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日凌晨,卡塔尔参加加沙停火谈判的代表团在距离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50公里处遭遇翻车事故,造成3死3伤。这可能是“人祸”吗?会影响谈判进程吗?
看完新闻第一反应是,以色列这次算是很大的退步了,照习惯一般都是明着炸公开杀的,现在开始捡起传统技能,搞暗杀了?看来还是给了特朗普点面子,但也不多。想不通为啥这么恨卡塔尔啊?人家不是一直很听话吗!
你说这纯粹是意外?翻车事故偏偏发生在谈判代表团身上,时机又卡在停火协议刚达成、和平峰会即将召开的节骨眼上,这种巧合未免太过刻意。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那条通往沙姆沙伊赫的公路,平时车流量就不大,更何况是深夜时分,代表团车辆的行进路线和时间表按理说属于高度机密,怎么就偏偏在那段路上出了事?整个事件仿佛在提醒我们,外交官这个职业,表面上看是穿着西装举着酒杯,实际上却是在地雷阵里跳芭蕾。
![]()
卡塔尔在这盘棋里的位置太特殊了。公开资料显示,这个海湾小国长期以来是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几乎唯一的沟通桥梁,两边的话都得经过多哈的口译。现在传话的人突然倒下,你让接下来的悄悄话还怎么传递?历史记录显示,国际调解代表遭遇不测后,谈判陷入僵局甚至彻底破裂的例子比比皆是。2014年乌克兰谈判期间,一辆欧盟特使的车队遭遇袭击,原本已经接近达成的协议硬是推迟了半年多才签署——而那时的冲突形势早已物是人非。
![]()
更麻烦的是,这场车祸给即将到来的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蒙上了一层阴影。按照计划,这场由埃及总统塞西和特朗普共同主持的会议,原本是要在停火协议基础上更进一步。现在核心调解方之一的卡塔尔代表团突然减员,你让那些原本准备击掌相庆的领导人还怎么笑得出来?二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加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总不能围坐在会议桌前讨论谁来顶替卡塔尔的角色吧?
![]()
国际社会那些保护外交人员的条约和公约,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苍白无力。文献资料显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外交人员的安全保障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操作中,调解特使的保护责任往往落在东道国身上。埃及这次恐怕难辞其咎,让重要代表团在自家地盘上出事,安保工作是怎么安排的?整个过程应该是这样子的:路线勘察、车队安排、随行护卫、信息保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
说起来真是讽刺,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才刚达成,以色列和哈马斯好不容易达成的共识,现在却可能因为一场车祸而付诸东流。那纸协议里写明的释放人质、撤军、人道援助等条款,原本能给饱受战火摧残的加沙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现在好了,调解方自身难保,谁来监督执行?谁来做担保人?哈马斯原本答应在13日上午开始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也准备好了释放1900余名巴勒斯坦被关押者,这场事故会不会成为某一方反悔的借口?
![]()
国际政治的吊诡之处在于,表面上大家都会谴责这起悲剧,背地里说不定有人正在窃喜。那些不愿意看到停火协议的势力,那些从持续冲突中获益的利益集团,现在可能正躲在某个角落里举杯相庆。调解工作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挡了谁的道,触动了哪根敏感的神经。
保护和平使者不能只靠几份公约和声明,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是,近年来针对国际调解人员的袭击事件有增无减,从叙利亚到也门,从非洲到中东,那些试图在交战方之间架设桥梁的人,自己反而成了最容易倒塌的桥梁。与之相呼应的是,国际社会对此的应对却始终慢半拍,总要在流血之后才想起该做点什么。
![]()
卡塔尔代表团这起车祸,会不会成为压垮加沙停火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不一定,但肯定会使原本就崎岖不平的和平之路更加艰险。那些在刀尖上跳舞的调解者们,今后在推动和谈时难免会多一分顾虑,少一分果敢。当和平的使者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还有谁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总之一句话,这类政治人物、外交用途的车祸,打死我也不认为是偶然。继续杀呗,阿拉伯国家没有正面击败以色列的能力,落井下石的能力还是有的,以色列最好祈祷美帝永远不会倒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