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央文件定调城市发展:存量时代正式到来

0
分享至

城市发展告别“摊大饼”!重磅文件揭示未来十年方向

重磅解读: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的七大亮点

房子还能买吗?新一轮城市发展逻辑全解析

未来十年,你的城市将发生这些变化

67%城镇化率后的转型:城市发展告别摊大饼模式



中国城市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从拼命扩张到精心经营,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提升。

8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文公布,这份重磅文件为中国城市发展划定了新赛道。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3年的66.16%,城镇人口增加到9.4亿人——数字背后是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文件明确宣告中国城市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意味着延续二十多年的“摊大饼”式城市发展模式正式宣告终结。过去城市化主题是“跑马圈地、大干快上”,如今的核心是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这种“内涵式发展”不追求空间无限扩大,而是在有限范围内提升人才密度、功能紧凑度,用最小成本创造最佳效果。城市更新成为关键手段: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公共服务、打造智慧城市、加固房屋安全、更新老化管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里子工程”。

文件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未来城市将朝着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个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用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城市发展水平。

在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方面,文件提出要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特别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这就意味着中小城市和县城不再是配角,而是吸纳新人口的主力战场。政策鼓励回乡创业、发展县域经济、搞特色农业,让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安家。这种转变实际上反映了人口流动方式的变化——跨省流动减少,省内、市内流动增加。中西部比如川渝地区,人口外流已经大幅减缓,本地新中心逐渐成熟。

文件提出要“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每个城市都可以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发力,即使是小城市,如果能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也能活得很好。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意味着企业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产业链生态。深圳的电子产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华强北起步,如今已经形成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产业基地。杭州的电商产业依托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带动了整个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通过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聚集了数百家创新型企业,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创新高地。



“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要求全面摸清城市房屋、设施、土地等资产资源底数,改造利用老旧厂房、低效楼宇、闲置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北京798艺术区就是成功案例,原本是废弃的电子工业厂房,如今成为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餐饮酒吧于一体的现代艺术空间,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参观。

文件首次系统提出了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

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发展的重点不再是数量,而是质量。好东西才抗跌保值。完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意见第一次将“城市安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文件提出了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增强高空消防能力。实施城镇预制板房屋治理改造行动和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这些措施直面了近年来群众关心的房屋安全问题——很多房子交付质量非常差,一些楼龄才二十来年的房子就出现外墙体剥落,这些都是要命的安全问题。还有老旧管线改造、防洪减灾,这些都是真正对老百姓有益的“里子工程”。



文件还提出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统筹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金融等资金渠道。对涉及重大安全和基本民生保障的,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补助。

创新财政金融政策工具,吸引和规范社会资金参与,稳慎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强化中长期信贷供给,发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鼓励保险、信托等机构提供金融服务。

城市化进入尾声,房地产使命已经转为民生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可以理解为未来5-10年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有巨大的市场规模。这场变革关乎9.4亿城镇人口的福祉。城市更新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从追求速度规模转向质量效益,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提供高品质生活。

政府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北方地区冬天取暖方式会更环保,5G网络覆盖会更全面、城市里会有更多公园和绿地等更多精细化治理的模式,都是要落地的方向。这么多年来,影响国运的大基建都是举国体制的,比如说高铁、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等。城市高质量更新可以看做是新时代的举国体制,为的是下一步的户籍城市化做准备。



这是新时代的大转向。大船的船头都已经调整了,那作为参与历史转向面对时代拍浪的我们,也要及时调整自己和家庭的坐标。城市发展的逻辑已经彻底改变,从过去的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提升,这不仅是发展模式的转变,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

未来城市将更加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更加注重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注重安全韧性提升。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每个家庭的生活选择,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不追求轰轰烈烈的表面文章,而是注重实实在在的内涵提升。这场革命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它将重新定义我们的城市生活,重塑我们的居住环境,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观察眼看世界
观察眼看世界
关注我,谢谢
2507文章数 3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