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特朗普感觉天塌了。据美媒报道,特朗普从来没有如此生气过。
特朗普恼羞成怒的原因无非两点:
第一,心心念念的诺贝尔和平奖给了委内瑞拉的反动派马查多,而且此人还是由鲁比奥提名保送的。
第二,从10日到11日,中国连续两天发布新的反制政策,让特朗普焦头烂额。
![]()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绷不住了,在社交平台先是发文感谢了普京,帮助他为未获得诺贝尔奖仗义执言,后将矛头对准了中方,他说他刚刚得知中方的反制措施,已经将事情委托给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进行解决了。
这一切都是美方咎由自取
美国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彼得・亚历山大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是美国先这么干的,中国只是以牙还牙。”
2025年4月,美国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短短一天内就将额外税率从34%飙升至145%,这种极限施压的套路,本想复刻以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中国的回应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迅速将对美反制关税提升至125%。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早已证明,自2018年贸易战打响以来,加征关税从未达到增加本土就业的目标,反而让2023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攀升至1.06万亿美元,远超战前水平。
特朗普政府始终在犯同一个错误:低估中国的反击能力与决心。彼得・亚历山大怒斥,“六个月了都还没有吸取经验教训,中国是有能力做出反击的,而且这种反击让美国招架不住。”中国作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业体系,其经济韧性远非单边制裁所能撼动。
![]()
2025年5月,美国零售额连续两个月下降,创下2023年底以来的首次,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这正是政策混乱带来的直接恶果。
特朗普开始反击中国
当地时间10月9日,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上的表态,将这种“硬碰硬”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特朗普宣布,从11月1日起对中国额外加征100%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对华关税水平将升至130%,接近今年4月145%的历史峰值。
4月关税飙升至84%时,就已引发美国进口额骤降、企业囤货后观望等连锁反应,罗申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布鲁苏埃拉斯当时就警告,“政策极端混乱可能导致衰退”,如今关税再度逼近峰值,其风险可想而知。
除了关税大棒,特朗普政府还祭出了技术封锁的利器,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动延续了美国试图用科技优势遏制中国发展的老套路,但现实早已发生变化。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芯片制造和6G技术领域已实现突破,制造业产值更是达到美、德、日、印四国总和,单纯的技术封锁不仅难以奏效,反而会加速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
面对中国刚刚出台的稀土新规,特朗普显得有些手足无措,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稀土及相关技术实施严格出口管制,不仅新增钬、铒等五种关键稀土元素的管控,还明确境外向第三国出口含0.1%以上“中国成分”的稀土物项需经许可。
尽管美国2024年稀土开采量达405万吨,但98%仍需运到中国加工,兰德公司更是警告,若中国稀土供应中断90天,美国78%的国防承包商将面临停产。
此外,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施压的同时,特朗普还打出了一记看似莫名其妙的“航空牌”。同一天,他通过路透社放出狠话:准备禁止中国航空公司往返美国时飞越俄罗斯领空,理由是“美国航司竞争处于不利地位”,并只给中方两天时间考虑。这一要求看似针对航空业,实则是典型的“围魏救赵”,试图用非经贸议题增加谈判筹码。
![]()
航空数据分析机构的测算显示,飞越俄罗斯领空能使中美航线航程缩短1.5至2小时,燃油成本降低10%至20%,这确实让中国航司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局面的形成,根源是俄罗斯对美国航司禁飞领空的反制,而俄方反制的起因,则是2022年乌克兰危机后美国率先禁止俄航班飞越美领空。换句话说,美国如今抱怨的“不公平”,恰恰是自己当初单边政策的连锁反应。特朗普试图让中国为美国的政策失误买单,这种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
事实上,从2025年4月特朗普曾表态“145%关税太高将大幅下降”,到如今再度加码至130%,这种政策反复本身就说明,美国政府根本没有形成稳定的对华战略,所谓的“反制”不过是情绪驱动下的盲目动作。
![]()
中方回应:有理有据有节,反制精准有力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密集施压和最后通牒,中国没有选择情绪化对抗,而是以“有理有据有节”的回应,展现了大国博弈中的战略定力。
10月1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用两句话回应了“禁飞令”威胁,字字千钧。
第一,“美方对中国航空公司运营施加限制,不利于两国人员往。”
这句话直指问题本质,航空运输的核心是便利民众,美国的政治操弄只会损害两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第二,“建议美方应当反思自身政策对本国企业造成的影响,而不是无理打压别国,让全球消费者买单。”
这句话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责任归属,暗合了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批评声音。
相较于外交部的表态,商务部的回应更侧重于法理和事实层面,为中国的反制措施提供了充分依据。
针对美国对稀土管制的质疑,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采取管制措施是依法进行的,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核心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这一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明确的法律支撑,根据商务部2025年第62号公告第七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未经许可,不得为境外稀土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等活动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
![]()
事实上,中国的反制远不止稀土这一张牌,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同步发布公告,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相关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初始标准为每每吨400元人民币,并计划分阶段提高至1120元。商务部将此举称为“正当防卫”,目的是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反制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开放合作的姿态。4月,中国领导人访问东南亚三国期间,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签署108份合作文本;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从2017年的7.37万亿元升至2023年的19.47万亿元,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
总之,这种“打而不乱”的状态,与美国政策的反复无常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国际社会更清晰地看到:谁在维护规则、谁在破坏秩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