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电商领取《1000份电商运营干货案例》
作者 | 张逸 报道 | TOP电商
小米SU7又一次爆燃致人遇难了。
![]()
小米SU7爆燃,
多人救援打不开车门
今天(10月13日)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仁寿视高段,一辆黑色小米SU7发生严重车祸。
一位网友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 , 事故发生前, 小米SU7从右侧车道疾驰而过,沿左转车道向前冲,在通过红绿灯路口后突然出现明显甩尾,车身剧烈摇摆。
短暂调整后,车辆似乎重新回稳,但下一秒,又猛地偏向路边。
![]()
图源:微博
另一位车主的行车记录仪画面更清晰。
那一刻,他正行驶在最左侧直行道,小米SU7从最右车道飞速掠过,几乎是一闪而过。
几秒后,一声巨响传来 , SU7直接撞上中央绿化带,整车腾空翻滚,重重砸到对向车道后起火。
视频中,一位男子说,当时自己第一时间就上去救人,但是车门怎么都拉不开,后来想办法把车窗砸开了,但车门还是打不开。
![]()
图源:微博
几分钟后,消防赶到。
但那 时整辆车已被熊熊烈焰包围,底盘持续燃烧并不断闪光。
消防员 只能 使用电锯强行切割,才将车门撬开 , 但 驾驶员确认已遇难。车内是否还有其他乘员, 目前 尚未可知。
另一名从楼上看到全过程的住户透露,事故前小米SU7疑似高速追尾一台网约车,“撞上后打了个大方向,从绿化带直接飞到了对向车道。”
![]()
图源:抖音
截至发稿 前 ,小米汽车尚未作出任何回应。
这 起事故 再次把新能源车隐藏式(或半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SU7采用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需要手指伸进凹槽内,按压微动电子开关,车门才会弹开。
问题在于 , 一旦碰撞导致断电,电子开关会失效,车门无法从外部机械打开。
这一次,路人拉不开门,是否就是因为车辆断电?目前尚无定论。
但那一刻的火光和无力,所有人都看得真切。
这不是第一次被质疑。
今年3月29日晚,安徽池州。
三名女大学生驾驶小米SU7,在前往事业编考试的路上发生严重事故。
她们开着车上高速,导航规划的路段在施工,智能驾驶系统似乎没有识别到障碍。
![]()
图源:抖音@潮汐视频
系统发出警报后,仅仅两秒,驾驶员还未来得及接管,车辆就重重撞上了水泥桩。
车头瞬间爆燃。
火光照亮整个高速。
等救援人员赶到时,前排的两名女孩已经被烧成焦炭。后排的女孩虽被救出,仍经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质疑小米汽车的安全设计问题,小米方面回应称:系统确实提前两秒发出预警,但驾驶员未能及时反应;碰撞过于猛烈,导致电池爆燃。
雷军亲自发声:“将全力配合调查。”
可网友不买账。
“为什么智能系统的接管窗口只有两秒?”“为什么车门锁死,没人能逃出来?”“为什么新能源车一撞就起火?”
三个质问,至今无人能答。
6月,小米SU7 Ultra在青岛街头又一次燃烧。
视频里火焰冲天,小米副总裁李肖爽 紧急 回应:“ 系自车在正常直行过程中,与旁边工地突然穿出的车辆发生碰撞,造成车内副驾易燃物品起火,随后消防人员将火扑灭,无人员受伤。 ”
![]()
图源:微博
但网友的记忆不会失效 , 每次火光背后,都是无法逃生的绝望。
每次解释之后,都是一句模糊的“正在调查”。
火灭了,质疑却烧得更旺。
在新能源车的世界里,火,正变成“风险”的代名词。
![]()
YU9测试没完,事故先来
有意思 的是,就在事故发生前 一天 ,小米团队正在“征服高原”。
10月12日,雷军在微博发文: “我们测试车队来到了盘龙古道,海拔3500多米,连续急弯的山路,30公里山路超过600多个弯路。这是当地的网红旅游点,开起来确实很刺激。入口处有句话:今日走过了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
![]()
图源:微博
仅仅几个小时后,成都的夜空被火光照亮。
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命运的对比。
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米第三款新车已进入高原测试阶段,内部代号“昆仑”,暂称小米YU9 。
外形硬派,走路虎揽胜、坦克700的路线 , 纯电续航400公里,车长超过5.2米 , 这是一款被寄予厚望的高端SUV。
![]()
图源:微博@搞机王腾霄
雷军在现场亲自压阵,团队信心满满。
因为SU7、YU7已经让小米汽车站稳脚跟 , 首款车爆卖,市场认可度居高。他们觉得,是时候“上探高端”了。
毕竟在理想、问界、蔚来的夹击下,小米要讲一个新的故事。
但这场大火,把故事撕开了裂缝。
就在YU9准备上市的节点,SU7再次爆燃。
市场的反应很直接。
今天午盘,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大跌7.82%,报47.98港元/股。
![]()
一方面是投资者的 犹豫 ;另一方面,是用户的 恐慌: “我敢买吗?”“我能逃出来吗?”
当舆论把焦点从“高原测试”拉回“城市爆燃”,雷军微博上那句“人生尽是坦途”,成了刺眼的讽刺。
盘龙古道的弯路,也许比新能源的直道更安全。
![]()
遇难司机涉嫌酒后驾驶
回到这起事故。
今天下午3点左右,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发布通报称 ,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
图源:微博
这就意味着, 无论他开的是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还是宝马3系,只要做出同样的操作,悲剧都可能发生。
但 现在的舆论焦点 在于,“为何爆燃?为何路人解救门打不开?”
这两个问题,仍旧扎在 网友 心里。
新能源汽车,正在进入一个高风险时代。
电池能量密度高,意味着一旦受损,火势极快、温度极高;隐藏式门把手和电子开锁系统,追求美学与智能,却忽略了最原始的“逃生逻辑”。
![]()
图源:微博
技术上,它们都符合标准;但现实中,每一秒的延迟,都可能是生命代价。
新能源车最大的矛盾在于:它在炫耀智能,却在遗忘人性。
当一辆车的门把手要通过算法打开,当电池的安全靠系统检测而非物理隔断,当驾驶的主控权被程序与人共享 , 那 它就不再只是“机器”,而是一个风险的黑箱。
智能车的理念,是让驾驶更安全。
可如今,每一次事故,都让人怀疑 , 智能真的比人更聪明吗?
如果两秒的接管时间不足以救命,如果断电后门打不开、窗砸不开,那所谓的“自动驾驶”“安全逻辑”,是不是反而让车成了陷阱?
成都的那团火,烧掉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生命。
它烧掉了人们对智能车的安全信任,烧掉了小米汽车“完美首秀”的光环,也烧掉了新能源行业对速度与效率的盲目自信。
三月的 三个 女孩、十月的司机 , 不同的人,同样的火。
在这个速度至上的时代,科技的野心已经远远快于人类的敬畏。
每一辆失控的车,每一次打不开的门,都是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警钟。
也许,下一个爆燃现场,我们依旧会看到人拼命砸玻璃的身影。
而那一刻,没人会去想,这车的品牌是什么。
人只会想 , 为什么,还是逃不出来。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最新电商行业资讯,尽在【Top电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