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镇最近发现,有人被美国搞出来了单一国家依赖恐惧症,主要特征是担心在某个领域对某个国家过度依赖,导致陷入如2018年以来被“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由这种观点出发,就容易对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产生怀疑和忌惮,比如担心过度依赖巴西的大豆。
这种心态是好的,但过犹不及,毕竟全世界哪有第二个美国?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眼中,虽然中美之间存在差距,但相对它们自身都是无法企及的庞然大物。
另一个相反的观点,则是认为中国需要更多盟友,效仿以美国,建议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全球圈层体系。
这种新霸权观点,显然受美西方霸权论毒害颇深,美国要维持全球剥削和圈层体系,靠自己消耗太大,因此必须扶持盟友,以各个盟友和海外军事基地为支点形成一个又一个势力范围,充当世界警察。
但中国并不想称霸全球,又何须盟友呢?
中国选择的是合作共赢,一项合作,中国有利益,其他国家也有利益,如果一个国家反对这件事,那不仅反对中国,也是反对自己。
澳大利亚就是典型,澳大利亚电视剧《乌托邦》有一个经典段子,提到澳大利亚每年花300亿澳元保护与中国的贸易航线免受中国威胁。虽然澳大利亚是“五眼联盟”之一,但与中国庞大的共同利益,要求澳大利亚必须对中国保持最基本的友好和尊敬,纵使有一些博弈和波折,但最终,澳大利亚也只能妥协,比如必和必拓被迫接受部分铁矿石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以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冠绝人类历史的强大生产力,在科技进步支持下,中国已经不需要像西方国家那样划定势力范围、全球布武。在必要时刻,中国干预全球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全球各国越来越尊重中国的意志。我们反而需要加强自我克制,避免利剑染血之后,难以抑制杀心,当然事关国家统一的底线问题,不惜一切代价。
小镇有以上想法,来自关于进口大豆的讨论。
这段时间小镇在公众号、星球写了一些关于中美博弈的文章,早在今年4月,小镇就建议中国应该优先动用大豆进口这个利器,好处很多,一方面把美国订单转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加速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贸易结构转型,争取更多发展中国家站在中国一边,共同对抗美国的讹诈;另一方面,也是对特朗普政权的摸底,大豆贸易体量不大、影响深远,更涉及特朗普基本盘,如果特朗普不愿意、不能妥协,就可以试探出很多,比如特朗普合作诚意不足、对内掌控力弱等等。
所以小镇说:可以把中国是否恢复从美国进口大豆,作为中美博弈的关键信号。
对这一点,也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不应该停止从美国进口大豆,因为这还涉及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2024年自美国进口的大豆占20%,巴西占70%,虽然巴西大豆占比不断提升,但保持美国这个进口来源,也可以避免单一依赖风险。而且美国大豆和巴西大豆的品种特性、收获季节不同,美国大豆蛋白含量更高适合食品加工和饲料,巴西大豆蛋白含量低多油脂适合榨油等工业用途,彼此并不矛盾。
从中国粮食安全角度,确实应该保持大豆来源的多样性,美国大豆还是需要保持一定比例。
小镇也认同这一点,但还需要拉高视野,注意优先级。
粮食安全很重要,进口大豆可以弥补中国油脂、饲料不足,事关中国人能不能“吃得好”,但相比中美博弈、全球贸易格局变革、东升西落、“全球南方”国家崛起乃至多极化等等更具战略性的问题,进口大豆来源多样性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更何况,进口大豆只是关系是否“吃得好”,“吃得饱”的主粮安全才是粮食安全的底线,在主粮安全上,中国绝不依靠任何国家,始终坚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的确,如果超过一年暂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确会对中国带来负面影响。美国并非一开始就种植如此多的大豆,最近十几年,美国新一轮大豆扩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的额外需求,大豆年产量从2011年度的9066万吨增至2019年度的1.24亿吨,2024年美国大豆约四成出口,其中出口中国的又占四成。
![]()
如果中国真的停止从美国进口,高达2000万吨的年产量,不可能靠美国内部和其他国家消化,美国农民必须转型,等到美国大豆产量下降后,理论上确实可能导致巴西大豆商坐地起价。
但问题在于,中国并没有说以后再也不进口美国大豆了,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大豆可以储存两年,只要特朗普实质性让步,大豆进口随时都可以恢复。
现在美国大豆农民就是在期待这一点,但凡有一线希望,大豆农轻易不会转产,因为不同作物大规模生产对土地、机械的要求不同,而且其他农作物供需关系也比较稳定,假如从种植大豆转为玉米,必然会导致玉米价格暴跌,很多大豆农是扛不住的,相比而言,暂时储存起来,等待中美关系转机,更加现实。
更进一步,又何必担心对巴西依赖过大?
巴西大规模种植大豆,也是在中国主动提供订单和资金、技术支持下才逐步实现的。2017年度巴西大豆产量是1.14亿吨,2025年度已经高达1.695亿吨,预期明年将高达1.78亿吨,增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的需求。也可以看到,中国在2025年对美国大豆发难,也是早有准备。
中国能够用10年时间令巴西大豆产量增长高达六成,也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实现类似的产量激增,更何况巴西不是美国,美国可以不怎么在乎大豆,大不了拿出几十亿美元补贴农民,但同等规模的大豆生意对巴西的意义太重要了。
某些担忧中国在大豆上依赖巴西的声音,有些杞人忧天了,还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舆论战挑拨。就如去年底,莫名其妙地在中文互联网上传比亚迪巴西工厂劳资矛盾,挑拨意味太明显。
10月9日,中国升级稀土全链条管控,同一天,巴西总统卢拉出席了比亚迪巴西工厂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并成为第1400万辆比亚迪汽车的车主。
![]()
仪式上,卢拉发表了热情洋溢又情真意切的演讲,小镇觉得颇有些巴西版《别了,司徒雷登》,因为比亚迪的这个工厂,就建在美国福特汽车在巴伊亚州的一个废弃旧工厂。
2021年,美国福特汽车关闭了在巴西的百年工厂,这令受疫情冲击的巴西经济雪上加霜。
幸运的是,福特走了,比亚迪来了,2023年7月比亚迪宣布在巴西建设海外最大工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预计为本地创造2万个直接就业岗位,而未来预期扩充到30万辆。
令巴西人震惊的是,在远离中国本土的巴西,比亚迪仅仅只用15个月就完成了工厂建设,2025年7月1日,举行了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
所以去年底炒作的比亚迪工厂劳资纠纷纯属恶意挑拨,这样一个工厂,巴西人太懂意味着什么了,这可以说关系到巴西人的未来。拥有汽车工业,这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大国进入更高层级的钥匙,别说不过是正常的小摩擦,就算为了国家的未来,巴西也绝不会为难比亚迪。
这次卢拉的演讲就说得很清楚,有几句话值得细细体会:
开场第一句话是“饿着肚子的时候,我实在没法好好演讲”,这句话对应卢拉竞选和施政反复强调的“要让每个巴西人吃饱饭”,后面的演讲中,卢拉也回忆道“我出生在巴西的时候,多少孩子因为饥荒活不过五岁。直到七岁来到圣保罗,我才尝到面包是什么滋味”,卢拉认为正是因为他同饥饿巴西人民感同身受,所以才能在没有大学文凭的情况下,三次当选巴西总统。
![]()
接下来有很多金句。
“福特离开了,比亚迪来到了这里,我们要格外珍惜这份成果!这代表着当今全球汽车工业最前沿的技术”。
“比亚迪的到来让我倍感骄傲,因为我尝试过失业的滋味,懂得工人的不易。我知道一个人,无论男女,清早醒来无所事事的空虚,出门求职屡屡碰壁的沮丧,傍晚归家时疲惫绝望的身影”“工作意味着安全感、自信与干劲”。
“他们(比亚迪)不只要在巴西卖车,还要销往南美,遍布拉美。我还告诉王传福:我们还要卖到非洲大陆,那片与巴西只隔一片大西洋的沃土”。
“这座工厂,是卡马萨里市和巴伊亚州人民挺直腰杆的底气!是翻新房屋、添置家具、换新电视、新手机、新汽车的信心,到时候要买就买比亚迪”。
![]()
这可以说是总统亲自带货了,还要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巴西把通往比亚迪巴西工厂的公路命名为“比亚迪路”,这是非常高的礼遇。
其实是工厂选址,巴伊亚州是巴西左翼的大本营,卢拉曾在这里担任过两任州长,将关系巴西未来的超级工厂安排在自己的大本营,在好处不外流的同时,也是要确保工厂安全。
毕竟巴西内部很不太平,亲美右翼势力一直想要破坏,去年底传出的“比亚迪巴西工厂奴役劳工”的抹黑,就有深刻的巴西右翼官员操盘的背景,前任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就是亲美右翼领导人,他在任期间大肆主张对抗中国,被称为“巴西特朗普”。
2025年2月,博索纳罗被指控策划政变试图推翻2022年大选结果,2025年9月11日,博索纳罗被判27年零3个月有期徒刑。
![]()
所以,中国人不要听风就是雨,要知道中文互联网世界非常庞大,不亚于所谓的西方互联网之和,想要在中文互联网上成为热点,难度不低。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里约热内卢在巴西地位极高,大致相当于北京和上海的综合体。现任里约热内卢市长爱德华多·帕埃斯被误认为是比亚迪的老员工,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的确爱德华多·帕埃斯长期公开支持比亚迪,推动比亚迪汽车的巴西本土化生产,2025年7月比亚迪巴西工厂正式投产时,爱德华多·帕埃斯公开表示比亚迪将成为巴西汽车市场第一品牌。
但爱德华多·帕埃斯并没有在比亚迪上过班,本职是资深的巴西政治家,他跟比亚迪的关系更像是合伙人。一定要注意提供就业尤其是汽车就业的巨大价值,这对一名政治家而言至关重要,可以说比亚迪在巴西的事业,直接关系到他本人能否更进一步。
比亚迪超级工厂的事就是理解巴西战略价值的切入点。
注意卢拉演讲中提到“不只要在巴西卖车,还要销往南美,遍布拉美,我们还要卖到非洲大陆”。
卢拉太老谋深算了,非常清楚巴西的未来在哪里,更清楚巴西对中国的价值。
的确,如果中国彻底停止从美国进口大豆,难免会因为美国减少大豆生产导致大豆价格上涨,付出一些额外成本。但相比更加宏大的战略利益,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小成本。
中国一年进口一亿吨大豆,大概也就是几百亿美元,巴西就算再抬价,了不起多支出一百亿美元也就到顶了。
加强合作就是在巴西内部扶持对华友好的共同利益体。中国与巴西在各个领域都在加深合作,202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占巴西外贸总额的30%左右,来自中国的顺差更占据巴西全年贸易顺差的六成,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马上就是连续17年,可见未来必将长期保持。
巴西大豆、铁矿砂高度依赖对华出口,巴西也成了中国重要的战略物资来源国,中国还大量向巴西出口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类中间产品和机械设备,中巴之间的互补性极强。
双方密切的经贸合作,也使得巴西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半个“本土”。所以如中国的外卖企业可以在巴西打生打死,不必担心来自政局突变对企业业务拓展的冲击。
而跳出经贸,站在全球视野。中国迫切需要在南美洲、南半球有一个战略支点,有且只有巴西。
中国不需要任何其他国家成为中国的小弟,更不需要替中国去挑战美国,美国而已,又不是没打过,靠中国自己足够了。中国要的就是其他国家能够保持独立自主,能够从本国和人民利益出发去自主决策,这就足以从整体上保护中国在该国的海外投资。比如最近秘鲁总统遭弹劾被解除职务,这多少对中国在秘鲁的投资带来不利影响。
但客观地说,能够以本国利益出发自主决策,这个要求在当今全球已经太高了。
整个南美洲,只有巴西和阿根廷有资格成为新的地区大国,然而阿根廷已经被国际资本全面渗透,而巴西拥有2.2亿人口、851万平方公里陆上国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加上左翼革命传统以及最早觉醒民族意识,对外部国际资本干预抵抗力更强,是最有资格对美国说“不”的国家。
卢拉更是劳工运动的领袖之一,首次执政时正逢拉美“粉红浪潮”时期,左翼政党在拉美多国执政。
这就是开拓巴西市场的战略安全保障,要比印度之类靠谱太多了。
就算只考虑经济利益,巴西也几乎是未来中国企业出海能够开拓的最大规模单一市场。这可是整整2.2亿人,还是完全可以轻易进入高收入国家阶段,但偏偏被霸权和国际资本剥削陷入长期饥饿,一旦被解放生产力和市场需求,未来必然会爆发式增长。
解决生存、发展问题后,巴西人口必然继续增长,未来完全可以达到美国的3亿人规模,相比美国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且大搞贸易保护,欠发展且开放的巴西更有潜力。这也正是中国企业出海格外重视巴西的原因。
就拿比亚迪来说,2024年出口巴西的乘用车是10.3万辆,是比亚迪全年乘用车出口量的四分之一,巴西本土市场消化了7.6万辆,同比增长达328%;而到了2025年前八个月,比亚迪已出口巴西8.54万辆,巴西本土售出4.7万辆,占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八成以上份额。
![]()
更关键的还是促进全球地缘格局向有利于中国加速转变,巴西是至关重要的战略支点。
打开竖版地图,巴西几乎是距离中国最远的地方,如果中国能够在巴西扎根,就能够在南美洲获得一个战略支点,形成北有美国、南有巴西的格局,当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巴西能够在美国压力下保持相对自主就很不错了,但趋势就变了,最起码可以牵扯美国极大精力。
而更进一步,以巴西为跳板,从大西洋一侧开拓非洲,这个价值无可估量。
改变地缘格局,武力并不是唯一路径;要让中国的海外利益,成为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共同利益。至于倒行逆施如荷兰之辈,必将付出代价,包括被新时代抛弃。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