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通宝五式,简单解释就是刚开始第一式是模仿明代的光背“仿古式”,然后在钱背加单字记局、一厘、满文再到满汉文。
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而在第五式中,满汉“福”字与满汉“云”字并未正式开铸,“福”字钱仅发现数枚部颁样钱,“云”字钱在市面上根本见不到!
而亲民品种“临”,指的是山东临清局。从顺治十七年开始铸造,大概只造了一年就停了。
![]()
27.4毫米满汉临 斗泉行情:129元
按各个梯队排名,“福”排在第一,其次原、蓟、昌、江。再然后陕、东、同、浙、河。
满汉临、宁、宣和泉源局等排在第4梯队,价格不高毫不起眼,普通品相一般几十元。
清政府规定“临”局铸重一钱四分(5.2克),产量资料缺失,但整体铸造量较大。有大小满文、大走通、大样和东手临等版别。
市场价格好品通常就在小百左右,是许多新手收藏者入门的选择。
![]()
保利2025春拍估价20~30万 流拍
但在2025年保利春拍上,冒出来一枚“折二试铸样钱”,估价高达20到30万,虽然最后流拍了,可这个数字确实有点夸张。
同样是“满汉临”,为啥这枚能值这么多钱?其实就是“试铸”带来的含金量,大家在看清谱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折二”这个字眼。
简单说,这是当时铸币局为了测试新规格而特意制作的样品,数量当然极少,也根本没投在市场流通。
![]()
有几个关键特点要记住!首先,它的直径达到了30.2毫米,而普通的“满汉临”多在26.9到28.3毫米之间。
在顺治钱的里相关资料里,这属于折二规格,比标准钱大一号,本身就少见。
其次,它的工艺非常精细,字口深峻细节清晰,没有明显的流通磨损痕迹。就代表它从诞生起就被小心保存,被官方和私人一直珍藏。
![]()
还有个重点,它目前在市面上出现的仅此一枚,就成了“仅见品”,当然身价倍增。
不过品相这么好的情况下,却流拍了,说明当下的市场确实有点冷清。
也许是选择不对,保利虽是大拍,但人家的主力不在钱币,可能放在其他平台更加合适,没准之后就会出现在其他市场。
清代样钱就是官方打造的“标准币”,用来审核和示范的,亦或者仅作纪念。
![]()
29.4毫米雍正宝黔折二 宜和2023拍卖:8625元
它有几大种类,从最早的象牙样品(牙样),到铜质的雕母、试铸样,再到精选万枚进贡的“万选钱”,还有发给地方照抄的“部颁样钱”,个个都是精工细作。
而折二钱,从历史上来看,除了宋代一些流通量大的,后续朝代整体都比较少。
庆历元年就有折二钱了,到明代洪武年间退出,持续了300多年。
个人认为后面之所以很少铸这个尺寸,是因为后续朝代想铸“虚值大钱”来敛财,折二有点不上不下的感觉,铸折五、折十甚至当百、当千不是更好吗?
![]()
顺治仿古式折二背二27.9+ 三省2022拍卖:20700元
钱径一般在27~29毫米,也有一些品种超过30毫米。尤其是清代五帝中,经常在折二后面出现“试铸”或“样钱”两个字。
所以在市面上要注意看直径,查文献资料(别和大样搞混淆了),清钱好品种在民间还是挺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