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肚子怎么会引发致命危机?”
福州29岁的李先生(化名)
回想起前段时间的经历
仍心有余悸。
过去的两年,李先生反复腹泻,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虽然一直坚持用药,症状却时好时坏,始终没断根。
日前,一顿海鲜大餐成为成了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他的病情“大爆发”:一天腹泻多达四次,排出稀水样便,夹杂鲜红血丝和黏液,小腹更是如同针扎般剧痛。
硬撑了4天仍无法缓解,便血还在增加,他终于慌了神,连夜赶往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求诊。
![]()
幸运的是,李先生遇上了该院专攻肠道疑难病的炎症性肠病(IBD)团队。该团队中有一众实力与口碑兼具的医生,包括国医大师杨春波,福建省名中医柯晓、王文荣主任医师、骆云丰主任医师,以及敖俪元、黄美珍、郑泽宇等青年医师。
![]()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脾胃肝胆病科主治医师、炎症性肠病(IBD)团队医生敖俪元接诊后,第一时间为李先生安排检查。
![]()
结果令人揪心:抽血显示炎症指标大幅飙升,大便常规中检出白细胞,潜血试验呈阳性;肠镜下,原本粉嫩的肠道黏膜变得暗红干瘪、布满裂口与弥漫性的溃烂,提示肠道已在原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基础上出现严重缺血损伤。
![]()
“这并非普通的炎症反复。”敖俪元医生结合李先生的症状与各项检查结果,诊断其为“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若再拖延不治,可能引发肠道穿孔、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到时候就只能手术切除肠道了。
面对这一复杂危重病情,治疗团队仔细研判,调整方案:在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了抗凝药物。
李医生出现便血,为啥还用抗凝药?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对此,敖俪元医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长期炎症会导致肠道微血管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如同下水道被头发丝堵死,内部压力增大反而撑破血管引发出血。抗凝药可清除血栓、疏通血管,从源头上止血。”
依托团队中西医结合的诊疗优势,敖俪元医生结合国医大师杨春波的学术思想,深挖患者病根,发现他的脾胃虚弱,湿气在肠道内积久成热,最终凝结成“瘀血”,堵住了肠道脉络。
她在国医大师杨春波的“肠道修复方”——清化肠饮基础上,配合经典名方桂枝茯苓丸进行加减治疗,如同给肠道“大扫除”,既健脾清湿热,又破瘀通脉络,实现标本兼治。
疗效很快显现:没过多久,李先生的腹痛、便血症状就完全消失。复查肠镜时,原本溃烂不堪的肠道黏膜已恢复光滑平整。
敖俪元医生特别提醒,便血、腹痛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发出的重要警报,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应高度警惕血管堵塞可能,及时就医:
症状突然加重,如腹泻次数增多、便血量大;
规律用药后,病情仍无法控制;
伴随持续腹痛、发热等全身不适。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邓剑云
通讯员:伍世军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陈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