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有不少昆明市民向媒体反映称,在一些较为潮湿或树木较多的区域发现有花蚊子频繁出没,被其叮咬后皮肤很容易红肿、瘙痒。普通市民应该如何防护,被叮咬后又该如何处理呢?
![]()
“隔着裤子都被叮咬” 市民向先生供图
市民罗先生家住盘龙江瀑布公园附近,最近他在小区散步时就时常被蚊子叮咬。
罗先生(化名):“小区花蚊子太多了,我们旁边就是盘龙江,那些蚊子不怕人,人走在路上它都会来叮咬,甩着手都会来叮咬。”
![]()
市民向先生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他甚至在隔着衣物的情况下,都被这种花蚊子叮咬过。
向先生(化名):“我在树荫下站了一会儿,然后花蚊子就飞过来了,飞在腿上,隔着裤子都被它叮咬。咬了之后就是痒,然后一抓一挠,又红又痒。”
![]()
市民:“天黑了我一般都不去外面,我觉得蚊子太多了。”
市民:“我们是叫它长脚蚊子,被咬了又红又痒。”
那么,这种所谓的花蚊子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近期如此活跃呢?
资深昆虫研究者,云南省昆虫学会原副理事长陈宗麒分析,此类蚊虫可能是通过外地引进的绿化植被携带进入而来,并非本地物种,加之今年昆明雨水较多,高湿的环境加上温和的气候有利于它繁衍,才导致其大量发展。
![]()
陈宗麒提醒大家不必惊慌,根据发展规律,后期该物种种群会趋于相对平稳发展。不过他也特别强调,如果发现叮咬后出现脸部、胸部红肿,并伴有头痛、眼眶疼或关节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是否为伊蚊叮咬所致,并需要立即就医。
![]()
花蚊子虽体型微小
却以狡猾著称
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通体黑色
背部带有醒目的白色纵纹
故得名“花蚊子”
这种蚊子的危害性正源于其隐蔽性——它们叮咬时几乎无声无息,这使其在病毒传播方面更具威胁。
作为我国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花蚊子还能携带黄热病、西方马型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等多种病原体,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
惹毛花蚊子的后果很严重!
花蚊子叮咬人时,如果它自身携带了病毒(基孔肯雅病毒或登革热病毒),就可能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基孔肯雅热
得名于非洲坦桑尼亚当地语言,意为“变得扭曲”,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缩身体的姿态。患者会经历:
突发高热(39℃以上)
手腕、脚踝等小关节剧烈疼痛,甚至导致行动困难
躯干和四肢出现红色斑疹或丘疹
约30%-40%的患者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登革热
同样凶险:
高热伴随剧烈头痛、眼眶痛
全身肌肉和骨关节酸痛
可能出现牙龈出血、衄等出血倾向
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重要提示:目前这两种疾病都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支持和对症为主。预防蚊虫叮咬是关键中的关键!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二科副主任医师何花介绍,登革热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一定要有几要素,需要花蚊子叮咬了携带病毒的病人才会成为传播链。“如果说有这个病人没有花蚊子、光有花蚊子没有病人都不是完整传播链,不会导致传播。”
![]()
医护人员表示,即便在昆明本地难以形成登革热完整的传播链,但被花蚊子叮咬后仍可能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会出现红肿、热痛、肿胀这类类似过敏性症状的表现。”何花提醒,若出现此类明显症状,应立即就医。
![]()
如被叮咬后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蚊虫接触史和旅行史,这是早发现、早诊断的关键一步。
来 源: 8099999《街头巷尾》、南宁疾控、南宁政法、360百科、百度百科
编辑 :李忻远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觉得不错,点个和
转发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