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艺人姜彤参演的原创群舞作品《牵丝十不闲》在“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舞蹈赛道)”全国决赛中脱颖而出,总决赛在东北师范大学圆满落下帷幕。一举斩获创作组三等奖与优秀组织奖两项重磅荣誉,以舞蹈艺术的创新表达,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当代艺术创作融合书写了精彩注脚。
![]()
比赛舞台剧照
《牵丝十不闲》的创作,源于对国家级非遗艺术“泰山皮影”技艺—“十不闲”的深度调研与艺术化转化。皮影戏作为民间传统曲艺形式,其背后蕴含的民间智慧与艺术韧性,成为创作的灵感内核。在作品中巧妙地将“牵丝”意象与“泰山皮影”的表演特质相融合,姜彤的肢体如丝线般缠绕、舒展,既模拟了传统曲艺中乐器间的呼应,又以现代舞的动态语汇重构了非遗艺术的当代形态,让观众在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共鸣中,感知非遗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
姜彤
从舞台呈现来看,《牵丝十不闲》的服装、道具与编舞设计浑然一体。暖棕色调的服饰兼具传统服饰的质朴与现代舞服的灵动,舞者手中的绿绸如丝缕般穿梭于群舞队列中,恰似皮影表演里不同乐器的交织。编舞上打破传统舞蹈的叙事边界,通过群舞的层次变化、舞者间的互动呼应,将“一人多艺”的非遗精髓转化为“众人协艺”的舞台交响,每一个动作的起承转合都暗藏对“十不闲”表演逻辑的致敬,更在肢体的张力中迸发着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解读。
![]()
姜彤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姜彤实力的肯定,更彰显了“文化两创”背景下舞蹈艺术的探索价值。在创作过程中,姜彤团队深入民间采风,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将传统技艺的精神内核与研究生群体的艺术视角相碰撞,最终形成了这部兼具学术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大赛评委对其评价道:“《牵丝十不闲》实现了非遗元素与现代舞蹈语言的有机嫁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活化,为舞蹈艺术的‘两创’实践提供了颇具参考意义的样本。”
![]()
比赛舞台剧照
未来,姜彤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继续深耕非遗文化与舞蹈艺术的融合领域,创作出更多像《牵丝十不闲》一样既有文化厚度又有艺术新意的作品,让更多人通过舞蹈这一灵动的艺术形式,看见非遗、爱上非遗,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姜彤参演群舞《牵丝十不闲》斩获全国赛事双奖 用舞蹈创新演绎非遗文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