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宣和年间,太师蔡京府中的一顿寻常晚宴,其奢靡程度足以让现在的所有人瞠目结舌,而这仅仅是宋代高层奢侈生活的冰山一角。
![]()
蔡京吃饭,一碗鹌鹑羹能耗掉几百只鹌鹑,做蟹黄馒头,只把蟹黄挑出来用,其他部分都不要了,那道盐豉看着不起眼,其实是用黄雀的胗腌出来的,吃一顿就得三百粒,黄雀要用掉几百只,食材都挑最极致的,吃得好不好,本事大不大,身份地位全在这一张饭桌上体现出来。
![]()
宋朝官员的收入确实能撑起这种讲究,岳飞一年七万二千贯,换算一下就是三千六百五十万,普通百姓一年三十贯,差了足足两千四百倍,一个退休的厅官一年两千四百贯,也有一百二十万,蔡京家一顿饭的开销,顶得上一个普通百姓四十三年的收入,武大郎那样的基层老百姓,一年收入三十贯,也就勉强吃饱饭,退休官员虽然拿半薪,还有点实物补贴,跟蔡京家一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
蔡京家的后厨团队,有个外购处,还有专门的采买司,到处搜罗稀奇古怪的食材,正菜厨下面又分砧板局、炉子局、冷碟局,还有汤羹厨、点心厨、烧腊厨,包子厨里头,专门有人切葱丝,有人制馅,有人制皮,每个环节都单独分工,从蔡京府里出来的厨娘,只会切葱丝,连完整的包子都不会包。
![]()
宋代官员退休,叫致仕,还能升一级官阶,子孙也能得到荫补,五品以上的官员还有个“提举宫观”的虚衔,不用上班,全额俸禄照样领,待遇相当不错,生活水平上去了,可跟蔡京家那种极致的奢侈一比,还是差得太远。
![]()
蔡京最后被流放了,路过的百姓谁都不卖给他吃的,最后活活饿死在街头,汪市长请的那个厨娘,干了两个月花销实在太大,也只能辞退了,想学京城那种生活,没那么容易,奢侈的日子终究是撑不下去的,一个人的命运,一个王朝的盛衰,都绕不开这本账。
![]()
宋朝的奢侈消费,确实让饮食技艺进步了不少,也带动了城市经济,但底层的矛盾就藏在这些繁华里,蔡京家后厨的细节,退休官员的餐桌,这些生活画面一铺开,宋代的物质文明水平确实高,可整个社会的结构,阶层的差别,人们的价值观,全都体现在吃饭这件小事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