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做过一件“没用”的事了?又从何时起,我们的人生被“有用”二字劫持了?
小的时候,玩耍被斥为“无用”,妈妈会扯着胳膊催说:“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青年的时候,你的文学艺术梦被劝“无用”,大人们会为围着说:“”不如选个有钱途的专业才有用”;当工作后,你的闲暇时光被训“无用”,总有人会说:“不如加班提升自己更好”。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似乎活在一个被“有用”全面殖民的时代。李白若活在当下的话,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恐怕也会被解读为:我生来就是要创造价值的,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有用。
“有用”这两个字,渐渐成了现代人最沉重的心灵枷锁。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她从小学习国画,工作后却因“无用”而放弃。而十年后的现在,她重新拾起画笔,告诉我:“在笔墨丹青间,我找到了内心从未有过的宁静。这种‘没用’,恰恰治愈了我多年的焦虑。”
还有一个朋友,他每到周末都会关掉手机,独自去郊外行走。别人笑他用大把的时间用来瞎走,他却说:“这些‘无用’的行走,让他看清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如庄子早就警示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我们总在追逐 “有用” 的东西:有用的知识、有用的人脉、有用的技能,却忘了那些看似 “没用” 的时光——发呆、漫步、与朋友漫无目的地聊天、读一本与工作无关的书——恰恰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厚度。在效率至上的时代,我们收获了更多的产出,却失去了生活本该有的从容与温度。
当“有用”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尺,人生就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绩效考评。我们忙着成为别人眼中“有用”的人,却渐渐忘记了如何做回自己。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人生并没有那么多的:“必须有用”!偶尔放下“有用”的执念,允许自己的偶尔“无用”。毕竟,人不是用来创造价值的工具,生命的意义妈也从来不该被“有用”二字简化。所以,希望所有人都能在往后的生活中:允许自己睡个不用设闹钟的懒觉,允许自己花一下午拼一幅拼图,允许自己跟朋友吐槽半天不聊工作。在这些不能带来收益的 “无用” 时刻,找回自己生活的平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