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岱下秋风携桂香漫过北上高村的街巷,张庆明先生以诗为笔,将故土的变迁与赤子的情怀,细细织进中秋的月色里。他曾以文字为犁,深耕民生议题、探路乡村振兴;如今又以诗为镜,映出故村从“三乱旧貌”到“楼宇成行”的蜕变——记忆馆里的老凳守着御道光阴,宝盛酒店的幕墙映着新城灯火,“约法三章”的清劲与“板房精神”的温暖,在字里行间交融成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这首《中秋寄怀:岱下故村承新光》,不只是对亲恩的回望,更是对故土新生的礼赞。诗中既有“母亲浣碗水声”化作“干道车响”的细腻乡愁,也有“初心说与返乡郎”的时代担当,让中秋的明月既照亮了记忆里的旧时光,也点亮了故村奔赴新程的方向。读罢此诗,便懂那藏在平仄里的,既是一个人的故园情,更是一代人守护与建设家园的赤诚。
![]()
中秋寄怀:岱下故村承新光
张庆明
桂香漫过记忆里的沙沟时,
明月正悬在宝盛酒店的幕墙。
曾坐过父亲的老凳,藏进记忆馆的窗,
与那幅古迹图一道,守着御道旧时光;
母亲浣碗的水声,化作七条干道的车响,
暖过当年粗粥,也暖了新城的街巷。
![]()
我曾笔底书尽振兴策,见得故村换盛装——
从“三乱”旧貌到楼宇成行,负债变粮仓;
板房里的承诺,暖过十二载冬霜,
酒店迎客的灯笼,映着美食街的兴旺。
这轮月照过祖辈的犁铧,也照招商的行囊,
将“约法三章”的清劲,种进钢筋水泥的土壤。
月是故园的灯,亮在岱下心上;
月是家国的镜,映着担当模样。
半生经风历雨,仍清晰记得:
父母说“团圆不只是聚首”,
是看旧地长出新的希望——
清廉家风如王度遗章,板房精神续新章。
如今漫步文化广场,童声追月过回廊,
三孩家庭的笑靥,映着奖证的光。
恰如当年父亲教我辨星那样,
我把“初心”二字,说与返乡创业的郎。
这轮月定记得:我接过的不只是亲恩暖,
是让故村兴、岱下盛、人间更安的担当。
当秋虫歇在新植桂桠,老物件静诉沧桑,
我将月光叠进信笺:
一页写“亲恩”,一页写“新程”,
最后一笔落在党群服务中心的窗棂上。
——墨里藏锋承故暖,灯前续写好篇章;
愿每个抬头望月色的人,都能在变迁里,扛住时光也点亮方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