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谁提辛总谁尴尬。” 接近万科总部的人士私下透露。截至 10 月中旬,身兼深铁与万科 “双料掌门” 的辛杰已失联超 20 天,那张曾撬动数百亿资金的办公桌空了近一个月,连他的秘书都被调去了其他部门,办公室的门锁始终没开过。
![]()
国庆前流传的 “节后归位” 说法成了泡影,万科内部陷入了集体沉默的混乱。
这场混乱从 9 月 18 日就埋下了伏笔。9 月 17 号,辛杰力推的 “总部直管 16 城” 改革刚正式生效,第二天他就在深圳一场会议中被当场带走。
新成立的 16 个城市公司瞬间成了 “无头苍蝇”,总部收权后权责划分本就模糊,如今项目审批卡在流程里动不了,营销方案递上去没人敢拍板。有城市公司负责人吐槽:“客户天天堵门要退房,一堆事儿堆着,我们连找谁签字都不知道。”
![]()
比业务停摆更致命的是资金链的僵局。万科 10 月底本有债券到期,节前就紧急找深铁申请新借款续命,可几轮会议开下来全是无果而终。
放在以前,辛杰一句话就能敲定 —— 他既是深铁党委书记、董事长,又是万科掌舵人,两家企业的资金协调全靠他这根纽带。但现在没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几百亿资金的决策责任,谁都担不起,只能坐等上级指示。
深铁这边也有自己的难处。上半年深铁已经亏了 33.6 亿,还要砸钱推进 17 条地铁建设,此前给万科的 259 亿低息借款早已接近自身极限。
![]()
没了辛杰这个 “协调人”,国资救援的齿轮彻底卡壳,万科的现金流缺口更显刺眼:账上 693 亿现金要应对 1578 亿到期债务,885 亿的窟窿压得人喘不过气,11 月前凑不齐 360 亿,连锁违约风险随时可能引爆。
关于辛杰失联的原因,市场上的猜测渐渐有了更具体的指向。最受关注的是他早年的职业经历 ——1998 年前后,辛杰曾在中洲控股的前身企业任职,当时的老板正是后来被调查的中洲控股实控人黄光苗。
有人推测,他被带走可能与这段履历中的旧项目存在关联。而他 2017 年接掌深铁后主导的多个地铁工程,其招投标环节也被外界盯上,涉嫌违规操作的说法在业内流传。
改革引发的内部矛盾更添一层疑云。辛杰今年上半年在万科掀起三轮人事调整,把区域公司的决策权收归总部,不少干了十几年的老员工被调岗边缘化,深铁系高管趁机接手核心岗位。
![]()
这种 “深铁化” 的重组触动了不少既得利益,早有人向相关部门举报 “任人唯亲” 的问题。巧合的是,在他失联前一个月,由他亲手打造的深圳圣廷苑酒店悄然换牌,“圣廷苑” 字样被 “城际酒店” 取代,像是这段职业生涯的微妙注脚。
眼下的万科早已暗流涌动。长沙 27 名员工联名维权,十年前投的十几万跟投钱连本带利要不回来,HR 只能含糊回应 “等通知”。尽管万科三季报显示已兑付全年公开债,经营性现金流保持正向,但短期偿债压力仍未缓解。
各方都在等官方结论:若是定性为系统性腐败,深铁的支持可能立刻撤资;若是个人问题,或许还能换个新掌门续上。
只是无论结果如何,辛杰留下的摊子都不好收拾。没了他这个国资与市场间的枢纽,万科的改革能否延续、资金能否到位,都是未知数。这家房企巨头的冬天,才刚刚开始。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