是当年的人。
超市的灯照得柚子发亮,却照不出南方坡上的月光。
你掰开一瓣果肉,汁水顺着指缝流,
那点苦味还藏在甜后面,像老舅的手纹,像扁担吱呀的余音。
现在孩子不懂为什么要等霜降,老人也不解释,只把柚皮灯点上,看火光在风里晃。
这世上有些东西不会变,比如树要长在坡上,
比如人总要剥开生活粗糙的皮,才尝得到里头那点实诚的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