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荣云
“人是被亲人彻底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老栓走了,这句话在此时显得格外沉重。
村口的唢呐呜呜咽咽地响起来,声音像是从岁月的深处传来,带着无尽的悲凉。一块白布轻轻盖在老栓身上,那白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亲戚朋友们陆续赶来,可他们的目光却时不时飘向厨房,满心期待着上菜。
老栓和大多数老一代农民一样,出生在解放前。动荡的年月里,温饱都是问题,读书识字更是成了奢望,老栓就这样成了文盲。但没文化并不妨碍老栓热爱生活,尤其是样板戏,成了他贫瘠精神世界里的一抹亮色。
农闲的时候,村里的大喇叭就会播放样板戏。老栓每次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听得如痴如醉。他虽然不识字,却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跟着喇叭一句一句地学,久而久之,竟能把《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等样板戏的歌词全文背诵下来。那些慷慨激昂的唱词、跌宕起伏的故事,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他在困苦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慰藉。
农忙的间隙,或是夏日夜晚的老树下,老栓常常兴致勃勃地唱上几段。他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那粗粝的嗓音努力模仿着杨子荣的豪迈;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又满是李玉和的英勇无畏。孩子们围在一旁,似懂非懂地听着,被老栓投入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大人们也会停下手中的蒲扇,跟着节奏轻轻点头,这一刻,生活的艰辛仿佛都被这熟悉的旋律暂时驱散。
年轻的老栓也曾有过梦想的火花。有一次,他偶然路过街边,听到了二胡那如泣如诉的声音,瞬间被深深吸引。那婉转的旋律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钻进他的心里,扎了根。他省吃俭用,终于买下一把二胡。每个夜晚,结束了繁重的工作后,他就在狭小昏暗的工棚里,对着月光,拉起二胡。手指在琴弦上摩挲,磨出了血泡,结成了厚厚的茧子,可他拉出的曲调始终不尽人意。“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老栓满心渴望在二胡声中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然而现实却残酷得如同一面冰冷的铁墙,将他的梦想无情阻挡。
到了成家的年纪,经人介绍,老栓娶了邻村的秀兰。秀兰是个勤劳善良的女人,和老栓一起,为了这个家拼命努力。家里家外的活儿,他们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却也让生活的担子愈发沉重。奶粉钱、学费,还有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像一座座大山,压得老栓喘不过气来。
为了赚钱养家,老栓常年在外奔波,错过了孩子太多重要的时刻。孩子第一次喊爸爸,他在遥远的工地忙碌;孩子第一次考满分,他正在为讨要工钱和老板据理力争。人生中这重要的“第二桌”,那些孩子成长的温馨瞬间,家庭团聚的幸福时刻,他都因为生活的忙碌而无暇顾及,只能在电话里匆匆感受,心中满是愧疚。
后来,孩子终于长大成人,去了繁华的大城市打拼。老栓满心欢喜,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然而,孩子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后,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电话里的声音总是那么匆忙,老栓满心的牵挂和思念,只能化作简单的叮嘱,还没说几句,就被孩子那头的忙碌打断。
老栓的身体在岁月和劳累的双重侵蚀下,越来越差。年轻时落下的病根,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严重。但他始终强撑着,不想给孩子增添任何负担。直到那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地里劳作,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
此刻,唢呐声震得人心发慌,亲戚朋友们围坐在摆满菜肴的桌旁。这人生的“第三桌”,老栓再也没有机会品尝。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可老栓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充满烟火气的世界。
人群中,不知谁小声地说了句:“老栓这一辈子,真是白来一趟啊……” 这句话,如同冰冷的寒风,钻进每个人的心里,泛起一阵复杂又酸涩的滋味。只是,很快地,这一丝感慨就被筷子夹菜的声音、人们的谈笑声淹没。唢呐依旧在吹,那声音仿佛是在为老栓这平凡、辛劳又无奈的一生,唱着最后的挽歌 。
老栓走了,再也没有听到他唱的那些样板戏。可那些曾经回荡在村里的旋律,却如同深深的印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了大家对老栓,对那段艰苦却又带着些许温暖岁月的怀念。
普通人的一生讲完往往非常简单,没有大排场,没有隆重的告别仪式和一望无际的花圈,简单把亲戚叫在一起吃一顿饭,一个人似乎就会被世界遗忘。正如臧克家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老栓这样的普通人,虽然一生平凡,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付出,早已在亲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即便有一天他被大多数人遗忘,但在亲人心里,他的爱与温暖永远都在。真正的生命意义,不在于是否被世界铭记,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时光里,给予身边人无尽的爱与关怀,这爱会跨越时空,永远延续 。
【作者简介】罗荣云,男,汉族,中共党员,祖籍湖南道县,新疆和静人,1987年1月生于湖南道县,自由撰稿人,有作品见于媒体报刊等,现供职于新疆某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