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爱吃糖的猫cat第520篇原创文章
作者|爱吃糖的猫
![]()
不管曾经你们的友情有多好,在利益面前都是塑料感情。
以前班上有对闺蜜,叫娇娇和小吴,她们两个形影不离,连去厕所也要手拉手,在那个向往的友情年代,她们的一丁点行为都被对方珍惜,娇娇每次回家吃饭都要给小吴带个水果。
小吴每次放月假都要给娇娇带她奶奶亲手做的糖醋排骨,本以为她们的友情可以持续很久很久,但在工作后的第二年,两个人的友情就发生了断崖式的绝交。
娇娇先结婚,但是没有叫小吴当伴娘,或许是觉得她离得远,不太方便,总之也没有给任何解释,小吴虽然心里有点疙瘩,但还是客客气气随了一份礼钱,刚毕业两年,能随1800元已经算是不少了。
次年,小吴也结婚了,但彼时她和娇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也没有之前在学校的时候那么亲热,大家好像不自主的为这段友情中间隔出了一道鸿沟。
小吴给娇娇发信息说要结婚了,娇娇第一次没有回复,过了几天小吴忍不住了又发了第二次,娇娇这次回复了,她官方的回复:恭喜你呀,可惜我要带孩子,来不了现场了,祝你新婚快乐。
几分钟后,聊天页面上出现了一个转账,1200元。
小吴看到这个转账的时候人都傻了,心里嘀咕着明明之前给娇娇包了1800元的红包,为什么到自己结婚对方却回礼更少了。
她耐着脾气问娇娇:娇啊,谢谢你的祝福,可是你是不是记错了,我当时给你封了个1800的红包呀。
娇娇说:没错啊,可当时你不是来现场吃席了吗,我就不去现场了,饭钱抵了,还给你节省了呢。
小吴大概是没想到娇娇居然在心里把这笔账算得这么清楚,她以为两个人的友情是长久的,不可摧残的,没想到600元就把相互的友情埋葬了。
所谓的友情,不堪一击。
今年你比她多买一条金手镯,明天她家孩子比你家孩子多考几分,你家换了房,她家换了车,任何一件事都能让对方生气、阴阳怪气、甚至把你拉黑。
纯粹的友谊越来越少了,大多数能玩到一起的友情都是建立在双方的利益之上的,女生的友谊随着年纪增大会越来越塑料。
![]()
前几天刷到大学室友的朋友圈,她带着孩子在马代度假,配文是“忙里偷闲的小幸福”,我点开照片,看她笑颜如花的样子,手指在屏幕上悬了半天,最终还是没评论,默默退了出来。
倒不是嫉妒,只是突然觉得无话可说。
想当年我们在宿舍里,挤在一张床上分享零食,半夜聊暗恋的男生,连姨妈期谁多拿了一片卫生巾都要斤斤计较。
现在,她的朋友圈里是我不认识的同事、孩子的同学家长,我的生活里是柴米油盐和永远做不完的工作报表,两人就像是两条平行线,再难会有交集。
前两年的同学聚会,更是把这种“塑料感”拉满。
提前一周建了群,大家在群里热闹的聊着“到时候一定要不醉不归”,结果真到了饭桌上,一半人抱着手机回复消息,好像都在处理工作很忙的样子,另一半人围着当年混的风生水起的班长转。
我和隔壁班的阿琳坐在一起,她一边贴心的给我夹菜,一边问:你家孩子报的哪个奥数班?我听说张老师蛮好的,就是费用有点贵。
我尴尬地说,我还没结婚,她就转过身去跟旁边的人聊起了学区房,把我晾在了一边。散场时,大家互相说着“下次再聚”,可直到现在,那个群再也没有消息响起,我们甚至连朋友圈的点赞都变得吝啬。
人到中年,友情好像真的变了味。
不是谁刻意疏远谁,而是生活的重心早就换了地方,年轻时候交朋友,看的是“合不合得来”,一起逃课、追星,哪怕是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转个身又能勾肩搭背。
可现在交朋友,先看对方“有没有用”,孩子上学能不能相互帮忙,工作上能不能搭上线,就连一起逛街,都要计算谁的时间更“值钱”。
说到底,中年人的友情不是塑料,而是多了层“分寸感”。我们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把朋友当成生活的全部,而是学会了在各自的轨道上去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