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染金发的博导」吗?
去年,苏俊站在「达摩院青橙奖」的领奖台上捧回百万大奖。金发耀眼,西装笔挺,说话还带点 TVB 的广普口音,似乎将沉闷的颁奖典礼变成了红毯现场。
而比造型更瞩目的,是彼时 28 岁的他,已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最年轻的博导,手握两篇 Science,像一颗闯入静谧夜空的流星。
![]()
一年多过去,我们和他聊了聊:
他的课题有了新进展,当年那笔奖金,一半都被他花在了闲鱼——买升级显微镜用的配件……
Work Hard Play Hard
今年 8 月,苏俊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一条漂流团建的 vlog。课题组穿着统一的文化衫,上面印着他的卡通形象。合影之中,你很难一眼认出谁是导师——他站在人群中,更像一位师兄(帅的那种)。
![]()
这是他成为独立 PI 的第三年。两天一夜的自由行,已成为课题组的周年传统:第一年去了乌兰察布的大草原,第二年打卡了环球影城。
「Work hard, play hard」,是 SoLab 的宗旨。
三年前,他带着两篇一作
Science回国,聚焦于哺乳动物和人类卵子的发育。通过显微成像,他试图 用最直观的方式去讲述那些生命形成之初发生的故事。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哺乳动物在卵子发育的过程中很少出现错误,唯独人类的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高达 20%–50%,远高于体细胞与精子。
这本是生命残酷的筛选机制——唯有最完美的卵子,才能继续孕育生命。但也造成临床困境,一半以上的女性自发性流产,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而苏俊试图去回答的,正是这个关键问题的成因。
![]()
图源:Science 苏俊的两篇文章
在他的第一篇
Science中,他揭示了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如何在缺乏常规细胞骨架组织结构(中心体)的情况下组装减数分裂的核心机器 —— 纺锤体:经典的中心体蛋白通过全新的「液液相分离」机制,聚集形成围绕纺锤体的液态结构域,进而招募细胞骨架组装因子,完成纺锤体的搭建。
![]()
图源:
Science
随后,他在第二篇
Science里建立了人类卵子染色体异常与结构不稳定的减数分裂纺锤体之间的关系:有异于大部分哺乳动物,人类卵母细胞缺乏一种对纺锤体稳定性至关重要的马达蛋白,名为 KIFC1。
通过在卵子形成前对卵母细胞补充 KIFC1 蛋白,可以显著降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率——首次为防治卵子染色体异常带来了曙光。
![]()
图源:苏俊知乎账号
今年,是他自立门户的第三年,两项最新研究已被
Nature Ag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接收,另外还有一项正在
Cell审稿。
目前他的实验室有两个研究方向,一面继续深入挖掘卵母细胞的早期发育机制,而另一面则驶入了全新领域:与国内多家生殖中心合作后,他发现了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效率只有 50% 的核心机制——这正是许多进行辅助生殖治疗(俗称「试管」)的女性不得不反复经历促排、取卵之苦的原因。
此外,他在博士后阶段开发的 KIFC1 补充疗法也正稳步在国内外进行转化,很可能成为辅助生殖领域中首个直接提高卵子和早期胚胎质量的临床干预手段。
「希望能减少女性病人们在求子路上经历的痛苦和付出的金钱,」他说。
叛逆男孩
回看苏俊前 10 年的科研生涯,写小说都不敢梦这么美的「爽文」。
2012 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
2016 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读博,三年后以一篇
Science
毕业;
2022 年博士后出站,又发了一篇
Science
,并收获奥托哈恩大奖等多项荣誉;
28 岁回国成为独立 PI。
若将人生比作一天,二十八岁的苏俊,还未走到早晨九点。晨光初洒,万物新生,一切正好。
![]()
而这背后,却是一段叛逆的故事。
苏俊出生于中国香港,父母从商,像大多数的香港父母一样,他们希望学习成绩好的小孩学医。
高一暑假,在一个非政府机构组织的暑期项目下,苏俊进入了香港中文大学曾淑莹教授的干细胞实验室。就这样,曾教授带着苏俊在显微镜下看了一个多月的干细胞。
显微镜下那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对他形成巨大的冲击,细胞生物学的种子,从此落进心底。曾教授后来也成为了苏俊本科时的科研导师。
![]()
苏俊的第一个导师曾淑莹教授
众所周知,科研是一条投入极高、回报却极慢的路,因此他的父母并不支持。但随着那枚小小的种子在苏俊心里萌芽,高考填志愿时,他悄悄把临床医学改成细胞及分子生物学。
随后是他如愿进入港中文,代价是他要负担自己的学费与生活费,于是他卯足了劲拿了十多个奖学金。
大学四年,他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辗转各地的研究所:香港、上海复旦、新加坡国立、英国牛津、台湾中央研究院。从病毒生化、肝癌转移,到神经分化、艾滋病免疫治疗……到大四,他已成了一位涉猎过各种技术的「科研杂家」。
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很早就想清楚:要成为怎样的科学家,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他像拼图一样,从结果倒推过程,一步步补齐所需的板块。
![]()
本科毕业后,在裘槎基金会的支持下,他选择了去德国马普多学科科学研究所 Melina Schuh 课题组读博——
研究卵母细胞,一个非典型但迷人的单细胞系统,恰好符合他理想中的那块「拼图」。
但博士开局并不顺利。
他在导师设计的课题上蹉跎了一年也并未取得进展,但是基金会的奖学金只能覆盖三年。于是他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主动跟导师提出自己的新想法,仅用一年多就完成课题并发表第一篇
Science
博士毕业后没多久疫情爆发,他再一次作出了非常规的决定——留在原实验室进行博后,但这次将目光转向了人类,说服了基金会继续给与支持最终完成了第二篇
Science
![]()
苏俊的博士导师 Melina Schuh
出站后,他在多个 offer 中选择了回国加入北生所。
除了家里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时苏俊已决定将研究方向拓展至人类胚胎。人类的早期胚胎珍贵且脆弱,对培养环境和激光照明非常的敏感。而能满足苏俊的需求的显微镜当时全球仅瑞士有一台原型机,价值 800 万人民币。
在苏俊面试提出需求后没几天,北生所所长王晓东表示全力支持,一年后世界上第一台完整的高通量双视野光片显微镜得以在北京落地运行。
又一块关键拼图,到位了。
![]()
苏俊与王晓东院士在年会上合影
2010 年夏天在苏俊心里种下的那颗种子,终于开出了花。
撑伞的人
苏俊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科研人」。在不同实验室间辗转,接触不同风格的导师,所以他很早就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 PI。
大学时,曾淑莹教授并没有视那个当时还不满 20 岁的苏俊为本科生,而是把他当作并肩作战的合作者,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与支持:
大三时苏俊在一门科研论文写作课上提出与评委相反的观点,把评委老师气得拍桌,不过时任指导老师的曾教授支持他大胆地据理力争,最终苏俊在这门课顺利夺 A;
Melina Schuh 教授同样毫无保留地支持苏俊提出的每一个想法,他当时提出系统研究 70 多种中心体相关蛋白,需要买超过 400 种抗体,Melina Schuh 教授同样予以支持。
因此,「支持」二字,成为苏俊作为导师的底色。
![]()
苏俊的朋友圈
如今,他的课题组里,学生与工作人员各占一半。小鼠繁殖、实验室日常维护等杂事都有专人负责,只为了让学生像当年的自己心无旁骛,专注于课题。
同时他也像曾经的老师全力支持自己那样,悄悄观察每个学生的性格与特点,并致力于和他们一起探索最适合发挥自己长处的课题。
他不在乎学生在实验室「卷时长」,而更看重效率。实验室每个月一次集体活动,他常和学生一起聚餐、玩密室逃脱……
原本偏「i」的他,也渐渐「e」了起来。招生时,他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是否能融入实验室的大家庭。
![]()
苏俊课题组在环球影城团建
现在除了出差和开会,他仍会待在实验室为还没成型的课题亲自做预实验,然后交到来年定导的学生的手里。
他说,一方面是自己还没到做不了实验的年纪,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喜欢——科研最迷人的地方,永远是「首次看到」的那一刻。
采访尾声,我们聊到他曾经出圈的标签——金发。
他笑着说,早就想染,只是父母一直不同意,感觉像不良少年。来到北京后没人管,他立刻去尝试,还顺便把灰色,红色,橙色都尝试了一遍。
除了发色,苏俊平时也会捯饬自己,「数据要polish,人也要 polish。」他说,「给别人得体的精神面貌,是一种尊重。」
![]()
传统科研故事里,总少不了苦行僧般的叙事。但在苏俊的故事里,并非没有那些苦闷和困境的部分,但真正的主线却是如何安放一颗好奇的心,他让科学变得轻盈、宽阔,甚至时髦。
时光奔涌向前,像苏俊这样 Z 世代的科学家们正走上舞台,他们不拘一格,在严谨和个性中找到平衡,我们期待着,他所引领科研新范式,会为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题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2501】染色体分析方法汇总
【2502】国自然中标标书模板
【2503】WB 实验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
【2504】DeepSeek 论文写作常用口令
【250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响因子(2025 年最新版)
【2507】130 种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方法(附全套资料)
【2508】常见信号通路
【2509】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大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