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长裙曳地,笑容温婉从容,当谢娜站在央视中秋晚会的舞台上,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话说出“我是土生土长的德阳幺妹谢娜”时,那个曾经被贴上“疯癫”标签的综艺主持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主流认可的专业主持。
![]()
这看似突然的转变,藏着二十年的坚持与沉淀。
01 艰难起步,草根逆袭
1981年,四川德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爱唱爱跳的谢娜出生了。
邻居们亲切地叫这个活泼好动的小姑娘“小喇叭”,哪儿有热闹,哪儿就能看到她的身影。
![]()
怀揣演员梦的幺妹,凭着不服输的劲头考进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一脚踏进文艺圈的门槛。
![]()
毕业后,这个四川姑娘选择北漂。跑龙套、演小角色,住过破旧出租屋,尝过交不起房租的滋味。
片场冬夜里,冻得浑身发抖却要对导演的“再来一条”笑脸相迎。因为明白,一无所有的自己,除了拼命别无选择。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2002年,湖南卫视打来电话,邀请参加《快乐大本营》主持人面试。
![]()
当时的《快本》如日中天,是这个川妹子想都不敢想的舞台。凭着那股“豁得出去”的真诚与搞笑,成功获得认可,从此走进千家万户的电视机。
02 争议不断,在骂声中成长
初登《快本》的那段日子,可说是“被骂着红起来的”。
“像小学生主持”、“没文化”、“聒噪”——各种批评如潮水般涌来。面对质疑,选择用努力证明自己。拼命练习台词,学习掌控舞台,研究节目节奏。
当别人用知识与逻辑赢得掌声时,这个真诚的姑娘用笑容与热情感染观众,让“快乐家族”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
然而,成名之路从未平坦。采访刘德华被指不尊重前辈,跨年晚会说错祝词被骂没文化,与康辉搭档被打断发言被质疑不专业,连笑声都被批评太做作。
每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都选择默默关掉评论,独自消化委屈。
![]()
2021年《快乐大本营》停播,整整半年消失在公众视野。不化妆、不出门、不看综艺,经历着事业的低谷期。
当被记者问及“怕被忘记吗”,只是淡然一笑:“早被骂习惯了,还怕忘记吗?”
再次回归时,出现在《乘风破浪》的舞台上。观众惊讶地发现,那个曾被吐槽“疯癫”的主持人变得温柔了。
![]()
不再抢话,不再随意取笑嘉宾,学会了倾听与共情,懂得为他人留余地。那个总是吵吵闹闹的女孩,终于在岁月中学会了安静的力量。
03 破茧成蝶,终获认可
2024年成为谢娜转型的关键一年。
主持的《太阳市集》从热闹综艺变为安静访谈。坐在柔和灯光下,与嘉宾聊人生、谈家庭、说变化,语气温柔,举止得体。
这种转变连倪萍都忍不住称赞“有大气场”。随后推出的《姐姐当家》关注女性成长,完成了从“搞笑担当”到“倾听者”的华丽转身。
![]()
接到央视中秋晚会主持邀请时,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直到彩排当天,还在担心会被临时替换。当录制圆满结束,才激动地向团队报喜:“我真的上央视了!”
舞台上的表现令人惊艳——稳重自然,台词流畅,节奏分明。
任鲁豫评价“成熟得让人刮目相看”。开场白中温柔语气与坚定眼神,再也找不到当年“装疯卖傻”的影子。全国观众纷纷点赞,见证了这个四川幺妹的完美蜕变。
![]()
有人说谢娜“面相变了”,其实改变的不是容貌,而是气质。那些年被嘲笑、被轻视的经历,都化为内心沉淀的底色,映照在如今从容的目光中。
如今的谢娜,早上送女儿上学,晚上录制节目,偶尔在社交平台分享素颜日常,简单中透着自在。正如好友倪萍所说:“谢娜是那种能撑伞,也能收伞的人。”
![]()
从青涩到成熟,从张扬到内敛,这条路走了二十年。那些曾经的笑与泪,拼与扛,都化作今日站在央视舞台上的底气与从容。面相变了,是因为人生淬炼出的光芒,再也藏不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