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后,51岁李卫随之气绝身亡,乾隆: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
捐钱能当大官,李卫这路子算是走到头了,两万两银子扔出去,换来个兵部员外郎,跟着就往上窜,一直干到两江总督。
清朝捐官的多得是,真爬这么高的,掰着指头数就他一个,刚坐稳位子,亲王挪用火耗他都敢顶,云南盐政让他三下五除二给整明白了,漕运、海塘、赈灾,什么硬骨头都自己啃,雍正就喜欢他这股劲,不跟你绕圈子,干活麻利,说话也冲,折子里一是一二是二,弹劾他的人一堆一堆的,雍正眼都不眨一下就给挡回去。
有人说他狂,雍正说那是忠心,有人说他傻,雍正说那是耿直,李卫到底有没有本事,那是真有,可他靠的不是科举,没世家背景,一个捐出来的官,底子还是个有钱人,在清朝官场那就是个另类,雍正偏偏就要用这种另类,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整顿盐政,这些读书人碰都不敢碰的硬茬,李卫脸皮厚不怕得罪人,雍正想干啥他就往前冲,都说他是第一能臣,其实就是第一能干脏活累活的人。
到了乾隆那儿,风向全变了,皇上开始讲规矩、讲礼法、讲秩序,不兴雍正那种一言九鼎的硬邦邦作风,李卫那套皇帝喜欢我就干,谁不服我就怼谁的法子,在乾隆眼里就成了不懂事,不尊敬,不合规矩,李卫这个人打上了雍正的烙印,他不是乾隆的人。
乾隆一上来,脸色就不好看,李卫那一套自然玩不转了,可老百姓念着他的好,给他立庙,给他挂像,给他烧香,浙江那边几十年都流传他的故事,对联写得好,两浙盐课清如水,三吴父老泪如雨,朝廷说他不好管,老百姓说他是好官,李卫也不是没毛病,带兵喜欢讲排场,对付私盐贩子手段狠,办案子还搞连坐,小老婆也不少。
你说他是青天大老爷也不全对,他就是个活生生的人,不是庙里供的泥菩萨,他不装,就是干活,在雍正那个时代,皇帝要的就是他这种能干事、敢担责、不怕人的猛将,乾隆不喜欢,乾隆要的是整齐划一,要的是听话懂规矩,李卫死了,乾隆给个评价叫庸奴,直接把他从好官打成了坏典型。
几十年后,连他的牌位都给撤了,这事不是冲着他个人,是整个风气变了,李卫就是雍正那个时代的产物,这种人,上去快,下来也快,百姓的庙再大,也挡不住朝廷换风向,他不是来错了地方,只是没赶上对的时候,他不是完人,更不是庸奴,他就是雍正那台高压机器上最关键的一颗螺丝钉,乾隆只要好看的钟面,不要里面的机器,李卫的出局,不是他不行了,是那个时代过去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