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中旬,《Doctor-X》主演米仓凉子的名字突然和 “涉毒” 绑定,以深挖名人隐私著称的《周刊文春》抛出 “麻药取缔部调查” 的消息,瞬间引爆中日全网。
![]()
东京公寓外蹲守的媒体、接连取消的代言活动、下架的广告素材,似乎都在将这位 “日剧女王” 推向风口浪尖。
但就在舆论发酵最猛的时候,米仓凉子的资深铁粉在微博放出长文辟谣,一条条拆解传言中的漏洞。而对照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等权威媒体的公开报道,这场风波里藏着太多经不起推敲的细节。
![]()
铁粉逐条破局:这些传言根本站不住脚
1. “被逮捕” 是乌龙:8 月调查后还在正常工作旅行
“从始至终没有逮捕这回事!” 铁粉的第一条辟谣就直击核心。根据公开信息,8 月 20 日警方确实对米仓位于东京的公寓进行了搜查,但这只是调查环节而非逮捕。
更关键的是,搜查两天后米仓就飞往欧洲旅行两周,回国后还继续了拍摄工作 —— 若真涉嫌吸毒,日本警方绝不会放任嫌疑人自由行动。
2. 时间线太诡异:恰好在换届时曝光绝非巧合
铁粉特意标出三个关键时间点:8 月调查、9 月文春蹲守采访、10 月初换届时集中曝光。这个节奏让日推网友集体警觉:“分明是借明星转移视线”。
要知道,《周刊文春》自称 6 月就接到线索,但直到两个月后才行动,且在调查无实质进展的情况下,偏偏选在政治敏感期爆料,难免让人质疑其动机。
![]()
3. 警方办案逻辑:没抓现行就是最好的证明
“懂点日本警方办案套路的都知道不对劲。” 铁粉提到的 “毛发检测” 是关键 —— 这种检测能锁定数月内的吸毒痕迹,一旦查出阳性必然当场采取强制措施。
曾当过警察的法律界人士也向媒体证实:“首次搜查没逮捕,就说明没找到关键证据,后续立案都难。” 毕竟对警方而言,放跑有实证的嫌疑人,简直是职业失误。
4. 爆料证据苍白:一张街拍撑不起整篇报道
翻遍《周刊文春》的报道,能拿出手的 “实锤” 只有一张米仓的街拍图,其余全是 “消息人士称” 的文字描述。
这让日本网友忍不住吐槽:“警察还没正式搜查就爆料,不怕打草惊蛇?万一查不出东西,媒体脸往哪搁?” 这种违背调查常识的操作,反而让爆料可信度大打折扣。
![]()
消失的外籍男友:嫌疑更大的人先跑了
风波里最耐人寻味的,是米仓那位阿根廷籍男友冈萨洛・库埃洛。据媒体披露,两人半同居的公寓正是搜查现场,警方在其中查获了违法药物与器具。
更巧合的是,原定 10 月 6 日两人要共同接受询问,男方却在前一天突然失踪,有消息说他已逃回阿根廷,至今未返日本。
“把烂摊子全甩给女方,这操作也是绝了。” 铁粉的吐槽点出关键:真正有嫌疑的人跑路了,舆论却盯着配合调查的米仓不放,这本身就不合逻辑。
![]()
变瘦、停工的真相:她一直在和病痛较劲
针对 “吸毒致瘦”“心虚停工” 的传言,铁粉揭开了米仓鲜为人知的挣扎。2019 年她公开患上低脑脊液压综合症,脑脊液漏出导致头痛眩晕,连直立行走都困难;2022 年又添骶髂关节障碍,腰部疼痛放射到腿部,不得不推掉百老汇《芝加哥》的演出。
《Doctor-X》的工作人员曾透露,米仓在第六、七季和剧场版拍摄时,候场时常常扶着腰皱眉,但只要开机就立刻进入状态,几乎零 NG。
至于最近取消代言、下架广告,根本不是 “心虚”,而是日本社会特有的 “不给别人添麻烦” 的处世观 —— 她不想让合作方因自己的调查风波受牵连。
![]()
最该守住的底线:没证据前别当 “网络法官”
面对 “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 的诛心言论,铁粉的反问直击要害:“你爸犯错全家都要背锅吗?” 更值得深思的是,有人翻出 90 年代八卦周刊的 “看图说话” 来泼脏水,但倘若米仓真有问题,警方何必等 30 年都抓不到把柄?
截至目前,米仓的事务所虽未公开回应,但所有权威报道都停留在 “接受调查” 阶段,没有任何机构出具涉毒实证。正如铁粉最后强调的:无罪推定不是空话,在警方给出结论前,那些言之凿凿的 “爆料”,不过是造谣者的自我狂欢。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