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斯特拉斯堡,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味道。
10月9日,欧洲议会将迎来三个月内第二次针对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不信任投票。极右翼的“爱国者欧洲”和左翼的“The Left”罕见地达成了默契——前者指责她“出卖主权”,后者指责她“放弃生态”。在议会的大厅里,这两个原本势不两立的阵营第一次同时举起了反对票。
![]()
根据欧盟议事规则,要通过不信任案,必须得到议会三分之二议员(480票)的支持。在7月的针对冯德莱恩的那次表决中,只有175票赞成、360票反对、18票弃权,冯德莱恩轻松过关。
这一次,欧洲政治气候明显更糟。部分中间偏左议员的态度出现松动。法国绿党议员玛丽·图桑特公开表示,他们将支持左翼动议,“因为欧盟不应以主权为代价换取稳定”。社民党(S&D)副主席维克托·内格雷斯库也承认,党内的确有分歧:“部分成员认为,委员会在贸易和预算问题上过度妥协。”
引爆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是7月27日签署的那份美欧贸易协议。那天,冯德莱恩与特朗普在一座高尔夫球场边完成谈判。随后,她宣布“美欧经贸关系迎来历史性突破”。但欧洲媒体的标题更直白:“欧盟签下一份看不懂的账单”。
![]()
根据官方披露的框架协议,欧盟将:
接受对美工业品15%的统一关税;
承诺在美国市场增投约6000亿美元;
承诺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
协议总金额高达1.3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欧盟年度预算的七倍。
在协议签署后的48小时内,欧洲能源公司股价集体下跌2.3%,多家制造业工会公开抗议,称“欧盟在保护美国制造的同时牺牲了自己的就业”。
在民意层面,损伤更明显。法国《世界报》援引Cluster17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欧洲五国中,有77%的受访者认为该协议“有损欧洲利益”,其中52%认为是“羞辱性协议”。这就是“冯美莱恩”绰号的来源——一位被美国“驯化”的欧洲领导人。
![]()
冯德莱恩眼下面对的,不仅是议会的怨气,还有冷冰冰的数字。
根据布鲁塞尔智库European Policy Forum的追踪数据,自7月以来,她在欧洲议员中的总体支持率从63%降至54%。其中,德国国内的支持度跌破50%,法国更低至46%。若以民调测算,她所倚赖的议会“中间联盟”——EPP、S&D与Renew三党——内部约有四成议员表示“对领导风格不满”。
有政治分析师预测,本次不信任投票的反对票可能从7月的175张,升至300张左右。虽然仍未达到480票的罢免门槛,但这已足够让她的任期蒙上阴影。
多位经济与外交学者在媒体上给出类似的判断:欧盟的危机,不仅在于一个人,而在于一种心态。
一位德国智库研究员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表示:“欧盟领导层口头上谈战略自主,实际上却在能源、芯片、贸易等关键领域向美国让步。冯德莱恩只是执行者,不是始作俑者。”
根据布鲁塞尔经济委员会的数据,过去十年欧盟制造业就业减少了17%,而进口依赖度增加21%。欧洲经济学家托尼·萨尔瓦多指出:“当一个大陆依赖他国能源与市场,它就会在外交上做出相同的依赖反应。贸易协定只是经济现实的倒影。”
![]()
这些评论的结论惊人一致:冯德莱恩不是单独“出卖欧洲”,而是代表了一个逐渐失去自信的欧洲。欧盟之所以在关键议题上频频向美国让步,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结构性的困境所致。
第一,防务依赖让欧洲失去了战略胆量。
冷战后,欧洲的安全体系几乎完全外包给北约,美国军费占北约总支出的七成以上。乌克兰战争爆发后,欧盟防务预算虽提升到GDP的1.8%,但在武器制造、情报体系、卫星通信等关键环节仍高度依赖美方。所谓“欧洲军”多年停留在口号层面,一旦出现安全威胁,布鲁塞尔第一反应仍是等待华盛顿的指令。军事上的从属地位,让欧洲在外交与经济谈判中不敢摆出真正的对等姿态。
![]()
第二,能源结构的现实绑架。
俄乌冲突彻底改变了欧洲的能源版图。2021年,俄罗斯占欧盟天然气进口的39%,如今这个数字已降至7%,被美国液化天然气(LNG)所取代。去年,美国对欧能源出口总额达到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68%。能源转向的背后是依赖的再生——欧盟通过高价购买美国LNG维持能源安全,却被迫接受价格、合同和运输条款的全部美方主导。法国《回声报》评论称:“欧洲从摆脱俄气到依附美油,仅用了十八个月。”当能源定价权在他人手中时,政治话语权也随之转移。
![]()
第三,内部经济疲软与政治分裂削弱了独立谈判力。
欧盟内部的增长差距与政治碎片化,让布鲁塞尔在与华盛顿的博弈中失去了共识基础。南欧国家深陷债务与通胀,东欧国家依赖美国安全庇护,北欧则担忧对美贸易报复——这种内部分歧使得欧盟在关键表决时难以形成统一立场。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欧盟GDP增速仅0.4%,工业产出连续三季度下滑,青年失业率突破14%。当一个联盟经济疲弱、政治失焦,它在对外关系上就只能选择“以妥协换安稳”。欧盟不是不想独立,而是没有余力独立。
10月9日的表决,预计冯德莱恩仍会通过。
POLITICO预测她最多会遭遇305张反对票,比七月的175票增加近一倍,但仍低于罢免所需的480票。对外界而言,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投票,但对于欧洲议会内部,这次数字的增长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她的合法性正在被一点点侵蚀。
![]()
欧盟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在短短三个月内上升了6%,对美能源进口飙升14%。这意味着:哪怕冯德莱恩明天辞职,欧洲的“从属结构”也已形成。她不是唯一的错误,她是系统化妥协的结果。
10月9日的表决或许又会以“稳定”收尾,可每一次“稳定”,都比上一次更昂贵。冯德莱恩会继续站在讲台上,但她背后的那座欧洲,正在悄悄弯下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