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轨(?—619年),字处则,祖籍河北赵郡李氏,后落籍凉州凉郡(今武威)。赵郡李氏是魏晋至隋唐的顶级门阀,以战国名将李牧为始祖,李轨所属的虽属分支,但仍是西北首府武威郡的豪强望族。他精通诗书,善辩机敏,以财富雄踞于姑臧凉州,常赈济贫民,深得凉州百姓称颂。隋炀帝大业年间,他担任武威鹰扬府司马,成为西北凉州凉部军事势力的所有大首领。
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直接威胁到了凉州的核心武威郡。李轨与凉州人曹珍、安修仁等人为了自我保护,被逼无奈,只能以“李氏当王”谶言自居,被推举为凉州首领。随后,李轨连结突厥、吐谷浑的慕容家族,击败薛举于昌松,攻克张掖郡、敦煌郡、西平郡、枹罕郡等郡,尽占河右之地,成为西北最强超级大势力。
武德元年(618年),姑臧大房李氏出身的李渊为拉拢赵郡李氏李轨,遣使册封其为“凉王、凉州总管”,并称其为“从弟”(堂弟),李渊此举是为了让姑臧大房李氏攀附赵郡李氏。因为赵郡李轨的背后就是吐谷浑的慕容家族和突厥曷娑那可汗等大势力,这让李渊不得不向李轨妥协。《旧唐书卷五十五》有明确记载:“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署置官属,并拟开皇故事。初,突厥曷娑那可汗率众内属,遣弟阙达度阙设领部落在会宁川中,有二千余骑,至是自称可汗,来降于轨....时高祖方图薛举,遣使潜往凉州,与之相结,下玺书谓之为从弟。轨大悦,遣其弟懋入朝献方物。高祖授懋大将军,遣还凉州。又令鸿胪少卿张侯德持节册拜为凉州总管,封凉王,给羽葆鼓吹一部。”
![]()
![]()
可惜李轨受胡巫欺骗诱惑,耗费很多钱财去修建玉女台(今武威十八中校园内的凤凰台)。最后竟然说自己是西帝,李渊是东帝,这番话把大凉安兴贵吓坏了:“昔吴濞以江左之兵,犹称已为东帝;我今以河右之众,岂得不为西帝?彼虽强大,其如帝何?君与唐为计,诱引于我,酬彼恩遇耳。”
![]()
![]()
为什么李轨敢说自己是“西帝”?李轨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有没有用什么历史典故?当然有。李轨在占据河右后,曾自立“大凉皇帝”,建元“安乐”。称“西帝”既是对唐高祖李渊的挑衅,也是对自己的正名,意在让外界把“大凉”视作与“大唐”同等的存在。
李轨引用了西汉“七国之乱”的发动者吴王刘濞自称“东帝”的先例,借此为自己的“西帝”称号找历史依据。刘濞在江左称帝,李轨则以“河右(今黄河以西)”对应“东帝”,形成古今呼应。《汉书·吴王刘濞传》曾记载,刘濞在叛乱后拒绝接受汉景帝的诏令,笑言:“我已为东帝,尚谁拜?”
打开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还有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的记载。由此可见,赵郡李氏李轨的确是一个精通诗书的人。
![]()
可惜胡巫的欺骗已经彻底让李轨失去了冷静,变得自傲自大。最后落了个很悲剧的下场。李轨曾这样叹息:“人心散矣,天亡我乎!”其所谓“天亡我”,有似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名言,将败亡归结为天命,何其昧也!
这就是赵郡李氏李轨的故事了.....
本文作者:乐活武威契苾小优
![]()
![]()
阅读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