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在绵竹集结了6大猛将,难怪翻越阴平后,还能斩诸葛瞻等5大蜀将。
邓艾和诸葛瞻的绵竹之战,就兵力问题上其实存在着非常多的争议,由于史料不全,没有明确记载到底双方有多少兵马。
邓艾方面的兵马情况,按照《三国志》记载: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这就意味着邓艾一开始拢共有三万多的大军,但从关中到汉中会有一定损失,而且偷渡阴平山道的军队数量是未知的,可能部分士兵被钟会归拢收走了。偷渡阴平很难,《三国志》记载: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爬山的话,一定有不少战损的,一把年纪的邓艾还亲自带头冲锋了,但至少损失了多少人马,史料也没记载。包括邓艾抵达江油、涪城,到底整编了多少蜀军的守军人员,这也不得而知了。所以,邓艾抵达绵竹和诸葛瞻决战时,到底有多少人,真不知道。
![]()
诸葛瞻方面的兵马情况,按照《三国志》记载:曹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诸葛瞻督诸军至涪县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诸葛瞻到底从成都带出去了多少兵马?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三国演义》中所说的7万军队,自然是不可取的。
因为蜀汉整个国家兵马也就十万多,排除掉巴东郡、南中军区等各处郡县守兵的话,再排除掉姜维、廖化、张翼、董厥在剑阁的主力军团的话,诸葛瞻根本不可能还有七万人。但诸葛瞻在绵竹和邓艾决战之前到底有多少兵马?那就不清楚了。
![]()
但清楚的是,双方的大将分别是清楚的。邓艾麾下有:儿子邓忠、原司马昭主簿师纂、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欣、魏兴太守段灼,一共是这6个猛将。
因为《三国志》记载:邓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姜维营,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等诣甘松。这就说明了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欣都要听从于邓艾的调遣,不是听钟会的。因为《晋书》记载:段灼少仕州郡,稍迁邓艾镇西司马,从邓艾破蜀有功,封关内侯,累迁议郎。段灼后来疯狂帮助老领导邓艾平反,说明了段灼应该也跟着邓艾偷渡阴平了。
![]()
而诸葛瞻麾下有:诸葛尚(诸葛瞻之子)、黄崇(黄权之子)、李球(李恢之侄)、张遵(张飞之孙),这4员蜀将。算上诸葛瞻自己的话,那就是一共5大蜀将了。
单从双方将领来看,邓艾麾下的邓忠、师纂、王颀、牵弘、杨欣、段灼基本都是太守级别的老手了,而诸葛瞻麾下的基本都是新手,一直在成都待着,真正历练很少了。所以不是对手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