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点化:念佛往生不靠数量多少,守住1念清净即可见性成佛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法华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岭南曹溪的南华寺,晨钟暮鼓,香火鼎盛。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此弘法,四方僧俗云集而来。

这位不识一字的樵夫出身的祖师,说法却直指人心,令无数人言下大悟。

他的教法与北方神秀大师的渐修法门截然不同,主张"顿悟见性,直了成佛"。

震动了整个佛教界。

当时净土法门在民间极为兴盛,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最普及的修行方式。



无数人日夜持诵"南无阿弥陀佛",有的一天念几千遍,有的一天念几万遍,希望凭借数量的积累往生净土。可是真的念得越多就越能往生吗?真的非要念够十万、百万遍才能见佛吗?

有一天,一位修行多年的居士来到曹溪,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那是常年拨动念珠留下的痕迹。他恭敬地向六祖顶礼,提出了困扰他多年的疑问。

六祖听罢,淡淡一笑,说出了一番震撼人心的话语。这番话不仅解答了这位居士的困惑,更揭示了念佛的真正奥义。那么,六祖究竟说了什么?

那是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个秋日,天高云淡,满山红叶。

一位名叫法达的居士风尘仆仆地来到南华寺。他已经六十多岁,修行净土法门整整三十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念佛,一直念到深夜,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念佛。他的念珠从檀香木换到菩提子,又从菩提子换到水晶,一串串都被磨得光滑发亮。

法达见到六祖,恭敬顶礼,但头却不着地。

慧能看在眼里,等他起身后问道:"你顶礼时头不着地,心里必定有所执着。说说看,你修的是什么?"

法达有些得意地答道:"弟子诵《法华经》已经三千部了。"

三千部《法华经》,这可不是小数目。《法华经》共有七卷,诵一部至少需要几个小时。三千部意味着他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这份功夫确实令人敬佩。难怪他顶礼时有些傲慢,觉得自己功德不小。

慧能却摇了摇头:"你诵经三千部,如果能够悟得经中之意,即使不诵,也已经是法华之人。你若不解经意,诵得一万部,也只是在门外徘徊。"

法达听了,脸上的得意顿时消失,恭敬地问:"请师父开示,弟子诵经多年,到底哪里错了?"

慧能说:"《法华经》的宗旨在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在于你诵了多少遍,而在于你是否真正开启了自己的智慧。你以为诵经是在积累功德,却不知真正的功德在心不在事。"

法达听得有些糊涂,问道:"那弟子应该如何是好?"



六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你修净土法门吗?"

"修的。"法达赶紧答道,"弟子每天念佛万遍,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共计念了七千多万遍阿弥陀佛圣号。"

七千多万遍!这个数字说出来,在场的僧众都惊叹不已。法达的脸上又浮现出一丝得意,他觉得凭借这个数字,往生极乐世界应该是毫无问题了。

慧能却叹了口气:"你念了这么多年,可曾见到过佛?"

法达一愣:"这个...弟子根机浅薄,尚未见到佛陀显现。但是经中说,只要念佛,临终时佛必定来接引往生。"

"那你为什么还没见到?"慧能继续问。

"大概是弟子念得还不够多吧。"法达有些不确定地说,"听说有人念了一亿遍才见到佛陀,弟子才念了七千万遍,还差得远。"

慧能摇头:"你这样想就错了。念佛往生,不在数量多少,而在一念清净。"

"一念清净?"法达和周围的众人都愣住了。这话听起来简单,却完全颠覆了他们对念佛的理解。

不是念得越多越好吗?不是要积累功德吗?怎么只要一念清净就够了?

慧能看出了众人的疑惑,慢慢地说道:"你们知道什么是西方极乐世界吗?"

法达立刻回答:"西方极乐世界在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土之外,那里没有苦难,只有快乐,是阿弥陀佛的净土。"

"错了。"慧能的声音不大,却斩钉截铁,"《维摩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西方极乐世界不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就在你的心中。"

这话如同惊雷,震得法达目瞪口呆。

慧能继续说道:"如果你的心不净,念十万亿遍佛号,西方也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如果你的心清净了,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何必往西方去?"

"可是经中明明说..."法达想要争辩。

"经中所说不假,但你理解错了。"慧能打断他,"佛陀为什么要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因为众生心中充满了贪瞋痴,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就是苦海。佛陀慈悲,给他们一个寄托,让他们念佛求生净土。但真正的用意是什么?是让你通过念佛,收摄身心,净化自己的贪嗔痴。"

"西方极乐世界是佛陀的方便说法,是为了让众生建立信心。但修行的人不能执着于这个方便,要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心净则佛土净,心秽则佛土秽。"

法达听得似懂非懂,问道:"那弟子念了这么多年佛,岂不是白费了?"

"不是白费,但也不是你想的那样。"慧能说,"你念佛这么多年,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念得很清楚,很专注,心里特别宁静?"

"有的。"法达回忆道,"偶尔有那么几次,念着念着,忽然觉得心里特别清明,连呼吸都不自觉地停了,那种感觉...很难形容。"

"那就对了!"慧能的眼中放出光芒,"你那几次才是真正的念佛,才是一念清净。那种状态下,你和佛没有距离,你的心就是佛心,你所在的地方就是净土。"

"至于你平时念的那些,嘴里念着佛,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情,或者心里盘算着功德,这样的念佛念一亿遍也是枉然。"

法达恍然大悟,却又困惑:"可是师父,那种状态太难得了,弟子念了二十多年,也只有那么几次。如果往生要靠这个,岂不是太难了?"

慧能笑了,那笑容里带着慈悲,也带着智慧。

"谁说难?你知道为什么难吗?"六祖反问道。

法达摇头。



"因为你有个'我'在念佛。"慧能说出这句话时,声音平淡,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有个"我"在念佛,这话什么意思?不是"我"念佛,难道是别人念吗?

慧能看着众人困惑的表情,慢慢说道:"真正的念佛,是..."

话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秋风吹过,红叶飘落,整个禅堂里静得针落有声。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六祖说出那个秘密。

什么是真正的念佛?怎样才能做到一念清净?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