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欧洲和美国的这层关系,这几年真是越来越像一对老夫妻,表面上还维持着,但底下裂痕一大堆。尤其是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那些动作,让欧洲人觉得脸被扇得啪啪响。你看,从贸易关税到安全协议,美国总是在关键时候优先自己,欧洲那边就得咽下苦果。这不,就有人开始琢磨,欧洲会不会干脆转头多抱抱中国的大腿?毕竟中国那边市场大,合作空间多。
先从历史说起吧。欧洲和美国的关系,本来是二战后打下的基础,那时候欧洲被打得七零八落,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投钱帮忙重建,顺带把北约搞起来,从1949年起就成了欧洲的安全伞。冷战时期,这套体系让欧洲躲在美国身后,对付苏联。但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心态没变,欧洲却想慢慢独立。结果呢?每次欧洲想自己玩,美国就插一杠子。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德国和法国反对,美国拉着英国和一些东欧国家就干了,欧盟内部直接分裂。
到了2021年,AUKUS协议一出,澳大利亚撕毁跟法国的潜艇合同,转投美国和英国的怀抱,那合同值370亿欧元啊,法国气得直跳脚,召回大使,马克龙政府公开指责这是盟友背刺。这事儿直接戳醒了欧洲人:美国可不是铁板一块的伙伴,它随时能为了印太战略牺牲欧洲利益。
AUKUS不光伤了法国的心,还间接影响了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因为这个协议明摆着针对中国在印太的扩张,欧洲被卷进去,本来想保持中立,结果被迫选边。欧盟的印太战略本来是合作的调子,强调经济联系,但AUKUS一闹,欧洲内部分成两派:一派想跟美国硬扛中国,另一派觉得得平衡点,别全听美国的。结果到现在2025年,欧盟还是在摇摆中前行,没真正独立。
再看最近的贸易事儿。2025年特朗普回归后,美国的关税政策又开始发威。7月,美国和欧盟签了个贸易协议,欧盟答应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农产品,美国则把对欧盟商品的关税定在15%。表面上看是妥协,但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批评这协议是“投降”,说欧盟没被怕到足够程度,没谈判出好条件。
马克龙在7月30日的部长会议上直言,欧盟太软弱了,还得继续谈。其他欧盟国家呢?有的松口气,觉得避开了更狠的贸易战,但法国人觉得这简直是出卖欧洲利益。特朗普还威胁对欧盟汽车加关税,欧洲汽车业本来就和中国电动车竞争激烈,这下更雪上加霜。
说起芯片,美国的芯片法案从2022年起就影响深远。那法案投了530亿美元补贴本土半导体,还限制对中国的出口。欧盟受波及,因为荷兰的阿斯麦公司被美国压着,不能卖先进光刻机给中国。2025年,这事儿还在发酵,欧盟想搞自己的芯片计划,但资金和技术都跟不上美国。中国那边自然不高兴,觉得这是美欧联手围堵。但欧盟内部有声音说,得和中国合作点,别全堵死路。结果呢?欧盟的半导体竞争力越来越弱,依赖美国技术,却又抱怨中国市场不公平。
![]()
欧洲的战略自治喊了好几年,从默克尔时代就开始提,但总是半途而废。欧盟有27个成员国,一票否决制让大事儿难办。跨大西洋主义根深蒂固,很多政客还习惯傍美国大腿,夸大俄罗斯威胁,把欧洲绑在北约上。俄罗斯2022年入侵乌克兰后,欧洲能源危机闹得慌,美国趁机卖高价液化气,欧洲工厂关了不少门。但现在2025年,欧洲人开始反思:俄罗斯经济落后,被北约东扩挤到边上,真那么可怕吗?法国和英国都是核大国,欧盟人口比美国多,经济规模是俄罗斯几倍,何必那么怕被美国“抛弃”?
这时候,中国就成了欧洲眼里的另一个选项。2025年7月24日的欧盟-中国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去北京谈事儿。冯德莱恩说,欧盟欢迎竞争,但得公平。她强调“去风险”,意思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承认和中国合作能深化。峰会后,他们发了气候联合声明,重申全经济领域的新气候行动计划。这算是个小进展吧,中国那边也说中欧关系能给动荡世界添稳定。
北京还想复活2020年底谈成的中欧投资协议,那协议本来要打开市场,但2021年因为新疆问题互相制裁,欧盟议会冻结了。到2025年,中国还在推,但欧盟5月15日明确说,不会复活,除非中国取消反制裁。冯德莱恩7月8日在欧洲议会演讲中,又说中国早投资未来技术,欧盟得加速去风险,但也呼吁结果导向的接触。
欧洲媒体和政客的调子也在变。德国《明镜》周刊早些时候发文,说中欧开始靠近,投资协议有转机。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呼吁和中国在气候保护和贸易上多对话,说有共同利益。西班牙外交部长阿尔瓦雷斯在2025年2月表示,欧盟该制定没美国参与的对华政策。甚至有匿名欧盟官员说,欧洲对华强硬很大程度是华盛顿操纵的。特朗普那边老嚷嚷要撤出北约,不管欧洲,欧洲人反应是战战兢兢,而不是觉得自由了。这心态太没出息了点。
但欧洲转向中国也不是一帆风顺。先说电动车关税。欧盟从2024年10月起对中国电动车加税,最高45.3%,说中国补贴不公平。到2025年9月,这事儿还在闹,中国商务部敦促欧盟别武器化关税,提供真正公平环境。中国电动车企业像比亚迪和MG,通过插电混动车绕开部分关税,在欧洲建厂,注册量今年涨了91%。但欧盟坚持,说得保护本土产业。欧洲汽车业本来就落后,中国车先进又便宜,欧盟抱怨中国市场不开放,但自己科技衰落,在AI和新能源上出局。除了荷兰的阿斯麦,欧盟在高科技上基本循环旧产业。
数字市场也是痛点。美国谷歌、脸书、亚马逊垄断欧洲,本土企业竞争力低。德国SAP在企业软件还行,但消费互联网没话语权。欧盟最大威胁不是俄罗斯,而是自己竞争力下滑。需要和中国扩大合作,互补空间大。中国绝对支持欧盟战略自治,提升实力。欧盟得站到中美中间,或者靠近点。忽略意识形态分歧,让合作成坦途。
国家层面,英国是反面教材。2015年喊中英黄金时代,但昙花一现,现在还以美英特殊关系为傲,破坏欧洲自治。德国默克尔时期对华友好,但2021年后倒退。法国马克龙时而摇摆,2025年2月在福克斯采访中批评美国不能同时对中国和欧洲打贸易战,但法国对华路线不稳。整个20世纪,欧洲从两次大战中衰落,1914到1945年忙内战,美国和苏联崛起,欧洲缩在美国羽翼下。丘吉尔1946年铁幕演说铺垫冷战,欧洲影响力继续缩水。从欧洲共同体起步,追求一体化,但美国总在关键捅刀,像90年代波黑战争,美国抢走主导权。
总的来说,欧洲被美国打肿脸是事实,但会不会大步迈向中国,得看行动。2025年峰会是个信号,但关税和芯片限制还在拉扯。欧洲需砸碎美国锁链,主动和中国合作。否则,继续摇摆,竞争力只会下滑。中国是帮手,不是威胁。欧洲醒醒吧,别老当跟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