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豆和吕严最新的节目《吐槽吧!吕小严》表演结束后,李诞说:去年《小品的世界》是给喜剧的情书,这次是给“喜剧的遗书”。
土豆和吕严设计了一个未来,衰老的土豆在吕严墓前,跟吕小严完成了一次吐槽和装傻的角色反转。借机讽刺了喜剧的套路化,比如开始大量复用“老梗”,比如开始走情绪上价值,他们一边使用一边吐槽,不断跳进跳出。终于,节目中的土豆用最后一个“装傻”的梗,夺回了自己的装傻角色,也寿终正寝。
喜剧是目的,不是手段。这算是本期金句,略有遗憾的是,他们看到了症结,也冒险进行了讽刺,但又轮回般地走到了某种责任感的神圣情绪之中。喜剧人们肃然起敬,观众们也受到感召,最终的底似乎又回到了情怀、责任与价值,解构之后立刻重构。
或许正因如此,李诞才说这是喜剧的遗书。我们看到电视喜剧的发展和完善,但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某种成功范式。
喜剧变得不再轻盈,必须依靠强大的舞台设计和调度给人震撼,实行人海战术以让脸熟的演员来加持,要走心、反转、上价值以填补喜剧元素的不足。比如伍六七放弃了独角戏,李逗逗的独白表演似乎遇到瓶颈,被很多观众批评为尴尬,土豆和吕严在漫才的路上也在朝这个方向靠拢,《父亲的葬礼》和《进化论》这样的神作恐怕也再难诞生。
为了竞演和舞台效果,喜剧逐步走向一种稳妥路线。这几乎是喜剧的宿命,《技能五子棋》这样的癫作评论两级分化,被称为喜剧香菜,爱的人贼爱,讨厌的人异常反感,这种方式对票数和综艺普适性是个挑战。李逗逗的独白式表演,我感觉水平基本上一以贯之,但观众已经不再买账,毕竟在流媒体时代,观众的喜剧阈值在飞速提高。
于是,相声、脱口秀和素描喜剧先后走上了相似的路径,郭德纲要反复使用于老师的三大爱好,脱口秀开始不停使用内部梗,素描喜剧刚刚有点苗头,开始变得工整和刻板。登台的演员有了固定角色模式,熟悉的演员只要一亮相,就可以引发喝彩与欢呼,演出开始依赖演员的人设,新人进入的门槛越来越高。登场的演员越来越多,舞台设计越来越精美,调度越来越复杂,底越来越有“高度”。最终,看完之后总会感觉不错,但当下的不错和完美,将来会怎样?也许还是那句话,越少完美,越多自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