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没教出一个省重点,离校清晨,全班学生把客车围住哭成泪人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有个初中老师,教数学的,叫张大发。他有个弟弟也是老师,同样教数学,叫张大炮。他家是教育世家,父母都是我们学校当年的老教员。

张大炮性格直爽,做事雷厉风行,带的班级成绩年年第一。而张大发的班级,每次都是倒数第一。张大发是个相当要脸面的人,教书几十年,据说成绩一直排在后面,从来没有得过奖。

一次学校年级毕业,张大发的班级毫无意外,数学排名倒数第一,班级总分也同样是倒数第一,他的精神状态非常差。平时的张大发本就不爱说话,性格十分内向,印象里,他从来没有给学生们开过班会,没找过任何一个学生谈话,也没去任何一个学生家做过家访,甚至很多家长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但张大发也不是一无是处。

他每天早上都会早早来到班级打扫卫生,把学生该做的值日全都自己干了;每个周五的晚上,他会自己包包子,给班里的孩子打牙祭;而且我们学校的体育课都取消了,他却破例每周领着学生踢一场球。

这让我们学校的其他学生都羡慕得很,可这件事却遭到了他母亲的谴责。

张大发的母亲叫王淑芳,已经退休好多年,却自愿义务给我们学校当门卫,不拿工资。

因此,每天张大发路过收发室时都要低着头——他母亲一直看不上他,总在我们面前念叨:“十多年没成绩,还天天作妖子。”

其实这还不算最大的压力,他的压力更多来自弟弟张大炮。

哥俩毕业于同一所师范学校,前后脚入职,可张大炮带的班级有声有色,年年拿第一,张大发的班级却始终带死不活,甚至有很多学生中途就不念了。



毕业合影时,不少学生都不愿和他合影,直接走了。

别人班级的合影整整齐齐,他的班级就只剩几个女生,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家族合影,这让张大发格外尴尬。

终于有一次矛盾爆发了。

张大发的班级不仅成绩垫底,几乎所有学生的分数都只有几十分,考上普通高中的也只有几个人。

校长对此很无奈,王淑芳更是急了眼。

那天,张大发正斗志昂扬地领着宿舍里几个稀稀拉拉的学生庆祝。

王淑芳冲过来质问:“你还好意思庆祝!我已经和学校提议了,你下学期去食堂!别再把人家孩子耽搁了!”

当时寝室里进了好多人。

虽然张大发教学成绩不行,但我们很多住宿的农村学生都很喜欢他。

张大发没结婚,自己有家不住,却住在学校宿舍,还经常偷偷给班里孩子补课。

周末也自掏腰包给学生改善伙食,包包子、包饺子、煮馄饨、做茶叶蛋。

我们外班学生跟着沾光。

张大发常说:“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算我教不明白你们,能把你们的身体搞好,也不算咱们白白师生一场。”

可这句话,却常被王淑芳反驳:“还关心身体?还天天踢球?你有资格这样做吗?看看你的成绩,怎么对得起人家家长……”

得知自己被母亲提议调去食堂,张大发满脸涨红。

当时他正给我们包馄饨,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王淑芳还在一旁说:“你不是爱做饭吗?这回让你天天做!你也就这个水平了!”

张大发当时双手哆嗦,他在母亲面前本就极其懦弱。

就算在学生面前也一样羞涩——要是哪个同学顶撞他,他会满脸通红,不知道怎么应对,反倒像自己犯了错。

最后学生们都不敢顶撞他,怕他掉眼泪。

其实张大发除了性子软,其他方面都很好,教书也足够努力,可成绩就是上不去。

果然,第三天我们就在学校食堂见到了他。

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每次给学生打饭都低着头,仿佛自己对不起所有人。

后来,他又被调到了工作更艰苦的后厨——因为他在前面打饭时,总忍不住给同学多打饭菜。

到了后厨,张大发负责做菜。

那个年代学校条件有限,学生兜里都不宽裕,家长每周给的伙食费也就几十块钱。



之后,学校要求张大发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保证每周有三天能让学生吃到肉菜。

张大发直接拒绝了,说做不到——确实,没人能做到,没有钱买食材,怎么做出肉菜?

这时王淑芳再次出面,直接到食堂大吼:“这个工作也干不好,你就别干了!你干啥也不行!”

“不干就不干!”张大发浑身哆嗦着,把大勺一撇,脱了衣服就走了。

之后连续三天都没见到张大发。

他弟弟张大炮带着很多学生在镇子里找了几天,学校也派人找,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内心脆弱。

只有王淑芳不着急,在收发室自言自语:“也就这点能耐。”

我们都以为这次张大发彻底爆发了,再也见不到他了——据说当年张大发带的毕业班成绩拉胯,被他妈骂得狗血淋头时,他就曾跳湖,还好被弟弟及时发现。

总之,那几天学校上下都提心吊胆的。

没想到第四天,我们竟在学校食堂又见到了张大发。

他依旧带着羞涩,低着头给我们分丸子。

那丸子超级好吃,是胡萝卜加面粉裹着一些肉渣做的,比纯肉还香。

那个年代我们学生都缺肉腥,每个人都吃得忘乎所以。

之后,我们联名给学校写信,要求表扬张大发。

学校也很高兴,毕竟张大发在没增加经费的情况下,真的让学生吃到了“肉菜”。

关键是这菜不仅学生爱吃,老师也爱吃,一时间,学校里的师生都高看张大发一眼,甚至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丸子大叔”。

那段时间,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丸子大叔那么“傲娇”——他每天敢抬头了,甚至会主动问学生丸子够不够吃,还询问要不要调整口味。

说实话,那段时间,尤其是面临升学的班级,学生们每天背书都更有劲头了。

学校还在校门口贴了大字报,表扬食堂工作人员张大发,可大字报没贴半天就被王淑芳撕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