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逝世后,许世友在军报发表文章:老干部要对得起毛主席期望

0
分享至

1976年9月9日凌晨,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接到中共中央紧急通知后,沉默良久后下达三道指令:部队保持常态运转、严格管控调动权限、召见要害部门负责人部署工作。完成这一系列安排后,他才启程赴京。



许世友在延安那会儿,1937年,张国焘的事把他给扯进去了,人被关着,毛泽东过去看他,没说别的,就一句,张国焘的错误跟你们四方面军的干部没关系,许世友当时就记住了,这事儿一直搁在心里,后来打济南战役,1948年,毛泽东亲自点将让他去,攻城总指挥,仗打得漂亮,毛泽东夸他,说他能打仗,信得过,特殊时候,这信任更不一样,1967年,许世友能一直留在中南海,就是毛泽东安排的,外面那么乱,许世友啥事没有,他心里明镜似的,毛泽东这是救了他两次,这事他后来也跟人说过。



毛泽东去世那天,许世友去吊唁,别人都穿正装,就他全副武装,身上还带着枪,围着遗体转了三圈,这场景后来好多人都提,说许世友心里头就想着守好这革命果实,谁都不能动,紧接着政治局开会,江青说那个“按既定方针办”,许世友当面就给顶了回去,一点情面不留。



又过了两年,1978年9月份,《解放军报》上,许世友发了篇文章,第一句就是,毛主席培养了千千万万的干部,我只是其中一个兵,整篇文章就是让老干部们别泄气,老了也要“焕发革命青春”,还特意提醒,不许拖年轻人的后腿,这篇文章在部队里传开了,年轻军官们看了都感慨,以为这老虎司令只会拔枪,没想到写文章也这么厉害。

平时生活里,这套想法许世友不是光说说,1958年,干部下连队,他一个上将,跑到部队去当“上士”,吃住训练都跟士兵一个样,到老了,家里孩子想靠他找关系,他从来不干,说升迁得靠自己,他四个孩子没一个因为他得到过什么特别的好处。



最后说他的遗嘱,许世友一直有个念头,生前尽忠,死后要尽孝,1956年,大部分领导都签了火葬协议,就他坚持要土葬,说要回去陪着母亲,这事后来是特别批准的,1985年他去世,就埋在了湖北麻城的老家,墓碑上就写了“许世友同志之墓”,简单得很,这人一辈子到最后都没变过。

从第一次在延安见到毛泽东,一直到后来写文章悼念,这四十多年,许世友跟毛泽东的这种革命情谊,不管时代怎么变,个人命运怎么起伏,都没变过,许世友晚年那篇文章,不只是怀念领袖,也是想把自己那点革命传统给传下去,研究那段时间的军队和政治关系,这些细节,是没人能绕过去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近史谈 incentive-icons
近史谈
近代史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033文章数 8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