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名医名家 论道岐黄丨第三届国医大师王烈医案:新生儿黄疸

0
分享至




前言

名医名家 论道岐黄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解析是通过医者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记载了医者临床经验,并记述其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反映其辨证论治的过程,体现其在理、法、方、药等方面的思想。现分享国医大师王烈学术思想。


名医名家 论道岐黄

王烈 第三届国医大师

王烈,国医大师,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全国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至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吉林省劳模及优秀教师。 区域诊疗中心(中医)建设单位、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和专科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

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委员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的顾问、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学会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及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

王老应用中医药防治儿童疾病近70年,尤其是擅长诊治儿童哮喘,创立了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哮喘苗期”“哮咳”理论和“闻声辨咳一指诊法”,运用“三个理论、五方、十四法、五种新药、六个制剂”进行诊治,擅治小儿肺系疾病,累计诊治患儿近百万人次,被誉为“小儿王”。其学术思想被纳入国家教材,首创“哮咳”病名被《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引用。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诊疗规范,作为适宜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等6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撰写婴童系列丛书18部,诊疗经验被收录于百余部著作中。


名医名家 论道岐黄

案例

本病是新生儿期内以肌肤面目发黄为主的一种疾病。中医儿科学称“胎黄”“胎疸”,包括西医学的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其因与湿热邪毒内郁,致肝胆疏泄障碍,胆汁外溢有关。临证有阳黄、阴黄之分,治以清热、利湿、解毒等。

病案一:阳黄-毒湿郁蒸。

尹某,女,1.5个月。1994年6月17日诊。

病史:患儿足月顺产,第一胎。于生后第3天起病。

症见:身黄,日渐加重。病后哺乳减少,大、小便均黄。经某院以黄疸待查住院诊治30天无效而易地又治10天,黄疸加重方求治中医。

查体:全身黄染色鲜,精神尚可,口唇干。舌苔厚、舌质红。心、肺、腹部均未见异常。脉数有力,纹淡。

检验:黄疸指数180U,血总胆红素188μmol/L,直接胆红素0μmol/L,间接胆红素188μmol/L。尿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未见异常。血Ca、P、AKP均正常。血常规正常。细胞脆性试验,开始溶血0.5%,完全溶血0.26%。血型子O型、母B型。X线胸片示心肺未见异常。B超提示肝脏回声略强,先天性非溶血性间接胆红素增多症。

诊治:新生儿黄疸,属先天性非溶血黄疸。辨证:胎疸,证性阳黄,乃胎中受湿化毒生热,郁蒸而成。治用祛湿除热佐以解毒之法。处方:茵陈4g,栀子2g,白鲜皮3g,萱草3g,淡竹叶2g,车前子3g,白术3g,白芍3g。水煎服。经治2周黄疸消退,大便稀。上方加薏苡仁3g,诃子3g。服药1周大便好。更方:黄芪4g,白术4g,茯苓4g,白芍4g,山药4g,薏苡仁4g。水煎服善其后。历经1个月治疗临床获愈。

病案二:阴黄-毒湿内瘀。

郑某,男,2个月。1979年4月1日诊。

病史:患儿足月顺产,第一胎。生后6天双目见黄,渐及全身,以生理性调护。至22日龄黄疸未减反重,尿色黄加深,大便色淡而灰白。经某院内科疑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外科认为先天性胆管阻塞的可能性大,建议手术治疗。遂之中医试治。

查体:全身黄染色晦,精神不振。舌苔薄、舌质淡。心肺未见异常。腹满,肝肋下3cm,质硬,脾未触及。脉沉数无力,纹淡。

检验: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未见异常。B超提示肝脏增厚并见密集微波。

诊治:新生儿黄疸,未能进一步检查。辨证:胎疸,以阴黄证治,为湿热郁蒸发黄、毒结肝胆成瘀,瘀久结块。治用化瘀散结佐以祛湿理气之法。处方:郁金5g,丹参5g,泽兰5g,瓦楞子5g,佛手5g,茵陈5g,白术5g,白鲜皮5g。水煎服。服药1周黄染减轻,尿色转淡,大便色黄。经治3周黄疸消退,大、小便色正常。肝大不缩。更方:佛手5g,泽兰5g,三棱3g,莪术3g,丹参5g,黄芪3g,当归3g,橘叶5g。水煎服。用药3周黄疸未见反复,查体肝肋下2cm、质软。临证获愈。


按语

新生儿黄疸二则,共性为黄,前者偏阳,后者偏阴。《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治则用渗湿清热之法,方为生地黄汤和犀角散,二方之中均以茵陈为君剂。当代文献报告治疗新生儿黄疸,其中包括先天性胆道阻塞、溶血症、肝炎综合征,胆汁瘀积综合征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等,综合治法主要有利湿、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等;常用方剂皆出于茵陈蒿汤(《伤寒论》),其中茵陈,是古今治疗黄疸不可少的药物。

本文所治二例,虽有阴阳之别,但共同之剂是茵陈蒿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方),方由茵陈、白鲜皮组成,实际上茵陈之用仍源于茵陈蒿汤。据现代药理研究,茵陈具有利胆退黄、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和对肝脏实质病损有改善之功。

由此可见,古代治疗黄疸重茵陈,当代治黄疸之类亦不可缺茵陈。本文用茵陈、白鲜皮方随证选药,治愈难度较大的新生儿黄疸病例,疗程较短,经过顺利,病家赞叹,患儿幸甚。

本医案仅供学习交流,如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科

初 审/姜旭阳

复 审/王 爽

终 审/郭家娟

医院地址

红旗院区: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 0431-86178018

经开院区: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

儿童诊疗中心:0431-81953838

妇产诊疗中心: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针灸推拿中心:长春市工农大路工农南胡同177号

农安分院:农安县烧锅镇长白公路与东盛路交汇处 0431-81877999

二道分院:二道区东河东路4999号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山医院: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长白山大街3052号 0439-50809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解放路31号 0932-82133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ncentive-icons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7465文章数 15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