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巨型油轮停港一次,费用竟多出620万美元——这事真就发生在中美之间。
美国想靠一张收费单卡住中国造船业的脖子,没成想,自己却先尝到了被反制的滋味。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又是怎么四两拨千斤,让美方主动改了限制令的?
![]()
这些年,中国造船业干得风生水起,去年一年就拿了全球近一半的新船订单。
反观美国,造船业早就没了当年的威风,造一艘同类型的船,成本是中国的三倍,工期还得拖个一年半载。
正面竞争玩不过,特朗普政府就动起了歪脑筋。
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要对中国的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搞“301调查”,
![]()
核心招数就是对所有和中国沾边的船,到美国港口来都得额外交一笔高昂的“港口服务费”。
这个收费规矩,定得相当狠。
比如一艘装5000个标准箱的船,过去常规收费也就十五到二十万美元,按美国的新规,要么按每个集装装箱120美元算,总计60万;
要么按每净吨18美元算,哪个贵就按哪个收。费用一下子翻了三四倍,这几乎要把一趟中美航线的利润全给吞了。
![]()
对于汽车运输船,美方最初更是开出了每净吨150美元的天价。
他们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就是要通过这种极限施压,把中国造的、中国运营的船都挤出中美航线,让全球船东不敢再找中国下单。
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而是想直接打残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
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与美国相关的船舶对等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
这个日期选得很有讲究,和美国新规生效是同一天,摆明了就是针锋相对。
更重要的是,中国官方为这次行动定了性。10月10日深夜,中国商务部专门发文,将此次反制措施明确定义为“正当防卫”行为。
![]()
商务部强调,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歧视性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
![]()
中方采取反制,是为了维护国内产业的利益,更是为了维护国际航运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这个定性,一下子就把中方的行动放在了国际法和贸易规则中“受害者进行对等自卫”的框架里,在法理和道义上都站稳了脚跟。
![]()
中方明确指出,采取反制措施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国内法规,并遵循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这就告诉全世界,中国的反制是被迫的、合理的,目标是纠正错误,不是主动挑事。
起征点定在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约合56美元。有外媒一算,一艘巨型油轮停靠一次中国港口,就得多交大概620万美元。
这个数字,精准地告诉了美国人:你能造成多大的痛苦,我就能让你承受同等的代价。
![]()
这还没完。中国的反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个有步骤的“阶梯式”升级计划,给足了美方回头的机会,也表明了奉陪到底的决心。
具体来说,2025年10月14日开始是每净吨400元;到了2026年4月17日,就上调到640元;2027年4月17日,再提到880元;
到2028年4月17日,将进一步增至每净吨1120元。如果美方一意孤行,那么它在华的运营成本将逐年可预见地大幅攀升。
![]()
同时,这个方案还有两个“精准化”的设计。
第一,“同一艘船一年最多收5次费”,这主要是针对那些经常往返中美的核心船,只是控频不滥收,也避免了对整个航运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第二,“一艘船在同一趟航程里挂靠多个中国港口,只在第一个港口交费”,这规定简单明了、容易操作,和美国那边模糊混乱的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
最绝的一招,还是收费对象的界定。很多人一开始觉得,中国造的船多,美国造的船少,对等收费我们会吃亏。
但中方的公告里有一条规定,将“美国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也列入了收费对象。
![]()
这一条直接打中了美国资本的七寸。美国自己造船不行,但华尔街的资本可是全球航运业的重要玩家。
大量的国际航运巨头,背后都有美国私募股权公司、银行的股份,很多公司还在美国上市。
这一规定,直接把这些悬挂着五花八门国旗、但背后有美国资本的庞大船队,全都拉进了收费范围。
![]()
中方之所以敢这么干,底气就在于全球航运业根本离不开“中国制造”。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就算在美国宣布调查之后,今年前8个月,中国船厂依然拿下了全球53%的新船订单,和2023年全年持平。
![]()
![]()
地中海航运这样的大客户,照样在中国订了12艘新船。这说明,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了票,船东们相信中国造船业的实力和信誉。
这种产业实力,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反水”。
美国汽车经销商急了,他们大量依赖中国造的汽车运输船来进口汽车,成本一涨,生意还怎么做?
![]()
美国的能源商更急,他们80%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都靠租船运输,要是这些船的费用暴涨,本就低迷的能源出口就得凉凉。
这些利益集团的游说压力,最终让白宫坐不住了。果然,在中方宣布反制措施后没几天,美方就“怂”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修改即将生效的港口费用。对车辆运输船的收费,从最初提出的每净吨150美元,大幅下调到了46美元,降幅近70%。
![]()
同时,还特意给长期租赁的天然气运输船开了个“豁免”的后门,安抚国内的能源巨头。这次变化说明,美国的策略从想要“狠打一击”,变成了“增加点麻烦”。
这无疑是一次“战术上的认怂”,面对一个既有反制意愿、更有反制能力的对手时,单边主义的极限施压,最终只会打在自己身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