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6年,在宋国的一个极为平常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情。
这一天,宋国国君宋康王正像往常一样,沉浸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
突然,有侍卫前来报告,说城外有一位百姓请求觐见。
宋康王被打扰,心情很不愉快,觉得这个百姓不识趣,打扰了自己的雅兴。
但他还是问道:“有什么事?”
侍卫回答:“这个百姓发现了一件神奇的事情。”
宋康王听后,反而来了兴趣,连忙让侍卫把那位百姓带进来。
百姓进殿后,拜见宋康王,说道:“大王,咱们国家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在城角的一只麻雀的鸟窝里,竟然孵出了一只鹞鹰。”
宋康王自然不相信一个普通百姓的一面之词,于是派侍卫前去核查。
侍卫回来后,汇报的情况与百姓所说一模一样。
这下,宋康王不得不相信了,但他又疑惑,这到底是什么征兆?预示着什么?
![]()
【原文】
宋有雀生于城之陬。
史占之曰:“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
宋康王喜,起兵灭滕,伐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与齐、魏为敌国,乃愈自信其霸。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以示威服鬼神。为长夜之饮于室中,室中人呼万岁,则堂上之人应之,堂下之人又应之,门外之人又应之,以至于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天下之人谓之“桀宋”。
齐闵王起兵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于温。
【译文】
宋康王一时摸不清头绪,于是召来了史官,让他占卜吉凶。
史官见宋康王如此重视,自然也不敢怠慢,郑重其事有模有样地进行了一番占卜。
随后史官说:“大王,大吉呀!您想想,一只小鸟竟然孵出了一只大鸟,这一定是称霸天下诸侯的征兆啊。‘小而生大,必霸天下’。”
宋康王一听,顿时喜上眉梢,随即宣布起兵,开始了他的征战之路。
接下来,宋国先是灭掉了滕国,进攻薛国,向东又打败了齐国,攻取了齐国五座城池,向南击败了楚国,攻占了楚国200里土地,向西击败了曾经的战国第一强国魏国。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宋国,几乎成为了战国最耀眼的诸侯。
宋康王也在这一阶段将宋国带到了能够与齐、魏两国相抗衡的地位,一度成为强国。
他对自己的王图霸业更加自信,为了早日实现霸业,开始变得目中无人,甚至目中无神。
宋康王对天射箭,对地抽鞭,还砍断祭祀用的牌位并将其烧毁,以示鬼神都要服从于他。
他在宫内整日饮酒作乐,宫中众人为了迎合他的狂妄心理,纷纷高呼万岁。朝堂上的大臣也都跟着高呼万岁,连城外的百姓也跟着响应。于是全国上下没有人敢不高呼万岁,否则就会遭到宋康王的惩罚。
然而,宋康王的这些举动,也引发了百姓的不满,大家都称他为“桀宋”。
很快,宋康王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小小的宋国抢占了齐国的五座城池,齐国怎会无动于衷?
齐湣王起兵进攻宋国,宋国百姓见齐国大军杀来,纷纷四散逃亡,没人愿意帮宋康王守城。
宋康王无奈之下只得逃到魏国,最终在温地去世。
当然,宋康王并不是轻易死去的。他年事已高,在被追兵追杀时跳崖未死,反而被抓了出来。
八十多岁,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自杀,却没死成,最后被杀死,这才了结了他的一生。
这就是宋康王的悲惨遭遇。
【解读】
他的故事可以概括为:极度膨胀、狂妄自大、好战残暴,最终因骄傲自满而亡国,宋国的命运也因此中断,把祖宗留下的社稷给败光了!
宋康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而宋康王的结局,又能给我们领导带来怎样的启示或经验教训呢?
宋康王之所以失败,主要有几个原因:自大、自知之明不足、不守规矩,以及德行太差。最终,他失去了人心,自己也身死国破,总结起来,真是令人唏嘘。
一,认知定位错误。
宋康王因为一个小小的自然现象,被史官一番充满人情世故的话语所迷惑,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了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于是,他产生了与其他诸侯争霸的荒唐想法。
实际上,小小的宋国根本经不起他这样的折腾。
这就是认知出现了问题,对自我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敬畏之心。
这就像很多领导对客观规律、商业规律、市场环境缺乏敬畏,盲目扩张、盲目加杠杆、盲目多元化,结果最终在市场中迷失。
宋康王的失败给我们领导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敬畏规则、敬畏规律。不要把一时的运气归结为个人能力,只有保持清醒的认知,才能不在市场中迷失。
二,自大且不听劝谏。
宋康王晚年极其残暴,史书中说他整天泡在酒色场中,大臣中敢于劝谏的也会被他用弓箭射死,因此他被称为“桀宋”。
他用武力和弓箭杀害劝谏的大臣,从此堵塞了言路。
没有了正确的反对意见,和有效的反馈机制,再强大的组织、再有能力的领导,如果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所有反对和批评都被压制,只剩下阿谀奉承之人,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这样的领导,可以说就成了聋子和瞎子,危机到来的时候也完全察觉不到。
所以,对于领导来说,一定要明白忠言的重要性。
忠言不仅是危机的预警系统,更是领导自我提升和持续进步的重要反馈。
三,不修德行,丧失民心。
宋康王生活腐化,沉迷酒色,骄奢淫逸,对内残暴统治,对外四处树敌。
结果,当齐国军队攻来时,百姓没有一个愿意为他守城,纷纷逃散。
最终,宋康王死在异国他乡,八十多岁时被砍头,结局极其惨烈。
宋康王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领导的个人修养和德行至关重要。
你能站在多高的位置,不仅取决于能力,更取决于德行是否相配。
如果德行不够,即使身居高位,也会高处不胜寒,位置越高反而越危险。
总之,宋康王用流血的历史教训提醒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对规律保持敬畏,无论是商业规律还是人心规则,都要心存敬畏。
同时,要懂得谦逊,亲君子,远小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能够听得进正确的意见和忠告,这样才能保持清醒,不会走上歪路邪路。
宋康王可以说完美诠释了“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个道理。
对于任何一个领导来说,他都是一面值得对照和反省的镜子。
“天狂有雨,人狂有祸”,领导一膨胀,败亡就不远!高明的领导,始终都在对抗这种“成功病”!
你觉得是这样吗?
每天5分钟,汲取《资治通鉴》智慧,破解管理难题。
关注我,每天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
前段时间解读的《货殖列传》已经整理成电子书,共计4万字23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私我。
《货殖列传》是《史记》中一篇多个商人的传记,以及他们发家致富的秘籍……你懂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