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咄咄怪事,都是淡水鱼,为啥有的淡水鱼刺少,有的鱼淡水刺多呢?

0
分享至

去餐馆吃饭,夹一筷子鲜嫩的鲫鱼肉,顺滑入嘴,满口生香,正得意这鱼真鲜灵,结果冷不丁一根细刺卡嗓子,立马从美食家变急诊客。可转头吃块黑鱼片,怎么嚼都踏实,几乎没刺儿扎嗓子。

同是淡水里长大的鱼,为啥有的鱼天生少刺,有的鱼却“暗藏杀机”?别急,这背后可不是鱼在跟你闹脾气,而是大自然写进骨头里的生存密码。



咱们常说的“刺”,其实分两类:一类是鱼脊柱里的大骨头,也就是主骨,所有鱼都有;另一类才是让人头疼的小刺,学名叫肌间刺,藏在肌肉之间,像一张细密的网。

这些小刺不是摆设,它们连着鱼的肌肉,能帮鱼更精细地控制身体扭动,游得灵活。同样是淡水鱼,为啥鲫鱼一身“钢丝网”,而鳜鱼、鲈鱼就清爽利落?



先说鲫鱼、鲤鱼这类常见鱼,它们属于鲤形目,这个家族有个共同特点,肌间刺特别发达。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类鱼的小刺数量多、分布密,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基因设定。

它们大多生活在水流平缓的湖泊、池塘或江河中下游,天敌不少,逃命时靠的是短距离快速扭动和突然转向。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刺,就像体内的“钢筋支架”,让肌肉发力更精准,一瞬间就能弹开躲闪。

换句话说它们用“多刺”换来了“保命技能”。虽然对人类餐桌不太友好,但在自然选择中,这是实打实的生存优势。



反观我们觉得“刺少”的鱼,比如黑鱼、鳜鱼、鲶鱼,它们属于鲈形目或鲶形目,肌间刺本身就退化得厉害,甚至几乎没有。这类鱼可不是靠灵活扭动混饭吃的,它们是伏击型猎手。

黑鱼能停在水草里一动不动,等小鱼游近,“啪”地一口吞下;鳜鱼躲在石缝,专挑过往鱼虾下手。它们的捕食策略讲究爆发力和大口吞噬,而不是频繁游动。

因此,身体结构更依赖强壮的主骨和大块肌肉,小刺这种“精细操控配件”反而用不上,久而久之就在进化中被“省掉”了。这不是偷懒,是演化路上的精打细算。



鱼的年龄和生活环境也会影响“刺感”,一条老鲫鱼,随着生长,骨骼会逐渐钙化变硬,小刺也更明显,吃起来更扎嘴。

而养殖条件下,饲料营养均衡,鱼长得快,肌肉丰满,有时能“盖住”部分小刺,口感上显得刺少些。但这只是感官差异,骨头数量并没变。

像清江鱼、江团这类被夸“无刺”的鱼,其实是它们的肌间刺本身数量少,再加上肉质厚实,入口时不容易察觉,并非真的没刺。



那能不能培育出完全没刺的淡水鱼?科研人员确实在研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已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敲除控制肌间刺发育的关键基因,在斑马鱼和团头鲂(武昌鱼)中实现了“无刺”或“少刺”性状。

这项研究有明确论文发表,属于前沿探索。不过目前还在实验阶段,离大规模养殖和上市还有距离。毕竟鱼类骨骼系统复杂,去掉小刺是否影响其正常运动和健康,还需长期观察。

咱普通消费者暂时还得靠挑刺技巧和选对鱼种来保护喉咙。



鱼刺多还是少,根本不是随机分配,而是亿万年演化刻在基因里的生存策略。鲫鱼多刺,是为了在弱肉强食的水里多活一天;黑鱼少刺,是因为它早已练就一击必杀的本事。

咱们吃鱼时嫌刺烦,可对鱼来说,每一根小刺都是活下来的“工具”,这回知道咋回事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4县(区)党委书记调整

四川4县(区)党委书记调整

金台资讯
2025-11-02 16:33:43
《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被誉为历史剧天花板?听听这些台词

《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被誉为历史剧天花板?听听这些台词

大千世界观
2025-10-23 21:46:52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血管悄悄硬化、堵塞?不用去医院!在家2招自查,早发现早救命

血管悄悄硬化、堵塞?不用去医院!在家2招自查,早发现早救命

孟大夫之家1
2025-10-29 20:18:06
“不会是独吞了吧”,初三女孩大疆被老师没收,家长打电话也不还

“不会是独吞了吧”,初三女孩大疆被老师没收,家长打电话也不还

熙熙说教
2025-10-31 20:56:52
胡老师:承认被反噬,家里堆积如山,真实情况场面壮观网友:可怕

胡老师:承认被反噬,家里堆积如山,真实情况场面壮观网友:可怕

霁寒飘雪
2025-10-29 09:26:58
加帅不敢相信:罚丢点球,无缘登顶,迪巴拉成为大罪人

加帅不敢相信:罚丢点球,无缘登顶,迪巴拉成为大罪人

足球狗说
2025-11-03 06:15:25
抱团黄昏!小球终结!NBA的冠军新时代

抱团黄昏!小球终结!NBA的冠军新时代

篮球盛世
2025-11-02 10:51:23
国有资产三化要来了,普通人怎么办?

国有资产三化要来了,普通人怎么办?

资本董事局
2025-10-27 10:22:33
曝RTX 6090性能碾压5090!AMD新旗舰显卡也要对标

曝RTX 6090性能碾压5090!AMD新旗舰显卡也要对标

游民星空
2025-11-02 10:07:11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2 14:40:50
雷霆连续两季以七连胜开局 历史第三队

雷霆连续两季以七连胜开局 历史第三队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3 08:07:04
太绝望了!权威数据揭晓,买了电动车的人,99%不会再买油车了

太绝望了!权威数据揭晓,买了电动车的人,99%不会再买油车了

小李车评李建红
2025-11-03 07:50:10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56岁大妈下单盲人按摩 “特殊服务”,竟称:“伸进按才管用”

56岁大妈下单盲人按摩 “特殊服务”,竟称:“伸进按才管用”

云端小院
2025-11-02 09:05:55
陈乔恩老公首公开真实家境,并没有私人飞机,自称收入不如陈乔恩

陈乔恩老公首公开真实家境,并没有私人飞机,自称收入不如陈乔恩

小先生笔记
2025-11-02 15:59:34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朱珠现身机场,吐司羽绒配牛仔裤,身材绝美,时尚教科书来袭!

朱珠现身机场,吐司羽绒配牛仔裤,身材绝美,时尚教科书来袭!

娱乐领航家
2025-11-02 00:00:03
斯诺克赛程:决出32强,中国11人出战,赵心童迎德比,5场冠军PK

斯诺克赛程:决出32强,中国11人出战,赵心童迎德比,5场冠军PK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3 07:42:19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0-28 09:11:16
2025-11-03 08:32:49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676文章数 5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谁在争先恐后喂养OpenAI这只“巨兽”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家居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