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休假就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0
分享至


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其中,春节假期从2月15日至2月23日,共9天,为“史上最长春节假期”。另外,国庆前一周为中秋,中秋连上周末共3天假期,国庆假期的调休没有安排在前一个周末,而是安排在了9月20日(周日)和10月10日(周六),更方便大家请年假连休。

不仅重要节假日时间变长,在具体安排方面也很用心,目的在于方便大家休长假、休好假,提升假期体验。通知明确指出,鼓励单位和个人结合落实带薪年休假等制度,实际形成较长假期,推动错峰出行。以国庆节为例,南都报道提到,如果9月28日至30日请3天年假,则可从9月25日至10月7日连休13天;如果9月28日至30日、10月8日至10日共请6天年假,则可从9月25日至10月11日连休17天。假期安排明显得到优化,无疑能为出行和休假提供便利。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让很多人欢欣雀跃,更重要的是,此次通知所鼓励的休假安排,很具有操作性。结合落实带薪年休假,从而实际形成较长假期,这种操作只是调整假期安排,即结合本来就有的企业福利,让假期价值得到更大发挥,由于不是让企业承担休假成本,所以,企业肯定更有意愿和动力来落实这种安排。

这样的优化符合人们一直以来的期待,无疑是一个好的探索。近年来,休假制度持续完善,尤其针对部分特殊群体,各地推出了优化政策。以护理假为例,据媒体统计,最近五年,共有20余省份陆续推出了护理假制度。除此之外,生育假、育儿假、痛经假等诸多“新假”纷纷出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假期大多伴随着“非强制”的标签,所以落实效果尚待观察。由于不具备普适性,这种安排在社交媒体引发不少讨论,一种普遍的担心是,如果休假的成本完全由企业承担,结果可能就是“政策请客,企业埋单”,假期往往难以落地,这类探索多少显得华而不实。

满足特殊群体的休假需求固然重要,不过,从外界的反馈看,大家对于进一步优化普适性的假期安排,诉求更为强烈——发挥重要节假日的价值,为休闲娱乐提供便利,让每一个休假的人享受到假期的快乐。这样的诉求不难理解,那些重要的假期,比如国庆、春节,对应的是基础性的休假福利,安排是否合理,体验好不好,向来为外界所看重。对于这类假期,过去很多人有着复杂的情绪反应——人们既期待休假,同时对于假期过于紧张带来的疲惫感,又反应极为强烈。完善重要假期休假安排,早已成为社会共识。

休好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政策层面对此及时作出呼应。2022年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提出“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这一构想当时让公众沸腾了,大家一直期待尽快落地。假期安排需要平衡各种因素,既不能开空头支票,也不能无视诉求;既要争取福利,也要评估成本。今天给出的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答案,但确实让人欣喜。如果企业能作出相应的改变,比如鼓励员工在重要假日前后休年假,相信今后大家能获得不一样的休假体验,真正做到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1283文章数 35856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