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不得不说,日本政坛的大变局真是一轮接一轮。
2025年10月4日,东京自民党总部,64岁的高市早苗在击败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次子小泉进次郎后,她当选自民党新总裁,几天后将成为日本第103任内阁总理大臣,也是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
在这历史性突破的背后,美国学者乔纳森·H·韦斯特奥佛指出一种残酷的政治现实:许多男性主导的政党在陷入危机时喜欢推选女性领袖,背后有一种找“替罪羊”的心理。 高市早苗的崛起,正是这一理论的真实写照。
10 月 4 日,64 岁的高市早苗正式当选自民党总裁,一时间关于她将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讨论传遍舆论场。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日本首相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政党提名后经国会议员投票选出。
![]()
由于自民党长期占据国会第一大党地位,且与公明党组成执政联盟,过去十多年里,自民党总裁几乎等同于日本首相,这也让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看起来一片坦途。
但现实很快给这份乐观泼了冷水。10 月 10 日,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与高市早苗会面后,正式宣布退出维系了 26 年的自公执政联盟,这一决定如同一颗惊雷在日本政坛炸开,瞬间让高市早苗的 “首相梦” 蒙上浓重阴影。
按照计划,日本国会将于 10 月 15 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而众议院 465 个席位中,候选人需获得至少 233 票才能当选。
目前自民党在众议院仅有 196 个席位,原本作为盟友的公明党持有 24 席,如今公明党明确表示不会将票投给高市早苗,甚至齐藤铁夫公开宣称会把票投给自己,这让自民党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触及过半数门槛。
首相指名选举的规则更添变数,投票分众参两院进行,首轮需获过半票数才能直接胜出,若无人达标则由前两名进入次轮对决,得票多者胜出。若两院结果分歧且协商无果,将以众议院结果为准。当前自民党在参议院 100 席,距离过半数的 125 席同样差距明显。
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虽表示在野党团结可实现政权更迭,但其 148 席即便加上公明党和日本共产党的席位,仍不足以超过自民党,而与政策主张差异较大的日本维新会、国民民主党达成合作更是困难重重。高市早苗虽在争取国民民主党支持,却也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
公明党选择此时退出联盟,背后有着多重深层原因。最直接的导火索是自民党的 “黑金” 问题处理未能令其满意。
深陷风波的前政调会长萩生田光一不仅未被追责,反而被高市早苗任命为自民党代理干事长,这让公明党既不满又担忧被波及,毕竟长期联合执政下,丑闻的溢出效应可能直接影响自身支持率。
更让公明党不安的是高市早苗组建的核心团队。她任命前首相麻生太郎为副总裁,麻生的妻弟铃木俊一为干事长,这一安排被日本媒体尖锐批评为 “第二次麻生政权”,外界普遍质疑高市早苗可能沦为 “傀儡”,缺乏独立决策能力。对于需要在联盟中维护自身话语权的公明党而言,这样的权力结构显然不符合其利益预期。
最根本的矛盾则源于政治立场的冲突。高市早苗是日本政坛典型的右翼政客,其立场一直被公明党警惕。早在去年自民党总裁大选时,公明党就已放出狠话,称若高市早苗当选便退出联盟,理由是 “不会与任何不认同其温和保守政策的政党组成联合政府”。
![]()
高市早苗的右翼倾向绝非空谈,她不仅多次以内阁大臣身份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202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日当天仍前往参拜,更公开主张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赋予自卫队更大权限。
甚至提出大幅增加防卫预算、推动 “集体自卫权” 落地、强化 “敌基地打击能力” 等主张,这些都与公明党的温和路线形成鲜明对立。即便高市早苗当选后尝试做出缓和姿态,也未能打消公明党的固有顾虑。
![]()
这位险些创造历史的女性政客,政坛履历颇为丰富。1993 年正式踏入政坛的高市早苗,早年得到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大力提拔与器重,一度被外界视作 “安倍女孩”,两人政策理念高度相近,也让她获得了 “女版安倍” 的称号。
2022 年 7 月安倍遇刺身亡后,高市早苗高调宣称要 “继承安倍意志”,并接连三次冲击自民党总裁宝座,前两次分别输给岸田文雄和石破茂,第三次才终于如愿以偿。但谁也没想到,总裁宝座到手,首相之位却变得遥不可及。
![]()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足以引发日本政局动荡的 “地震” 中,一向与日本关系密切的美国却罕见保持沉默,始终未作出明确回应。
这一态度并非毫无征兆,此前特朗普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面时,甚至记不起石破茂的名字,仅以 “日本先生” 相称,透露出美国对日本政坛人事变动的漠然。在外界看来,这种沉默或许源于一种笃定 —— 无论谁出任日本首相,都难以脱离美国的战略轨道。
![]()
但高市早苗的特殊性可能让这一惯性认知面临挑战。与石破茂、岸田文雄等政客不同,她曾多次发表看似反美的言论,9 月 19 日参选自民党总裁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刻意强调 “真正保护日本的是自卫队,而美军只是辅助支援”,其右翼政策逻辑下的外交倾向充满不确定性。若她最终逆势当选,美日同盟关系或许会出现新的变量。
如今,日本政坛已进入 “总总分离” 的特殊状态 —— 石破茂仍担任首相,高市早苗则是自民党总裁,这种权力过渡阶段的 “政治真空” 本就容易引发治理低效。
有消息称,首相指名选举可能推迟至 10 月 20 日以后,这意味着 “政治真空” 期将进一步延长,而当前日本面临的经济低迷、通胀高企、社会活力不足等多重危机,亟需稳定的政策应对,政局动荡无疑会让这些问题雪上加霜。
即便高市早苗最终惊险当选,失去公明党支持后,无论是单独执政还是与其他小党派组建脆弱联盟,未来政策推行都将阻力重重,其执政时长也充满未知,不排除重蹈石破茂、岸田文雄等人短期执政后辞职的覆辙。
![]()
从总裁选举的胜出到首相之路的受阻,短短数日,高市早苗的政治命运已然反转。日本政坛的新一轮博弈才刚刚开始,最终结局仍有待观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