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真是从零起步,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最早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初,海军就开始琢磨这个事了,当时技术储备还薄,但就是咬牙坚持,搞改造、搞研究。
![]()
结果呢,2012年9月25日,第一艘辽宁舰正式入列海军序列,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激动一阵子。辽宁舰是从瓦良格号基础上改的,排水量6.5万吨左右,滑跃式起飞方式,舷号16,成了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往远海护卫转型的标志。
入列没多久,就开始舰载机训练,歼-15战斗机上舰,各种试验接二连三,积累了海量数据。那时候海军航空兵师直接配属,舰载机联队建起来,人员装备从头配齐,训练强度大到什么程度,飞行小时数很快就破了纪录。
转眼到2017年4月,大连船厂下水了第二艘,山东舰,排水量6.6万吨,常规动力,舰岛位置调整了,飞行甲板更大,电磁弹射的影子也隐约可见。2019年12月17日,在三亚海军基地入列,这艘国产航母一亮相,就让外界眼睛亮堂堂的。
山东舰的服役,意味着中国海军航母建造能力上台阶了,不再是单纯改造,而是自主设计,从龙骨到桅杆,全链条掌握。入列后,山东舰的训练节奏更快,2020年就组织了多次海空协同演练,舰载机着舰回收技术日臻完善。
![]()
到了2022年6月17日,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福建舰,10万吨级,全通甲板,电磁弹射系统,这可是中国海军的第三艘航母,技术含量高到让国际上直呼内行。2024年5月1日,福建舰第一次海试,从上海启航,东海风浪里稳稳前行,测试动力、雷达啥的,一次次迭代。
这些年,航母编队从单一舰艇往战斗群扩展,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剑客,轮番出海,突破第一岛链,巡弋西太平洋、南海。2025年上半年,福建舰进行了多次海试,到9月份,已经完成电磁弹射和三型舰载机起降试验,进度超前。
海军的航母力量,从2012年的起步,到现在形成梯次服役,辽宁舰当试验平台,山东舰实战化训练,福建舰瞄准未来蓝水作战,这发展速度,搁全球海军里也算得上亮眼。
![]()
航母上头,为什么会有四个正师级军官,这事听起来有点绕,但细想挺有道理。严格说,海军里没“师长”这个说法,但航母作为正师级单位,舰长是正师级大校,负责整个舰体平台的指挥和管理,包括航行、训练、安全啥的。
航海部门管操纵,机电部门管动力,枪炮部门管武器,舰务部门管后勤,这些都归舰长调度。舰长得确保舰体稳当,甲板清空,系统在线,不然舰载机起降都成问题。
![]()
跟舰长平级的,还有航母政委,也是正师级大校。双首长制是部队传统,军事主官管打仗,政治主官管建设,两人搭班子,决策时互相补台。政委抓思想教育、组织保障、纪律监督,确保官兵状态好,执行力强。舰上日常,政委参与训练计划,监督安全管理,俩人一起把关大事小情。这么一搭,航母的领导层就稳了。
![]()
再说舰载机联队,这才是航母的特殊之处。舰载机部队不归舰长管,是独立单位,正师级,联队长是大校,负责飞机维护、飞行训练、作战协调。
联队下设多个中队,歼击机中队管战斗机,预警中队管侦察机,直升机中队管反潜啥的。联队长统筹这些,规划巡逻路线,分配任务,飞行员的起降、挂载,全在他手。联队也双首长,联队政委正师级大校,管政治工作,确保航空部队稳定高效。
![]()
这四个军官,级别一样,都是大校,肩章上金星闪闪,但互不统属。舰长管平台,联队长管天空,政委们分别把关各自领域。为什么这么分?因为航母是海空一体,舰体和航空各有专业性,强行统一容易出乱子。协调靠制度,日常会议共享情报,作战时听上级指令。这设计接地气,适应航母的复合属性,避免一长独大,责任分散风险低。
那舰长为什么不是最高指挥官呢?这就牵扯到航母编队层面。航母单打独斗不行,得成群出海,编队司令是副军级少将,统揽整个战斗群,包括航母、驱逐舰、潜艇、补给船。
司令可能不在航母上,坐镇055型驱逐舰的指挥舱,那儿通讯发达,雷达全覆盖,能实时监控全局。舰长报告舰况,联队长汇报空情,全听司令调遣。战时,航母战斗群最高指挥官就是编队司令,决策权在他手里,确保海空火力协同。
![]()
这种层级,源于海军编制传统。陆军师有师长,空军有航空兵师长,海军大型舰艇正师级,航母更复杂,加了航空联队。四个正师级并立,体现了专业分工,司令在上,总控大局。
实际操作中,舰长和联队长间沟通顺畅,共享海况、敌情数据,联队长根据舰长提供的甲板状态,定起飞窗口。政委们则管人,防疲劳、强纪律。这样的结构,不是随意拍脑袋,海军多年探索出来的,高效又可靠。
![]()
航母指挥这套体系,跑通了实战检验,编队司令的统揽作用越来越显。辽宁舰这些年,多次远海训练,2023年环太平洋军演外围观摩,编队拉开队形,司令统筹情报,舰长机动平台,联队长空中掩护,护航商船穿越亚丁湾,效率高。山东舰2024年南海任务,编队模拟拦截,司令下令分波次出击,四长各司其职,数据实时流通,任务完成得干净利落。
![]()
福建舰海试阶段,这机制也用上了。2025年9月第十次海试,电磁弹射测试,司令从驱逐舰监控,联队长指挥机群,舰长稳住舰体,政委监督安全。海试数据反馈快,问题迭代解决,服役在即。海军航母从两艘到三艘,编队数量增,蓝水能力强,突破岛链常态化,西太平洋巡航频次高。
这发展,对国家安全意义大。航母编队护渔船、援海外、反海盗,维护海洋权益,立场坚定。四个正师级分工细,司令全局控,减少盲区,提升战力。未来,第四艘航母酝酿中,核动力可能上,指挥结构会优化,但核心不变:专业协同、层级统揽。
![]()
说到底,这套指挥接地气,官兵好上手,责任清。海军蓝水征程,航母是支柱,四长并肩,司令领航,中国海军越走越稳,实力说话。这样的体系,不是花架子,是实打实的保障,护航国家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